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家人萬萬沒想到是,等他們到的時候,廟會的場地已經有不少人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比他們到的還早還積極呢!
不過,不管是擺什麼攤子的,也沒人有沈家這個陣勢。
除了腿腳不方便的沈文,其他人都出動了。
沈家人分成兩個小分隊,一個小分隊賣布料,另外一個小分隊賣小吃。
一到地點,大傢伙兒就開始忙乎了起來。
布料的攤子好弄,都在集市上擺了那麼多次了,也不用費勁,把攤子給支起來就行了。
布料攤子的事兒由三房兩口子負責,他們也早就輕車熟路了。
費勁的是小吃的攤子。
不過,在路上沈家人都已經計劃好了。
沈大業身上背著鐵鍬,手裡拎著一個水桶。
選好了地方知道,沈家幾個大哥哥小哥哥就開始四處奔走,去撿石頭去了。
沈武,瀋河兄弟兩個拿了個麻袋,去路邊挖了一些黃黏土。
黃黏土可是鄉下人經常能用到的東西。
粘性好,可塑性搞,好多窮的人家,不管是蓋房子還是蓋豬圈,都是用這種土。
靠山屯附近的黃黏土也多,隨便在道邊就能挖的到。
只是這個季節比較冷,挖起來有點費勁。
不過,兄弟兩個都有力氣,一個拿著鎬頭刨土,另外一個用鐵鍬鏟土,沒多一會兒,就挖了一大麻袋。
挖好了黏土,他們迅速的給抬到了要起灶的地方來。
沈家的幾個孩子們,已經搬回來不少的石頭。
黃黏土倒在地上,加水給攪拌起來,粘性就更強了,充當粘合劑。
沈大業壘一層石頭,就加一層黃黏土。
很快,一個土灶就起來了。
造型就用黃黏土,弄平整了,把鐵鍋給放上去。
剛搭好的土灶還濕噠噠的,這也不用怕。
只要在灶里生上火,燒一會兒,熱度一上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土灶也自然會被烘乾了。
這樣的土灶,簡單方便快捷,都是就地取材,也不用花錢,不用半個小時就搭起來了。
搭好的土灶上,再鋪上事先準備好的木板,放上案板,裝食材的盆子,就可以開始賣小吃了。
沈家準備了兩塊案板,一塊做卷餅用,一塊兒用來做白面饃饃夾肉餅。
眼見著廟會上的人越來越多,沈家的小吃攤子也準備開張了!
兩個灶一起開火,左面的大鍋里,做的是干炒丸子。
滿滿的一大鍋的丸子,加入了醬油,很快就變成紅彤彤的顏色,再撒上五香粉兒,香味兒頓時就飄的好遠!
不少人為了趕早來逛廟會,都是空著肚子的。
聞到了小吃攤子飄出的香氣,大家都順著味兒找了過來。
另外一個鍋,宋秋芝也炒起了卷餅的配菜。
淡黃色的土豆絲兒,橘黃色的胡蘿蔔,白嫩嫩水水的豆芽兒菜,最後是香噴噴的攤雞蛋。
炒完了配菜,小鍋也沒閒著,宋桂蘭把昨晚上做好的燉肉給倒進鍋里加熱。
灶底下加了一把火,很快,燉肉就咕咚咕咚的開鍋了,熱氣騰騰的燉肉味兒,更是香的要了命。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