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趙旃和郤至。
他們打了半輩子戰爭,打得卻是堂堂正正之戰,只需要管理好軍隊的紀律,到了戰爭列陣而戰,不用過多地去費腦子。
這一次並不是堂堂正正之戰啊!
「這……」趙旃一半是不懂,再來是想給呂武創造機會,說道:「不若派人問問小武。」
郤至可能跋扈和囂張,對待戰爭卻很謹慎,不懂就是不懂,不會去裝懂,同意了下來。
畢竟,現在是春秋,任性的代價不止可能會讓國家戰敗,有什麼損失都是自己的。
貴族肯定不會不懂裝懂。
呂武這一邊。
他蠻橫地殺散了秦兵,幾乎沒費什麼勁就俘虜了秦將成差。
那又是先拽住人,再遞出玉佩地幹活。
玉佩還是呂武沒來得及還給韓起,給用上了。
成差有進行拒絕,看到自己的戎右被呂武來了個一劍分屍,馭手被一腳踹得飛出去五六米,悻悻地接過了呂武遞來的玉佩。
主將被俘,秦兵先是掙扎了一番,接到了就地投降的命令。
這樣就很春秋了。
失去主將,差不多就等於退出作戰序列。
再有主將命令投降,士兵是主將家族的武士或屬民,他們只需要對主人負責,不是對國家負責,接到命令只有順從。
戰場上響徹了晉兵的歡呼。
許多晉兵差不多也是打了半輩子的戰爭,算起來這一次納賦的經歷最為精彩,一再獲取的勝利也遠比以往輕鬆。
他們之前納賦,每一次都是經歷長途跋涉,到了戰場再聽敵我雙方的貴族在陣前「吧啦吧啦」說一大堆,兩個陣營地士兵列陣喊著「waaaaaal」跟在戰車後面衝鋒。
然後,不是勝利,就是失敗。
每一名士兵,不管是出自哪個家族,他們看到呂武都會停下手裡的動作,站立對呂武行注目禮。
猛將嘛,不止上司喜歡,士兵也必然感到崇拜。
士兵的心思會更單純一些,覺得某某誰能帶來勝利,誰的出現就是勝利的保證,將發自內心地愛戴。
呂武正在聽成差不斷碎碎念。
話里話外沒其它,指責晉人怎麼突然就不講「禮」了,明明都約定在「麻隧」交戰,迂迴偷襲後方算什麼英雄之類。
「你們秦人有講過『禮』嗎?」呂武本來不想搭理,被煩得不行,說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懂不懂?」
成差詫異地說:「我們是秦人,你們是晉人啊。」
所以,秦人就能不講「禮」,晉人不能這麼幹?
很是有點楚王委屈巴巴吼嗓子「我蠻夷也」的意思在內。
只是成差好像也說得沒錯的樣子?
秦國之前一直在跟西戎揪扯不清,才剛踏入一流國家不久。
發起挑戰者不用去遵守舊有規則,他們本身就是要破壞固有秩序,創造一個新的又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出來。
晉國好歹是個超一流的國家,還進行了稱霸,是好些個諸侯國的老大。
奉行「尊王攘夷」國策的晉國,又是一個霸主國,無論是面子工程還是出於什麼需要,確確實實不能去破壞舊有規則,相反要竭盡所能地去保衛。
哪有既得利益者,去破壞保證自家利益規的事?
呂武贊同道:「你說得對。」
成差當然覺得自己很對。
應該是欒書認為難以保證晉國的霸主地位,無法堂堂正正擊敗秦國,又或是堂堂正正擊敗的代價太大?
現在的情況是,晉國不想在南邊跟楚國死磕的同時,面對秦國與狄人頻頻侵犯與襲擾,被兩面夾擊之下呈現出疲於應對的態勢。
晉國已經跟楚國完成弭兵會盟,等於長久以來的國策已經變更。
成功與楚國達成休戰協議之後,晉國連喘息都沒有,出動了中軍、上軍、下軍和新軍立刻對秦國發動懲戒之戰。
但凡有點腦子,肯定看出是想解除來自秦國的威脅,好能專心跟楚國繼續死磕。
呂武在跟成差聊著的時候,郤至的家臣「博」來了。
「陰武子。」博行禮,沒講其它問話,直接說道:「南面有秦軍來,代我主詢問,如何應對?」
成差聽得一愣,用驚奇地目光打量起了呂武。
世人總覺得勇猛的人只是莽,一般腦子裡長的是肌肉,不是腦漿。
成差很訝異地想道:「這個猛將不止是猛,還有腦子?」
呂武問道:「敵軍數量?」
博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呂武說道:「軍將與軍佐乃是宿將,豈會不知該迎面對攻,分出兵力左右包剿。何至於來問我呢?」
博讚嘆地說:「確實。」
不因為立下大功而驕橫,懂得給上位者留點面子。
小伙子很不錯喲!
