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肅親王乃是天下名將

  第431章 肅親王乃是天下名將

  8月11日

  應天.鴻臚寺

  這衙門掌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乃是朝廷五寺之一,亦為朝廷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是這衙門終與旁的有所不同,似六部那般的存在還能幫著北京那邊理些事情,鴻臚寺的一切權責皆都緊緊圍繞著皇帝存在,自大明遷都北京之後,應天的鴻臚寺便徹底成了個擺設。

  倒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北京的失守終還是讓應天諸衙門有了發揮作用的機會,而這鴻臚寺自也有了發揮作用的機會。

  此時的迎賓閣內燈火通明,各種形狀的燈籠高懸在樑上,發出柔和的光芒。

  太監和宮女們亦忙碌地穿梭於各席之間,每當賓客放下酒杯便會有人悄然無聲地將其斟滿。

  老實講,這樣的場面當有數百年未曾出現在迎賓閣里,只是大明擺出了如此隆重的場面,席間氣氛卻顯得頗為詭異。

  「今日飲宴乃為琉球使臣接風,請諸位與老夫滿飲此杯!」

  看著設在閣內的那幾張席面,錢謙益眼中不由閃過一抹憂色,只是於這等場合那憂色卻也僅是一閃而逝,其後他便端起酒杯朝在場諸人說了一句。

  按著常理來說,似他這等身份絕不可能親自為一個琉球使臣設什麼接風宴。

  但前幾日城中卻起了些風言風語,隨即清廷派來議和的王正志一反常態不斷要求回返,錢謙益等人終還是在商議之後決定試探一番,由此也便有了今夜飲宴。

  那王正志乃為崇禎元年的進士,其後累官戶部左侍郎,專責督運西路。

  似這等受了皇恩的人不但在韃子入關之後直接降了清廷,此番更是充當韃子的議和正使,試圖謀求與大明劃江而治。

  老實講,對於這種議和條件朝中其實有不少人支持,只不過陛下在前方連戰連捷,明面上對這叛逆才頗為冷落。

  只是

  唉~~~~~。

  錢謙益滿面笑意的看在在場諸人,其真正的注意力卻始終放在那面帶冷笑的王正志身上,若不是琉球使臣站了起來,他卻甚至都想撥開對方心口看看那謠言到底是真是假。

  「下臣替我國世子謝過閣老款待。」

  琉球使臣的表現自是妥當,謝了一句便率極為感念地將杯中酒倒入了口中,其後在場眾人皆都一般無二,這閣內的氣氛卻也鬆了一松。

  應天的小朝廷雖建的頗為匆忙,但畢竟也有應天各衙門打底,待這開場酒飲下之後,自有歌舞表演獻上,只是身為主賓的琉球使臣卻無半點心思欣賞。

  這使臣名為金應元,乃是琉球王國的正議大夫。

  他本是前年奉琉球世子之命來向天朝上國稟報琉球先王薨逝的,只是那陣子農民軍都快打到了北京,他便也只能滯留福州不得入京。

  後面的事情自也不難想見,弘光於應天繼位,他們往自家國內通了消息便又帶上了入賀的任務,而那才撐了一年的弘光小朝廷內憂外患不斷,也只是將他們留在應天便再無人理會,他們這個屬國使團便生生留到了這個時候。

  「正議君,今日清國使臣也來了,咱們還是不要表現得太過殷勤。」

  就當金應元正在思量當下局面之時,其身側副使卻悄悄說了這麼一句,而在聽到這話之後,金應元卻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也不知是心有牴觸還是怕引起了王正志的注意。

  琉球素來仰慕大明風華,其國內諸官亦都受著正統的華夏教育。

  於本心之內,不論金應元這個正使還是將才說話副使都對以下犯上的韃子沒什麼好感。

  可形勢比人強。

  自倭國被大明狠狠收拾了之後,那幫子愛走極端的貨色便直接閉關鎖國。

  但那等破島要什麼沒什麼,便連生活所需都得靠大明才能獲得,所以在幾番爭鬥之後其薩摩藩便派了千餘浪人控制了琉球王宮,並假借琉球之名向大明朝貢。

  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沒幾年便亡了,而韃子又無力左右海上之事,被控制了所有王族的琉球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此事,直到幾百年後被倭國徹底吞併。

