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科舉取消,學部成立,李奇維高升

  第191章 科舉取消,學部成立,李奇維高升

  1905年3月6日,華夏正月後的第一天。

  清政府下詔,廢除了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

  此詔一出,頓時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全國所有報紙都爭相報導,就連國外報紙也密切關注。

  對於西方各國而言,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意味著大清國開始摒棄封建殘餘,接納外部世界。

  不再利用八股取士,禁錮百姓的思想。

  這樣的國家才是西方喜歡的國家,他們的產品可以毫無阻力地湧入進來,不會再被認為是妖魔。

  與之一起的還有西方的各種思想。

  至於國內百姓,則只覺得心中空落落的。

  雖然民間早都流行科舉會被取消的內幕消息,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那是謠言。

  沒有科舉,以後怎麼選拔人才當官?

  沒有科舉,那麼多的讀書人怎麼辦?

  然而,當結果真的擺在他們面前後,無數人都沉默了。

  江浙沿海一帶的讀書人還好,他們早早就接觸了西方思想,甚至上過西方的新式學堂。

  但是內陸的不少縣城學子,只感覺天都要塌了。

  他們消息閉塞,終年只知道埋頭讀書,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

  驟然聞此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隨後,就是無法面對真相的絕望感和無力感。

  就好比後世一個縣城做題家,頭懸樑錐刺股,苦熬十二年,終於等到高考,馬上鯉魚躍龍門了。

  結果這時國家突然宣布,高考取消,你們該幹嘛幹嘛。

  這種打擊,可想而知。

  不少省份都出現了讀書人的抗議。

  然而,這是浩浩蕩蕩的國家大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而讀書人又是出了名的手無寸鐵之力,幾乎翻不起任何浪花。

  不過,清政府也沒有把事情做絕,也出台了相關補救措施。

  比如特意下旨,對待這些備考科舉的讀書人,可以無條件納入當地的中學或者大學,接受教育。

  而且學費優惠,畢業後優先安排落處。

  也算是給了這些科舉棄子們一個交代。

  於是乎,全國境內出現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現象。

  以前搖頭晃腦,滿口之乎者也的讀書人,現在嘴裡天天喊著: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按照李奇維的教育計劃,現在國內以理工科為主。

  所以四書五經就變成了數理化生。

  當然也有不少頭鐵的老頑固,他們認為科舉取消只是暫時的。

  皇上和太后只是被奸臣蒙蔽了,才下了這種旨意。

  一旦等他們反應過來,到時候所有鼓吹取消的人都會人頭落地,科舉肯定會再次啟動。

  所以,在別人都開始學習新的知識,開拓未來時。

  他們依然抱著聖賢書不鬆手,指望皇上和太后能識破奸佞,還大清一個朗朗乾坤。

  世間百態,莫過如此。

  然而,這些老頑固沒有等到科舉重啟,反而等來的是深深的絕望。

  幾天後,清政府再下諭旨,宣布教育領域的改革措施。

  3月20日,設立學部,統一管理全國教育,統轄各省所有學校。

  學部置尚書1人、左右侍郎各1人、左右丞及參議若干人。

  學部下設五司:總務、專門、普通、實業、會計。

  五司共包含12科,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職位。

  至此,清朝的新式教育制度正式確立。

  教育行政機關分為:

