第193章 教育,孩子,國家,一切都在新生

  第193章 教育,孩子,國家,一切都在新生

  解決了教育經費問題後,李奇維便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其它方面。

  第一是留學生問題。

  這個時代,清朝官方最喜歡的留學國家是櫻花國。

  根據統計,189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櫻學生,只有13人。

  到了1904年,人數直接暴增到2000多人。

  而截至目前,因為人數太多,已經沒有精確數字了,但總量絕對超過了1萬人。

  當然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自費。

  不出意外,那個改變未來國內歷史幾十年的組織,再過幾個月應該就要成立了。

  而它的主要成員就是清朝留日學生。

  但李奇維需要的是科學人才,櫻花國此時跟科學基本不沾邊。

  所以,他選擇的是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等。

  要知道,他在英國劍橋大學還設有華夏留學生助學基金,要是不派留學生過去,那豈不是虧大了。

  憑藉他在歐洲的影響力,派遣留學生過去學習,一定會受到所有學校的歡迎。

  而且西方國家包括櫻花國都非常歡迎清朝這樣做。

  因為他們自信,這些留學生會受到本國的影響,等回國掌權後,就會在政策上更偏向留學國。

  畢竟,這個時代,能去留學的,肯定不是底層,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中高層。

  這也導致,國內未來幾十年,和櫻花國有很多扯不清的關係。

  而如今,當英法德等國政府收到李奇維的請求後,頓時高度關注此事,並表示熱烈歡迎。

  李奇維當即上奏朝廷,陳述利弊,獲得了慈禧、光緒等滿清掌權者的贊同。

  朝廷下令,由各省支付留學生所需費用。

  李奇維還規定,所有歐洲官費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必須在國內大學當任5年講師方可自由。

  自費學生不受此約束。

  非常時期,李奇維當然不能放過任何資源。

  這些人必須要為國內出力,不然留學還有什麼意義,不可能就單純讓你提高個人能力。

  於是,李奇維從廣東省內,選拔了一批學生,分別送往了劍橋大學、巴黎大學、柏林大學等。

  這些人雖然不是自己星火計劃的一環,但是對於國內的發展依然至關重要。

  第二是建立健全科學獎勵制度。

  這裡的獎勵不是指教授等職稱評選,而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成果進行專業評估。

  這個時代,別說國內,就連歐洲也沒有這種國家級的獎勵制度。

  所以當諾貝爾獎出來後,才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對於科學家來說,獎勵的榮譽遠遠高於獎勵的物質本身。

  而且,有了獎勵,才能激發競爭意識,提高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李奇維提出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和省級科學技術獎。

  對於優秀個人和團隊,朝廷要給予充足的獎勵。

  此舉幾乎得到了國內所有大學的一致贊同。

  就連幾個學部大佬,也力挺李奇維。

  他們不是關心獎勵,而是李奇維太能折騰了。

  但是這種折騰對學部來說是好事,能管理的事情越多,代表這個部門的權力越大。

  李奇維奏摺的種種建議,無一不是在拓展學部的權力邊界。

  教育領域,果然大有可為。

  此外,李奇維還號召社會,鼓勵私人成立科學獎項,就和西方的諾貝爾獎一樣。

  得益於李奇維,如今國內哪怕是普通百姓,對諾貝爾獎也不陌生。

  他羅列了很多好處,讓不少巨富蠢蠢欲動。

  為了騙.不.為了優化國內科研環境,李奇維也是煞費苦心啊。

  很快,他就以自身的名義,出資1萬兩,成立了李奇維獎。

  該獎和諾貝爾獎一樣,專門獎勵那些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但是和諾貝爾獎不同的是,李奇維獎沒有固定的研究領域。

  不論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材料,只要屬於自然科學範圍,都有資格評選。

  前期該獎的評選十分粗暴,只要李奇維同意,就可以頒獎。

  起初,國內很多人雖然欽佩李奇維西學大宗師的身份,但是並沒有把這個獎放在心上。

  但是幾十年後,當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顫顫巍巍地從抽屜里拿出一張有點褶皺且泛黃的紙,立刻讓所有人肅然起敬。

  那赫然是第一屆李奇維獎的獲獎憑證。

  雖然老人的成果在那時的人看來很淺顯,可能根本沒有資格獲獎。

  但它代表的意義非同凡響,它見證了華夏科學崛起,屹立世界之巔的偉大之路。

  這是李奇維也沒有想到的,他現在想的是如何壓榨大學生的潛力。

  他的第三條改革措施是嚴格的畢業制度。

  李奇維在廣東採取了大學畢業答辯制度。

  堅決杜絕任何浪費資源,水學位的行為。

  漸漸地,他在學生中有了李魔頭的稱呼。

  不少隔壁省份的大學一看,咦,這個制度好。

  大學那是什麼地方?神聖無比的讀書之處,怎麼能容得下懶怠放肆之徒。

  就這樣,李奇維以廣東為基本盤,進行了深入的教育改革。

  基本就是按照後世那種速成體系來的,包括文理分科、題海戰術等等。

  甚至他準備在廣東境內試行小範圍的高考,選拔優秀人才。

  但是他也只知道,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有可能變成揠苗助長。

  雖然他想讓國內立刻就出現幾百上千萬的理工科學生,但是那不切實際。

  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

  當李奇維每天為這些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時,一個消息讓他不顧一切,連忙趕回了家裡。