  話說回來,當下的大明畢竟與原本不同,明皇不但奪回了台灣,其後更派遣艦隊往西洋人的地盤上好好耀武揚威了一番。

  眼見這等局面,琉球使團便起了向大明皇帝稱述事實的心思,可誰曾想

  唉~~~~~~,當是國祚難保了。

  於心裡重重嘆了一聲,金應元便又心不在焉地看向了正在翩翩起舞的歌姬,而當他視線掃過之時,卻見錢閣老已然行到了那大清使臣身邊。

  面對這等極為異常的局面,不但金應元直接將視線劃了過去,便連閣中所有人都似恍若未見一般。

  說到底,大明是從跟自里就爛了的,若不是新皇英明神武,說不得他們這些人都已到了北京。

  此時既然局面既已出現了重大波折,那這大明的氣數當也在數年之間,只是不知道這位明皇的心腹重臣是在設法還轉一二,還是在提前為自己謀好退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場中歌舞卻已換了兩番,而於此時卻有一內監急匆匆步入了殿中,緊接著便繞到了錢閣老身側。

  「閣」

  「沒看到老夫正在說話?!」

  那內監這才吐了一個字,錢謙益便皺著眉頭斥責了起來,隨即那內監便被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而那王正志卻陰陽怪氣地說了起來。

  「身為一國首輔如何這般沉不住氣?」說著,那王正志便慢悠悠地將面前酒杯端了起來,似未發現錢謙益已面色鐵青一般。

  老實講,當初他對南下議和的差事是極為抗拒的。

  說一千,道一萬,那陣子南面的小皇帝在戰場上接連取勝,想要在這等情形之下搞什麼劃江而治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更何況當年崇禎募餉之時他只捐了五十兩,其後更是先降流寇,後降韃子,若是被小皇帝知道了這些,哪怕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在前面墊著,他的小命怕是也不見得能保。

  可話說回來,他終只是個降臣而已,主子既然都已發了話,他除了領命而來又有什麼辦法?

  後面的事自然不難想見,他到了應天便備受冷落,但凡跟人提起北京的意圖都會遭到各種形勢的嘲笑與戲弄,直至前幾日他接到了有關漢中的情報。

  「對個小內監撒氣卻也算不得本事。」

  待抿了口杯中酒後,王正志便又笑著嘲弄了一句,隨後他朝那小內監微微抬了抬下巴,緊接著便略帶挑釁地看了錢謙益。

  面對如此囂張的王正志,錢謙益終還是將心中怒氣壓了下來。

  這幾日應天城在明面上雖未有什麼出格的事情發生,但用暗流涌動來形容卻不足以描述其中詭異。

  有盤算著和韃子勾兌的,有準備與韃子議和的,甚至有些人已與諸個王爺攪合到了一起,直打算天崩以後便要效仿景帝之事。

  面對這樣的局面,他自也做了諸般應對。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若不在事情不可控之前對這危局來上個釜底抽薪,似他們這些陛下心腹大抵也落不到什麼好下場。

  由此,他這兩日一面設法驗證謠言的準確性,一面卻在設法與清廷勾兌一番。

  可此一時,彼一時。

  王正志顯然也已驗證了消息的真假,面對他這堂堂的大明首輔不但沒有半點尊重,內里還帶了些頤指氣使,直讓錢謙益窩火到了極致。

  「說吧,何事。」

  不過三兩個呼吸的功夫,大明首輔終還是恢復了些往日的氣度,待他話音落下之後,那小內監便顫顫巍巍地答了起來。

  「魏魏國公府大小姐去了城北大營。」

  大小姐?

  城北大營?

