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稚子小兒

  甘露殿內。

  李世民緩緩起身,目光掃過全場。

  疾言厲色道:

  「虧爾等還是大唐的宰輔重臣,帝國將軍,看待問題竟不如稚子小兒。」

  「昔年面對如日中天的突厥人,大唐已經低了一次頭,難道就真如太子所言,已經丟了骨氣嗎?」

  「現在面對區區党項與吐谷渾,竟也直接想著和親,這是我大唐該做的事嗎?」

  「打必須是要打的,兵臨城下之後再提和親的事。」

  李世民似乎完全忘了剛才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一本正經的訓著殿內大臣。

  之後,他腦海里不自覺的有浮現起李承乾的那句『我又沒去吐谷渾看過,我只知道結果』。

  這可不大妙啊......

  若是一直這樣,日後接管大唐豈不是任人欺騙?

  不成,這樣肯定是不成的。

  連大唐的江山都不曾認識,又該如何管理?

  略微猶豫後,李世民敲著書案,不緊不慢道:「此次出征,為伐党項不義之舉,李靖率兵五萬,李承乾隨軍出征。」

  某稚子小兒:???

  別說李承乾懵逼了,一干文武大臣眼中儘是荒唐。

  「陛下,萬萬不可啊。」長孫無忌霍然抬頭,凝重道:「太子殿下乃一國之本,豈可輕動。」

  房玄齡亦是接腔:「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太子殿下年紀尚幼,戰場上刀劍無眼,若是......」

  魏徵皺眉,目露不滿:「孟子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為何讓太子冒此風險?」

  溫彥博、李靖、程咬金等大臣皆是反對。

  「嗯?」

  李世民鼻腔中輕哼一聲,道:「他是從六品起居郎。」

  起居郎?

  群臣目瞪口呆。

  咱都不往遠了說這職位到底能不能讓李承乾擔任,單單就剛才。

  對,兩句話的功夫前。

  太子殿下不還拿著太子身份,在此直抒胸臆嗎?

  那會兒怎麼不說他是起居郎呢?

  大臣們很難受,心裡憋屈的厲害。

  誰不知道太子為什麼變成了起居郎,而且還是那種沒資格看也沒資格寫起居注的起居郎。

  殿下犯了錯,要受到懲罰,這是應該的。

  雖免了太子之位,但陛下想再給他一次機會,這也是大家明白的。

  甚至在眾臣的心中,太子造反一事確確實實沒有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更像是孩子心智不夠成熟,衝動之下犯的錯誤。

  古語有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再加上眾臣自身也不願平穩的大唐發生易儲這種事情,所以倒也都默認了下來。

  明明是君臣默契,結果被顛倒黑白。

  眾臣心中很冤,但又沒辦法指正陛下的話有問題。

  畢竟剛李承乾說自己以太子身份提出異議時,陛下也沒有親口承認這點。

  他只是......當沒聽見而已。

  至於現在陛下拿太子起居郎的身份說事,那是事實啊。

  之後,

  李世民與眾臣進行了許久『親切友好』的交流,才最終將此事敲定下來。

  鑑於春耕已經結束,便於十五日後出兵。

  大唐的糧食軍備足夠,調動起來也極為迅速,這時間主要還是留給李靖先到岷州召集兵馬。

  屆時,將從岷州出兵,兩日內便可抵達党項要塞。

  一戰破党項,兵臨吐谷渾,再議和親。

  這是李世民與朝臣們定下的策略。

  .

  宮莊。

  五百青壯已經訓練了三個月,至少表面上看倒是像模像樣。

  這也得益於大唐習武風氣濃厚,不少人在年少時就打下了底子。

  後半段的訓練李承乾因為賣身換馬並未參加,但他對於訓練效果卻是一清二楚。

  體能方面,青壯們很強,是真的強。

  雖然他不知道後世軍隊身體素質有多好,但時常聽見的那種幾十公里負重疾行,這群青壯都能完成。

  射箭方面,劉仁軌震撼無比,李承乾倒覺得有些差強人意。

  怎麼說呢......

  就力度和準度其實都有了,但不多。

  嗯,二十步中靶是實力,五十步中靶是運氣。

  這的靶,是成年人雙手合抱大小的箭靶,不是靶心。

  至於最後的騎術訓練,並沒有正式開始。

  戰馬到來不過四五天,按照『超專業』馬夫的說法,得讓青壯們先選馬。

  選馬,為期七日。

  在這七日內,青壯們親自去餵馬,給馬洗澡,牽馬出行,但不能騎。

  七日後,若有人馬看對眼的,就算是成了,用馬夫的話來講叫天作之合;

  若是沒成,就只能強行分配。

  是以,現階段的青壯們,知馬而不會騎馬。

  武場旁,李承乾看著一對對的人馬順著小路出行,忍不住開口道:「劉教頭,你看他們那樣子,可像是在談戀愛?」

  劉仁軌不解道:「殿下,何為談戀愛?」

  李承乾撇撇嘴,道:「就是靈魂的吸引,誘發肉體的碰撞。」

  劉仁軌沉思片刻,點頭認同後出聲問道:「殿下今日可是有何心事?」

  心事?

  怎麼沒有心事啊。

  李承乾眨巴著嘴,心裡有些糾結。

  對党項的討伐即將開始,他自身還是很期待那一刻的。

  雖說戰場上很危險,但畢竟死都死過一回了,心也大了不少,總想去見識見識歷史上赫赫威名的大唐軍隊。

  真正讓他糾結的,反而是這群青壯。

  沒上過戰場,沒見過血的士兵,練再久那也是新兵。

  片刻後,李承乾側頭問道:「劉教頭,依你看這正式營的青壯如何?」

  劉仁軌眯著眼睛,斟酌道:「很強,但也很弱。」

  又強又弱?

  這說話方式跟那些馬夫學的?

  李承乾納悶,追問道:「具體說說呢,對比大唐軍隊如何?」

  對比大唐軍隊?

  劉仁軌沒有嘲笑李承乾的想法,反而認真的思考起來。

  良久之後,才逐句說道:

  「新兵的戰場經驗,普通士兵的射箭準度,老兵的射箭力度,精兵的身體素質,還有完全不會的騎術。」

  「若五百青壯對戰五百普通士兵,刀箭皆備則小敗,手無寸鐵則必勝。」

  李承乾凝眉:「那與党項吐谷渾的軍隊相比呢?」

  這倆小國也比?

  他們也配?

  劉仁軌呲牙,剛想好好說道說道,但話到嘴邊又停了下來。

  說不準,實在是說不準。

  青壯的身體素質肯定是超出他們許多,但影響一場戰爭的原因卻是太多了。

  特別在這種完全沒上過戰場的青壯身上,差距可以說如同天地。

  為什麼?

  單憑一點,承受能力。

  在古代冷兵器的近距離戰鬥中,對戰士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非常高。

  身邊隨時都是缺胳膊斷腿的慘嚎,眼前又處處有要命的刀箭。

  這種情況,極容易導致新兵潰散。

  但只要能過了心理壓力這一關,劉仁軌甚至敢帶著這群青壯與大唐的軍隊碰一碰。

  若是連這關都過不了,兩百山賊都能追著這五百青壯跑。

  所以,青壯戰力是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