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堂之事

  吳三兒一愣,他承認,他只是客套一句。

  但李讓都開口了,他也不好說方才說的只是客套話,只得硬著頭皮點點頭道:「只要小人能辦到的事情,都行。」

  「行,那你帶人將牢房清掃一下,去給我買幾床乾淨的被褥,再去找家酒樓給我訂一份吃食,對了,再去找宿國公府要幾罈子好酒,順便問他們要飯錢,還有,條件允許的話給我送個女人進來,另外.......」

  李讓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客氣,巴拉巴拉便提了一堆要求出來。

  然後,吳三的臉色就變得好像是吃下三斤翔一樣,鐵青鐵青的。

  李讓意猶未竟的住了嘴,轉頭看見吳三難看的表情,不由得問道:「怎麼了,辦不到嗎?」

  吳三剛要點頭,就見李讓露出了嫌棄的表情,不滿道:「不行你在這裝什麼大尾巴狼?」

  吳三聞言,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在李讓的臉上。

  聽聽,這是什麼混帳話?

  你是來蹲大獄,還是來度假來了?

  但男人豈能說不行,他堂堂大理寺牢頭,不要面子的嗎?

  半晌之後,吳三一臉鐵青的點點頭道:「李監正,這被褥和吃食還有酒好解決,但是女人......」

  「嘖!就知道你不行。」

  李讓嘖了一聲,隨即不耐煩的罷罷手道:「能辦到什麼就趕緊去辦吧,本官等著睡覺呢。」

  吳三抽了抽臉皮,腳步踉蹌的走了,連牢房都沒有上鎖。

  很快——

  一群差役便按照李讓的要求開始清掃牢房。

  稻草全部換成的了新的,牆面上都用石灰水細細的清洗了一遍,地上鋪好了上好的羊絨毯子。

  酒菜,被褥,甚至木床都很快就到位了。

  與這些東西一起到位的,還有宿國公府上管家程二,莒國公府上管家唐興。

  兩人帶來的隨從正往著牢房之中大包小包的搬東西,吃食零嘴、臉盆口缸、恭桶、書本、案幾......

  李讓目瞪口呆的看著原本空曠的牢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充實起來,突然覺得,在大理寺定居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程二一臉愧疚的站在李讓面前,低聲道:「小郎君,這女人小人實在是弄不進來,這裡畢竟是大理寺,就算是公爺也沒法子插手,要不然您先忍忍,公爺說了,等您出去,府中舞姬任您挑選。」

  唐興赧顏道:「公子,小人也沒有辦法,公爺說讓您暫時先忍忍,等您出去了,他親自給您做媒。」

  李讓望著被裝扮得比他的宅子還要豪華的牢房,很大方的揮手道:「既然弄不進來,那就算了吧。」

  兩人聞言,急忙出聲道:「多謝郎君體諒。」

  李讓嗯了一聲,走進什麼都不缺的牢房之中,打量了一圈,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麼東西。

  但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差什麼。

  只得朝兩人揮揮手道:「行了,天色不早了,你們先回去吧,缺什麼我再差人傳話!」

  「是,小人告退。」

  程二和唐興給李讓行了個大禮,帶著隨從便轉身離去。

  李讓看著案几上擺放的酒食,跪坐下來,便開始大快朵頤。

  他是真的餓了,今天跑了兩趟長安,根本沒來得及吃上一口東西。

  此時進食起來,簡直就是風捲殘雲。

  半炷香後,李讓打了個飽嗝,但桌子上的食物依舊還剩下大半。

  李讓倒了杯酒慢慢的品著。

  守在門外的獄卒便迅速進門收拾了殘局,全程不敢看李讓一眼。

  吃飽喝足之後,李讓終於發現牢房之中缺了什麼東西。

  缺了一個浴缸。

  他可是要在大理寺監牢之中住半個月,沒有浴缸怎麼行?

  李讓正想換來獄卒,讓他們去給自己準備一個浴缸,順便燒點熱水。

  但剛剛走到門口,便聽得窗外傳來三聲梆響。

  這是守夜的更夫在報時,銅鑼敲三下,便代表現在是三更時分。

  李讓頓住了腳步,這才驚覺,竟然已經這麼晚了。

  難怪整座監牢都安靜得可怕。

  想了想,李讓還是覺得不要大半夜麻煩別人比較好,一夜時間而已,忍忍也就過去了。

  返身吹滅燭台,李讓和衣躺上柔軟的小床,沒一會兒,便迅速進入了夢鄉。

  ......

  ......