  此時的錢謙益已被那王正志氣得腦中嗡嗡作響,待著一句入耳竟半晌沒有反應過來,與此同時那小人得志的貨色卻又發出了一聲嗤笑,也不知是在嘲諷錢謙益的表現還是在笑話別的。

  「什麼大小姐,二小姐!這等事情也要來煩老夫嗎?!」

  一聲暴喝傳出,不單閣中舞姬都滿眼驚恐地停了下來,便連在場眾人也都光明正大地將注意力投了過來。

  錢謙益這番失態也僅是因怒火翻湧所致,不過片刻便意識到了話中的含義,可當他正想找個僻背處問明前因後果之時,那小內監卻已被嚇得解釋了起來。

  「閣老!她要去救陛下!」

  嘶~~~~~

  隨著這一聲傳出,閣中竟同時發出幾陣倒吸涼氣之聲,隨即錢謙益頗為絕望地將眼睛閉了起來,似乎這一句滅了他最後的希望一般。

  有的事情,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可能為真,但在其擺到檯面上之前卻都會裝聾作啞。

  便如此時,明皇被韃子圍在漢中的事情已然從多方渠道得到了證實,可於當下卻不會有任何一個大明朝臣敢將這事明晃晃擺到檯面上來說。

  這便是他們這些陛下心腹的機會,只要能在這事被直接戳破之前與清廷達成協議,就算有一萬個人來問他也能說這只是謠言而已。

  可現在.

  看著在自己面前接連磕頭的小內監,錢謙益便連懲治的心思都已生不出來。

  他很清楚,不消一時三刻各方勢力便都會來他這裡求證飲宴的事情到底如何,而他也不能再做掩耳盜鈴之時,只能將陛下被圍於漢中的消息擺到檯面上。

  事情到了這般地步,大抵也不會有人再顧陛下的死活,想來明日天亮之前便會有某個王爺被定為儲君。

  或者明日就會登基?

  隨著心念的轉動,錢謙益只覺渾身發軟再無半點力氣,而於此時,那王正志卻將手中酒杯放回了桌上,待朝周遭掃視一圈便直接站了起來。

  「事情既已戳破,下官便也不瞞諸位了,」說了這麼一句,王正志便面帶微笑地與在場每一個使節官員對視一眼,待各人都從面上擠出一絲討好之意他才接著說道:「我大清本為大明藩屬,只因替先帝復仇這才不得不入關平叛。」

  這一言既出,誰都曉得王正志到底要說什麼,可局面已到了這般地步,明清之間的勢力對比自又是一番分說,在場各人自都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兩年間,我大清上下浴血奮戰這才平了成、獻賊寇,可朱慈烺不單不計我大清為父報仇之恩,竟倒行逆施擅起戰端,哪怕我大清竭盡全力卻也未能消弭戰亂還百姓一個太平。」

  說到這裡,王正志便露出了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待又瞟了眼毫無反應的錢謙益才又接著說道:「所幸我大清肅親王驍勇善戰,終將朱慈烺圍在了漢中,此番之後那獨夫自難再讓天下起亂,各國使臣自也能結了自家差事回去復命。」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後,王正志便又掃眼在場諸人,此時諸國使臣似已有蠢蠢欲動之勢,若非還在大明的迎賓閣里怕是有人要與他商議北上之事。

  到了這般時節,他卻也不急著攏了那些牆頭草。

  說到底,誰都曉得小皇帝掌權之前大明是什麼模樣,自也能猜出沒了其人掌舵,天下局勢到底會成了何等模樣。

  有著這樣的認知,成為大清藩屬便也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於王正志而言,拉攏這錢謙益顯然更加重要一些。

  「閣老,你也莫為那獨夫費心了,我家肅王爺乃是天下有數的名將,便是多鐸與阿濟格也難望其項背,只要你能向我大清表現一二,我朝諸位王爺自不會虧待了閣老。」

  面對王正志的拉攏,錢謙益卻還是一副痴痴傻傻的模樣,可當對方再想說點什麼之時,卻有一背著數面令旗的兵卒闖了進來。

  「緊急軍情!請閣老接收!」

  緊急軍情?!

  見到那兵卒之時,在場眾人心中便已有了猜測,待其說了「緊急軍情」,誰都曉得是漢中之戰已塵埃落定。

  到了此時,場中諸人不論心中如何做想卻都諂媚地望向了王正志,而他見錢謙益還是那般如喪考妣的樣子,隨即便反客為主,朝那兵卒問了一句。

  「可是漢中戰報?」

  「是。」

  「說吧。」

  「回稟大人,陛下於五日前擊潰建奴豪格所部,此役陣斬敵兵萬二,所俘數萬皆鑄京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