郤至得到家臣的回報,先將該下達的命令傳下去,看向趙旃說道:「你陪嫁庶女,大錯特錯。」
趙旃別開臉不與郤至對視,說道:「小武向我討要嫡女。」
心情極度愉快的郤氏來了個選擇性失憶,大笑幾聲才說道:「恭喜,恭喜!」
他們在這邊談笑。
已經有晉軍分成了三個部分。
正面去了一個郤氏「師」,左翼也是郤氏「師」,右翼交給了邯鄲氏的「師」,成為一個三叉戟的行軍姿態,迎向正在朝「侯麗」趕來的那一支秦軍。
郤周指揮的是正面迎戰秦軍的「師」。
他看到秦軍之後,命令全「師」止步列陣。
對面的秦軍因為地形的關係只看到郤周的這個「師」,能從驚起的飛鳥,以及大股瀰漫的塵煙察覺到左右兩翼也有晉軍,只是無法判斷數量多少。
秦軍推進到距離正面晉軍約兩里時停下來,秦將所在的戰車脫離大隊,要來個陣前談話。
郤周下意識就要出去,戰車沒走十米,想到這不是一場諸夏模式的戰爭,下令部隊進行迫進。
秦將看到晉軍開始推進,納悶是個什麼情況。
不是秦將突然記得有「禮」這麼個制度,純粹是情況不明為前提,他需要欺負晉人講「禮」先摸摸底。
結果迫進到接近一里時,晉軍卻是發起衝鋒,搞得秦將滿臉錯愕。
從來只有俺們不對晉國講「禮」呀!
原來晉人也變得這麼不要臉啦???
正面爆發交戰,沒那麼快分出勝負。
左右兩翼的晉軍發起鉗形攻勢,三面受敵的秦軍敗得很慘。
郤至得知前方擊敗另一支秦軍,只是被逃了數百人,腦子裡像是被打來了迎接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不講『禮』能這麼輕易獲得勝利?」郤至覺得排斥,又感到極度的爽快,想道:「要是晉國也能像秦國和楚國,誰能與晉國爭鋒?」
他到底還是知道晉國該當秩序的守護者,不能去做破壞者。
等待戰果的統計數據上報。
趙旃和郤至搞清楚了一點。
第一批趕過來「侯麗」的秦軍數量為六千,其中戰兵四千,輔兵兩千。
後續過來的那一支秦軍,戰兵三千,輔兵一千五百。
再加上他們消滅和俘虜了「侯麗」的五千守軍,兩天內消滅了一萬六千秦軍。
因為是春秋時期的關係,趙旃和郤至都沒拷問俘虜到的秦國貴族,其它像是「涇陽」和「麻隧」的秦軍情況,需要用另外的方法探知。
第二批過來的秦軍主將叫女父。
他們不知道一點,原歷史上成差和女父也是被俘虜,卻是在「麻隧」正面戰場被俘。
連續獲得勝利的「新軍」將士,士氣達到了巔峰。
現在趙旃和郤至需要思考,他們已經完成了欒書指派的任務,甚至可以說超額完成,下一步應該採取什麼動作。
在會議上,郤至遵守了約定,以新軍佐的身份地位,任命呂武為「帥」。
軍職的話,郤至當然有權任命,只是需要回去後走程序,得到元帥的任命文書,才能最終確認下來。
晉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元帥駁回各軍主副將任命的例子,各個貴族羨慕或嫉妒,該恭喜呂武還是表了態。
另外一點,呂武雖然是「帥」了,爵位會不會又能不能得到晉升,只有欒書夠格來判斷。
要是欒書認為呂武的功勞足夠,還需要得到半數以上的「卿」同意,國君那邊也要走個程序。
呂武的新任命只是一個插曲。
他們面對的問題是,已經完成了元帥欒書交予的任務,是前往某個要道建立工事把守,還是從西往東去攻打「涇陽」和「麻隧」秦軍主力的後方。
這一次無論是趙旃還是郤至,沒有再問呂武。
倒不是他們想要卸磨殺驢啥的。
一場戰爭不能只有一個人大出風頭,作為主副將要有自己的閃光點,更要提供機會讓另外的人來發揮。
趙旃就示意有想法的人,是時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了。
結果,軍帳內有一個算一個,眼睛的視線移動到呂武身上,一個個滿懷期待地看著。
呂武:「……」
瞅啥瞅?
沒見主副將都表達得那麼明顯了!
「咳咳。」趙旃沒得病,看了一眼郤至,又掃視了其餘人一眼,說道:「可暢所欲言,若建言行之可也,亦是立功。」
郤至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眾貴族就明白過來了。
他們這一次出征取得的成果異常豐碩。
主副將有意排排站分果果。
要有那份智慧,是時候表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