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謝安然和項凌公主一行乘坐馬車,在大隊護衛的護送下,往郡府宛陵城赴任,漸漸遠去。
太子項天歌都哭了,被沈萬寶安慰了好半天才緩過來。
兩人和一群大小紈絝們,也沒招呼小昏侯,便結伴跑去金陵城尋歡作樂去了。
有郡主李虞就在這裡,他們也沒好叫上小昏侯。
「希望公主此去,平安無事才好。」
李虞望著遠去的馬車,心中微微惆悵,有些為閨蜜項凌公主擔憂。
她身為平王之女,世代兵法傳家,對大楚皇朝的現狀也是了如指掌。
北有匈奴虎視眈眈,蟄伏十年以覓良機。
內有眾諸侯割地為王,不服皇權管束,越來越囂張跋扈。
皇帝推行新政,遲早會和諸侯起衝突。
一旦天下有變。
除了金陵帝都這座巨城固若金湯之外,沒有多少城池是安全的。
「此去宛陵三百里,也就兩日的行程。真要扛不住,回來也容易。況且皇帝也不會坐視不管。我們回去吧。」
楚天秀輕道。
他帶著李虞、狄兒和祖兒等人,便和城外的眾紈絝、士子們告辭,想打道回平王府。
最近諸事繁多,忙著出郡試考卷,他也不想浪費時間在春遊上。
眾門閥士子、千金小姐們自然是不讓,紛紛苦勸說良辰美景,正是踏春郊遊好節日。
「小侯爺,好不容易出來一趟,怎能這麼快回去?!」
「不如稍事歇息,片刻之後再回?!」
春遊,當然不是他們的目的。
大楚科舉首任主考官小昏侯在此,親手負責科舉考試的一切相關事宜。
他們這些十大門閥士子們,也不是每年都有機會被舉薦出仕,很多年才可能輪上一次。
現在好了,不用苦等了,直接參加科舉大考。
他們大多都暗下決心,準備參加這第一屆科舉大考,博一個官身出來。
這是大楚皇朝首屆科舉考試,定然影響巨大,科舉中舉的考生說不定會名留大楚史冊。
他們不趁著「春遊」打聽一下考試的消息,豈不是白白浪費這大好機會!
「小侯爺,您的《石頭記》橫空出世,可是我們大楚冉冉升起,最璀璨的新一代文學宗師。
我等門閥勛貴士子,皆以你為榜樣,虛心學習。不知小侯爺,平日都讀一些什麼書,才如此文采出眾?」
「對對,最近我等都在自家府中苦讀書,可書山如海,卻是迷茫不知方向。
不知小侯爺,可有什麼好書,重點推薦?」
眾門閥士子們顯得極為恭敬和客氣。
若是直接問出什麼考題,未免有私相授受的嫌疑,萬一有人告狀,到時候大家都會很麻煩。
但是,向文學宗師請教如何做學問,這是天經地義之舉。
問問讀什麼書,這總是可以吧!
連金陵府尹王栩大人也豎起耳朵。
這次科舉事關重大,金陵城是大楚皇都,是天下讀書人最多的地方。更是科舉考試的重地。
他這父母官,自然是非常關心此事。
楚天秀被眾士子們竭力挽留,看眾人這副「虛心求教」的表情,便知道他們在盤算什麼。
前些日,科舉剛剛出來的時候,由舉薦改成了自舉。眾士子們氣憤的哇哇叫,憤怒的想要砸了平王府呢。
可是,小昏侯是首任科舉主考官啊!
他們又能咋樣。
還是老老實實的低頭,想法子討好小昏侯,提前得到一點有用的消息。
「本小侯爺近日在看平王府書房的藏書,隨便翻翻,雜七雜八看了不少。
這讀書人做學問,先要廣泛博學,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皆是學問。等中了舉人,以後再慢慢精深也不遲。」
楚天秀掃過眾人,淡淡笑道。
眾士子們面面相覷。
平王府書房雖然比謝氏府邸、王氏府邸的藏書等少一些,可也是藏書千冊啊。
就算少一點吧,幾百本總有吧。
小昏侯這話,分明是在暗示他們,看書要儘量多些。考題不限於儒家,三教九流都可能出考題。
門閥士子們倒也不介意科舉是否只考儒家,其它學派的書,他們也會看看。
只是這個看書的範圍太廣了,他們頭疼啊!
「第一輪縣試在即,首場科考是春闈,估計也就在一月之內了。諸位抓緊回去多讀書吧!」
楚天秀一笑,由朝金陵府尹王栩道,「對了,王大人。金陵城的科考場地命名為『金陵貢院』吧,要抓緊動工興建。不僅僅縣試、郡試和國試都要用。」
「這個自然。」
王栩點頭。
楚天秀也不再多說什麼,和李虞等人,駕車便返回金陵城。
「縣試這麼快?」
眾士子們大吃一驚。
原以為還有一年半載,他們還有時間來苦讀書,沒想到一個月就要縣試。
這一個月,也看不了多少本書啊!
但凡想步入仕途的,全都要參加這場縣試,先拿到童生資格。才有下一步考秀才、舉人、進士的資格。
童生資格都拿不到,後面也沒戲了。
眾門閥勛貴士子們,此刻也沒心思春遊了,趕緊回金陵城,閉門苦讀書去。
能多看幾本,總歸是好事。
那些官宦千金小姐們也匆匆回金陵城,把消息帶給各家府邸的學子,讓他們早做準備。
她們未來的夫婿,還要從這些舉子們中間去挑呢,當然也關切這場科舉大考。
...
第一輪縣試「考全科」的消息,在金陵城迅速的傳開了。
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肅都親眼看過小昏侯的這份縣試考卷,雖然不至於泄露考題,但多少也向外透露了一些關於第一輪縣試的情報。
金陵數千計的儒生們都很是震驚,甚至恐慌。
不單考儒科!
考全科?
這...這不是要他們命嗎?
儒生大多都是專讀幾十本儒學,其它流派雜書也看一看,但是真不多。
畢竟在今年之前,書籍都是竹簡,並非大為流行的紙書...想要博覽群書,都要去門閥大戶人家借書看,對於平民儒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他們原以為,科舉自薦,對天下儒生出仕大為有利。
可是萬沒想到,小昏侯居然要靠全科。
眾多儒生們聚集在鴻門客棧,急急忙忙商議對策。
「我們向朝廷,強烈抗議!」
「對,寫文章發表到《大楚邸報》上去,這不公平!我們看的書,不如門閥士子們多,這怎麼考的贏?!」
「這對金陵門閥士子太有利了!」
一時間,金陵城內讀書人都是人心動盪,紛紛在邸報上強烈抗議,各種鬧哄哄的鬧劇。
可是,抗議了足足一個月,小昏侯依然毫無所動。
皇宮內也保持著沉默。
這一切終究抵擋不住小昏侯的獨斷專行。
連丞相孔寒友都沒有辦法,令小昏侯改變主意。
轉眼,便是近一個月過去,大楚全國第一輪縣試即將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