  翌日,不過四更天時分,李世民便一臉倦容的從長孫皇后所居的坤寧宮踏上了步輦,開啟了朝會之路。

  大唐的朝會分大朝與小朝。

  大朝十五日一次,小朝三日一次。

  不過大朝會雖說按制是十五日召開一次,但大多數時候,李世民都會選擇罷朝。

  只因大朝會一般宣布的都是如祭天,太廟獻俘,將士出征之類的足以震驚天下的大事情,在長安五品以上皇室宗親勛貴官員皆需要上朝,

  平日裡沒有那麼多大事需要宣布,所以這大朝會便也極少召開。

  今日李世民罕見的召開了大朝會,是以在長安的大小官員早早的便在朱雀門前等候。

  朱雀門前上演著一幕幕喜相逢的問好之聲。

  「吱呀~」

  終於,在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時,沉重的朱雀門被宮城力士緩緩推開。

  剛剛還在喧鬧的文武百官頓時安靜下來。

  按照文左武右分成兩列,緩緩的順著御道朝太極宮走去。

  其中文官以當朝宰相房玄齡為首,身後站著的是吏部天官長孫無忌。蕭禹,王珪,魏徵,唐儉等諸多文官分列其後。

  武將以回到長安之後便未曾露面的代國公李靖為首,身後跟著李績,李道宗,張公謹,程咬金等諸多名將。

  文武百官的隊伍緩緩走進大殿之中站定,今日是大朝會,許多品級低下的官員,只剩站在大殿之外參與朝會。

  李世民緩緩的從屏風後面走上龍椅,那張堅毅的臉上帶著些許睥睨之色,但被他隱藏得很好。

  「見過陛下。」

  群臣拱手行禮,聲音震耳欲聾。

  李世民緩緩抬手道:「免禮。」

  大唐是沒有什麼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那一套的。

  所以群臣見禮完畢,李世民便淡淡的說道:「今日召諸位前來,乃是為了封賞北征的將士一事,諸卿,還請暢言。」

  如今王師已經班師回朝,兵部業已經將將士們的功勞核算完畢,召開大朝會的目的,便是為了宣布兵部最終的決定。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便瞬間討論起來。

  這一次大唐一戰滅東突厥,不僅是為大唐解決掉了一個心腹大患,同時,也代表著大唐取代突厥,成為整個東亞地區的霸主。

  朝臣們雖然不知道東亞的概念,但他們也知道在此戰之前,東突厥是他們認知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現在覆滅了東突厥,大唐理所應當取代東突厥,成為四海諸國的新爹。

  那麼這一次立下大功的人,也該重賞才對。

  百官們竊竊私語片刻,身為宰相的房玄齡上前一步,朝著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此次我大唐王師轉戰千里,威服四夷,理當重賞有功將士,以為天下人之榜樣。」

  房玄齡開了頭,底下百官之中的討論聲便越來越大。

  李世民聞言,微微頷首道:「准!」

  待房玄齡退回百官之列,李世民環視了一圈百官,大殿之中頓時安靜下來。

  李世民繼續開口道:「兵部尚書何在?」

  聞言,潞國公候君集上前一步,拱手道:「臣在。」

  李世民看了候君集一眼,隨即吩咐道:「兵部既然已經敲定有功將士的名單,便交由中書省用印,擇日明發天下吧。」

  「臣,遵旨。」

  候君集點頭應下,隨即退回隊列之中。

  李世民沉思片刻,正想繼續說下去,一個身著綠袍的官員便非常突兀的走出了御史台所在的文官隊列。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的話頭被堵,不由得將不滿的目光看向了御史台治書侍御史劉洎。

  因為御史台的主官,正是劉洎。

  今日是大朝會,理論上來說沒有這些御史言官什麼事情。

  而且就算是小朝會,御史要彈劾臣子,也該寫奏摺送到門下省,而不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出言彈劾。

  御史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只存在一種情況,即辯駁所彈劾之人的罪證。

  所以,這個御史忽然出言,確實突兀。

  劉洎的眼神臉上也有些茫然。

  他知道最近的長安不太平,所以這些日子除了按照陛下的心意彈劾李靖之外,並未指示手下的御史朝誰開炮。

  劉洎瞪了一眼站在大殿中央那御史,蹙眉道:「張松,回來。」

  但張松對劉洎的話卻是恍若未聞。

  見李世民不說話,便繼續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的眉頭也皺了起來,但此刻倒是不好輕易驅趕他了。

  張松擺明了就是要在大朝會上搞事情,否則也不會連劉洎的命令都不聽了。

  片刻之後,李世民決定看看他要放什麼屁,淡淡的說道:「奏來。」

  張松直起身子,環視一圈滿朝文武,與武將隊列之中一雙堅定的眸子對視一眼。

  隨即沉聲道:「陛下,臣要彈劾火器局監正李讓,率領刁民阻撓軍務,扣押士卒,最後更是膽大包天,將前去太平村查辦皇命的十四位士卒盡皆梟首。

  其惡碩累,其跡甚劣,簡直與造反無異,還請陛下嚴懲兇徒,著令緝拿行兇的刁民問罪,還我大唐十四位枉死的將士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