  「路遙,香嵐,真的嗎,你們倆一塊懷孕了?」

  李奇維興奮的手舞足蹈,這麼長時間的辛苦耕耘,終於有了收穫。

  王路遙甜甜地笑道,「那還能有假,大夫說我們的懷孕時間幾乎是一樣的。」

  李奇維嘿嘿直笑,能理解,畢竟一個周六,一個周日,挨得很近。

  「如今是8月份,孩子應該在明年4月份出生。」

  「相公,你想好給孩子起什麼名了嗎?」

  王路遙問完後,香嵐就在旁邊傻笑著,她全聽少爺的。

  李奇維兩手分別摟住二人,笑著說道:「名字我早都想好了。」

  「男孩,就以【承】字為輩分,按照【道德仁義禮智信】順序往下排。」

  「女孩,就從詩經中選擇好聽的迭詞,比如蓁蓁、呦呦、關關、夭夭等。」

  「我的兒子們,將來雖然從事科學事業,但不能忘了華夏的傳統優秀品質。」

  「而我們的女兒們,我要讓她們快樂一世,成為無憂無慮的公主。」

  兩女都捂著嘴笑,王路遙打趣道:「還公主呢,我看伱還想當皇帝,三宮六院呢?」

  李奇維尷尬地撓撓頭,當即發誓,「我這輩子只愛你二人。」

  懷孕期間的女人,頭腦非常發達活躍,一定要順著她們的心思來,不然很容易抑鬱。

  李奇維前世從網上看到過這些消息,所以哪怕是王路遙的玩笑話,他也會認真地放在心上,做出承諾。

  「路遙,等你生完孩子,要是覺得無聊,可以去山河小學當老師。」

  王路遙很開心,「哇,真的嗎?我也能當老師?」

  「我一句話的事情,現在國內已經放開了,女性可以上學可以當老師。」

  「還有你,香嵐,你也得去學校,不過不是當老師,而是當學生。」

  「不學點科學知識,將來怎麼教育孩子們。」

  「啊?」香嵐頓時愁眉苦臉。

  當初在英國時,李奇維就準備教香嵐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但是她死活不願意,因為太難了。

  不過,現在李奇維拿出孩子這個大旗,想必香嵐再抗拒,也只能硬著頭皮學了。

  李奇維沉浸在孩子帶來的喜悅中,連幹活都更有勁了。

  然而,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瞬間讓他內心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1905年7月27日,清朝為了應付國內外關於「立憲」的壓力,不得不決定,派出大臣出洋考察各國政治。

  9月24日,由慈禧詔定的出洋五大臣: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在京城正陽門車站出發,啟程出洋考察。

  這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君主立憲做準備。

  然而就在五大臣登上火車,掛靠行李時,車廂內突然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現場瞬間一片狼藉,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緊接著,救援人員立馬上車,查看人員傷亡情況。

  在這場爆炸中,載澤、紹英受傷較重,端方、徐世昌、戴鴻慈基本無礙。

  而爆炸的發起者,由於被火車的巡邏兵發現,不得已提前引爆炸彈,導致自己沒有撤離,被當場炸死。

  事情發生後,各地總督巡撫紛紛致電朝廷,猜測是革命黨人所為。

  「此事必是革命黨中人所為,蓋恐政府力行新政,實行變法立憲,則彼革命伎倆漸漸暗消,所以行此狂悖之舉。」

  這場爆炸打斷了五大臣的計劃,清政府想下令取消計劃,但是在立憲派的堅持下,依然重啟。

  不過,這件事有力地震懾住了清朝。

  一時間,整個京城全部戒嚴,所有清朝大臣人人自危,王公貴族們更是在府邸加強巡邏。

  李奇維知道為何革命黨人要實行刺殺。

  因為在他們看來,清朝的所謂立憲,跟西方國家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用來愚弄和欺騙百姓而已。

  革命黨人沒有說錯。

  真實歷史上,1911年,清朝組建的新內閣中,一共有13名成員,其中滿清皇族就占據了9個名額。

  人們諷刺其為「皇族內閣」。

  爆炸事件一段時間後,李奇維發現周子余的心情消沉至極。

  他還隱約聽到對方說過:孟俠兄,一路走好,你是所有革命黨人的英雄。

  李奇維久久佇立,默然不語。

  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出現以前,也許都經歷了無數的痛苦。

  生孩子,女人是痛苦的;教育經費不夠,教師是痛苦的;國家貧弱,有志之士是痛苦的。

  然而,痛苦後就會迎來偉大的新生。

  孩子是希望,教育是希望,國家則是所有一切的希望。

  李奇維自知沒有能力改變所有人的命運,他無法阻擋仁人志士的犧牲。

  甚至那些炸彈還是通過他的途徑購買的。

  有些痛苦他必須去親自感受,才能鍛鍊出鋼鐵一般的意志。

  他將永遠踐行自己選擇的那條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