  中央一級,設立學部,統管所有學校,制定教育章程。

  省一級,設立教育使司,負責執行學部命令,管理本省的大學、中學、小學、蒙學等。

  府州縣一級,設立勸學所,負責深入基層,宣傳新式教育,擴大學生規模。

  暫時只有省一級才有大學,府州縣只有中學、小學與蒙學。

  此外,學部和地方各省皆設立視學官。

  前者負責巡視全國各地學務,後者負責巡視本省各府州縣的學務。

  3月25日,清政府任命榮慶為學部尚書,熙瑛為左侍郎,嚴修為右侍郎,協助尚書工作。

  其中榮慶為蒙人,熙瑛為滿人,只有嚴修是漢人。

  這也是清朝慣用的分權制衡策略。

  此外,任命李奇維為廣東教育使加封學部右侍郎。

  這個職務任命完美體現了滿清的狡猾之處。

  學部右侍郎是從二品,廣東教育使也是從二品,二者看似平等。

  但一個是中央官職,統管全國教育;一個是地方官職,只管本省教育,職能權柄不可相提並論。

  本來袁世凱等漢族大臣,都上奏建議封李奇維為學部右侍郎。

  但慈禧沒有同意,反而轉封了廣東教育使。

  李奇維進獻鐳光寶珠,她當然要有所表示,而且還不能太吝嗇。

  慈禧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這大清的天是誰在遮。

  誰讓她滿意,她就讓誰滿意。

  但是慈禧始終認為漢人不可掌握太多權力,所以乾脆讓李奇維只折騰廣東算了。

  她給出的懿旨是,廣東乃大清開放之先河,工商教育諸多事務繁重艱巨,各需要一得體實幹之大臣統攬,確保萬無一失。

  大清帝師李奇維,忠君愛國,力顧大局,爾當勉效忠勤,以稱任使。

  意思就是,李奇維你很厲害,但是全國教育不能交給你管,誰讓伱是漢人呢。

  你又有功,為了安慰你,就讓你當廣東教育使吧。

  廣東地處開放前沿,教育環境複雜,正好試試你的能力。

  不過李奇維畢竟進獻了稀世珍寶,心思難能可貴。

  慈禧又為了照顧漢族大臣的意見,於是給加了一個虛職,學部右侍郎。

  這在官場上十分常見。

  一般都是官員的功勞很大,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封太大的實權官位,所以就給個榮譽虛職。

  說白了,李奇維可以用學部右侍郎的名義,向學部和朝廷提出各種意見。

  但他沒有學部右侍郎的各種實權。

  對此,李奇維倒是很滿意,他才不想當什麼右侍郎呢。

  那是京官,意味著他以後得常駐京城了,這顯然不符合他的計劃。

  而且他一旦去了京師,無依無靠,只能任人拿捏,得不償失。

  哪有待在廣州逍遙自在。

  慈禧等滿清掌權者是不可能猜到李奇維的心思的。

  在他們的固有認知中,京官肯定比外官重要無數倍。

  如果李奇維來到京城,以他的能力,肯定能結交很多當朝大員,這是慈禧等人不想看到的。

  而如果把他外放到廣東,他再怎麼折騰,也就局限在一省之內,影響力小很多。

  卻不知,李奇維更希望的就是掌握實權,真正掌控一省的教育,反而能做的事情更多。

  而原廣東教育使于式枚,被擢升為學部左丞,但是他卻愁眉苦臉。

  「哎,老弟,你說為什麼我這麼倒霉?」

  「別人都是乾的好,往上升,我倒好,直接往下降了。」

  李奇維笑道:「老哥,你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你這次可是去京城當官了,以後我要是去京城了,還要靠你接待呢。」

  按理來說,廣東教育使肯定比學部左丞品級高,為何于式枚還屬於擢升呢。

  這是因為歷史的因素導致。

  當于式枚還是廣東學政時,雖然看似和布政使品級,都是從二品。

  但學政還屬於差使,地位高,本身的品級和卻當選的人有關。

  于式枚本身的品級很低,只是翰林院一個從四品的小官而已。

  後來李奇維推行新政改革,學政變成了教育使,從差使變成了直屬官,有了自己的府衙,教育使司。

  權力不可同日而語。

  而教育使則被固定為從二品的大員了。

  以前學部沒有成立,教育體系官職混亂,于式枚就暫時從學政轉變為教育使。

  現在一切走上正軌,于式枚只能「原形畢露」了。

  他本質只是一個從四品的官員,想直接躍升到從二品,那是天方夜譚,毫無可能。

  畢竟于式枚可沒有鐳光寶珠這樣的禮物。

  他現在成為正三品的學部左丞,還是京官,當然屬於擢升了,而且名正言順。

  在他的任期內,廣東大學成果卓越,廣東境內教育改革有條不紊,沒有出亂子,業績絕對過關。

  所以,總體而言,于式枚是非常滿意自己的待遇的。

  「嘿嘿,老弟,以後我去京城了,這廣東可就交給你了。」

  「你可得從布政使那裡多搞點銀子,不然這工作沒法開展。」

  「教育使司去年的經費只有1100多兩,這夠幹什麼的!」

  「我是要不到錢了,只能看老弟你了。」

  李奇維笑笑沒有說話。

  任何一個國家,中央和地方都會對經費進行扯皮。

  總金額是固定的,你的省份多了,我的省份自然就少了。

  所以地方大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想方設法從中央要錢。

  而在一省內部,同樣如此,修路需要錢,賑災需要錢,教育也需要錢。

  誰多誰少,只能靠各自部門的長官去訴苦和據理力爭。

  富裕省份還好說,擠擠總是有的。

  那些窮省的官員們,絕對能為撥款打起來。

  于式枚是個軟性子,能要到錢才怪。

  而李奇維接下來準備在廣東省內推行義務教育,每年1100兩的經費,根本是杯水車薪。

  看來,他得好好想一個法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