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可秘密調各部兵馬,回援帝都。不過,剷除了項家的諸侯王,我們皇家便沒有了羽翼拱衛。
只能依靠那些外臣。
自打太祖皇帝起,咱家就不喜歡這些腐儒,滿嘴能說會道,誰知道他們肚子裡都是些什麼花花腸子!對他們要嚴一點。
那些外姓王、門閥,也要小心些。不是不可用,得小心他們坐大。
能信的,只有自家子弟。
你兄弟平王李榮,為我們項家可謂是鞠躬盡瘁,舉族上下不惜肝腦塗地,自是信得過。況且他沒兒子,自然也沒什麼野心。
李虞、駙馬謝安然、沈萬寶,還有那些知根知底的後輩,老實忠厚,看著就喜歡。小輩可以多提拔一些上來幹事。
至於小昏侯...先楚國君的後裔,入贅了平王府,也沒什麼威脅。不能薄待了他,讓後人說咱項家刻薄。
朝堂上,讓那些大臣們去多操一點心。你好好養病,母后回去給你找些養生的藥材來。」
沈太后道。
「母后安心,兒臣自然省的!」
項燕然微微點頭。
只要太后同意,他心中的重擔總算放下了。
...
次日。
金鑾殿,早朝。
皇帝在宮裡養了一晚,喝了湯藥,一如既往上早朝。除了面色蒼白了一些,倒也看不出有什麼大礙。
眾朝臣們位列朝堂之上,一個個神情無比肅穆。
他們都知道,昨夜金陵城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小昏侯遇刺了。
小昏侯遇刺,非同小可。
因為刺殺他的,是眾諸侯王。
朝野震動。
這件事情,足以改變整個大楚皇朝的走向。
楚天秀以金陵府尹的身份,也位列朝堂之上。
「咳~!」
項燕然咳嗽了幾聲。
「皇上這是?」
丞相孔寒友疑惑。
「偶感風寒,無需操心。昨夜,朕收到太尉府、廷尉府的稟報,說金陵府尹小昏侯遇刺。刺客死了七十多個,抓捕了十多人,似乎皆是各個諸侯王派來的。
諸位大臣,對小昏侯遇刺一案。有何可說的?」
皇帝項燕然淡淡道。
「皇上,小昏侯遇刺一案的主謀之一項香公主被俘虜,她已經招供,是吳王指派刺殺小昏侯。
吳王項弼參與刺殺案,已是鐵證如山。其餘諸侯王,也有不少參與。但是很多刺客身死,無法招供他們背後主謀。」
廷尉鄭景榮拱手道。
「嗯。」
皇帝點頭,看向這滿朝的文武大臣們,「眾卿,還有什麼說的?」
削藩,需要有人起個頭。
皇帝當然不會自己說,削項家諸侯的藩王爵位,這未免會顯得他這皇帝殺心太重。
要讓大臣來說,而且還要說的理由足夠充分。
眾大臣們都沉默。
皇帝的心思,他們都懂。
朝堂上,支持削藩的大臣也是一向不多。
或者說是極少。
削藩定然會引發大戰,朝廷開銷巨大,動用數十萬大軍,損耗國庫錢糧,勞民傷財,大量士卒陣亡,財政惡化,這些且不說。
朝廷大臣自身有很多外姓王侯、權貴,他們勢力不如諸侯王一般龐大,但家族也不算小。
那些項家諸侯們要是被削了,他們這些外姓王侯,會不會也跟著受損?!這是一個很大的擔憂。
所以大臣們對主動削藩從來都是閉口不言,甚至反對。
但是,現在情況,跟早先有點不同。
朝廷若是先削藩,自然是朝廷不占理,反對者眾。
諸侯王們主動刺殺小昏侯這個二千石官員,這是主動找朝廷的麻煩。
朝廷要是沒有什麼動靜,隱忍退讓,豈不是被諸侯給踩臉?!
孔寒友沉默了片刻。
諸侯之變。
這個變局,乃是大楚皇朝最大的變局。
這個時候,他這個主丞相必須挺身而出了。否則,主相占著位置,卻毫無表示,皇帝遲早要換掉他。
在這樁事情是,必須有個明確的態度出來。
孔寒友站了出來,面色無表情,冰冷道:「諸侯王公然刺殺朝廷命官,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老臣前日收到,廬江郡太守晁方正,上報到丞相府的一道《削藩策》奏摺。
因為事關重大,正在研判,尚未來得及稟奏皇上。
晁方正在奏摺稱,諸侯王囂張跋扈,有不臣之心。其中勢力最強的吳王項弼,最為猖獗。
吳王已經暗中準備了數十年,私自鑄錢,煮鹽鑄鐵販賣,積蓄門客,招納逃犯,囤積兵馬糧草,謀反之心日益猖獗。
這次公然行刺小昏侯,那是徹底暴露出了他干涉朝政的野心。朝堂上任何人只要損傷了諸侯之利,他定然殺之而後快,震懾眾朝臣。
此等逆臣賊子,削之也反,不削也反。早削,其害少。晚削,其害大。
晁方正在《削藩策》上極力主張,削奪各諸侯王的封地。
老臣前日看了奏摺,昨夜再看小昏侯遇刺一案,深以為然。故而上奏皇帝,請求削藩!」
這滿朝上下,眾臣們聞言,都是面色震驚。
晁方正是孔寒友的弟子之一。
說是晁方正上奏摺《削藩策》,其實跟孔寒友親自上奏摺沒什麼兩樣。無非是,給晁方正一個上書《削藩策》的巨大名聲而已。
這老師,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孔寒友這個主丞相,儒派領袖,站出來支持削藩。這意味著,這朝堂一個大派系,是站在皇帝這邊。
「臣支持削藩!
地方諸侯,刺殺朝廷二千石官員,這是公然妄圖干涉朝政,等同謀反叛逆,篡權奪位。
此案必須調查個一清二楚,凡是參與刺殺小昏侯一案的幕後主謀,所涉及的諸侯,一概必須立刻削藩,嚴懲不貸!膽敢違抗削藩,出兵討伐之!
未參與刺殺此案的諸侯王,對朝廷忠心,可以暫緩、赦免,不予削藩。」
御史大夫王肅立刻毫不猶豫的上前一步。
「嗯!
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一起正式頒布《削藩策》,公告天下!
廷尉府抓緊審問,把參與行刺的諸侯王,削藩名單列出來。
太尉李榮聽令,準備好討逆兵馬,若是有諸侯膽敢違抗削藩,立刻出兵討伐!」
皇帝項燕然長舒一口氣,眸光炯炯。
削藩大計!
終於要成了!
大楚皇朝一半的疆土,分散在這群野心勃勃的項家諸侯王的手裡,終於要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