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想去宣府看看,並不意味著朱厚照要親征。
現如今內政還沒搞定,地方盜賊還沒清理乾淨,軍隊還沒變強,武器還沒到位,這個時候就是裝孫子、韜光養晦的階段,親征個毛……
但即便如此,朱厚照還是想去宣府看看。
因為地勢與主要力量分布的緣故,現在的韃靼也好,以前的瓦剌也好,想要打到北京城只能從大同、宣府等地入關,畢竟有太行山、燕山、陰山等阻隔,即便有姓吳在山海關開個門,蒙古人也跑不過來。
去前線閱兵,看看城防,挺好的一件事,偏偏那麼多人反對。
朱厚照嚴肅地看著楊廷和、張懋等人,道:「太祖開國,跨馬征戰,何曾畏懼?太宗時期,五征沙漠,何曾畏懼?朕雖不敢與太祖、太宗相提並論,可朕只不過是在大明的疆土之上走一走,你等如此勸阻,合適嗎?」
張懋、徐光祚等人依舊不答應。
王廷相言道:「陛下出行,必然需要軍隊隨行,天子威儀也需要重視,扈從更不能少,只這齣行一番,便需要解決無數人吃住行,而這些在外面可不好解決,難免傷民、害民,臣等請求陛下,為百姓收外出之心。」
朱厚照嘆了口氣:「罷了,朕知道了。」
張懋等人見此,紛紛鬆了口氣。
離開文華殿後,張懋、徐光祚等率先離開,王廷相與楊廷和並肩而行,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陛下英明神武,極有主見,今日生出了去宣府的心思,我等雖勸阻下來,可未必能熄了這心思,你還應與李首輔商議商議,多加勸說。」
楊廷和嘆道:「李首輔病在床榻之上,這個時候找他,怕是有些叨擾。」
王廷相開口:「國事為重。」
楊廷和微微點了點頭。
確實,國事為重。
雖說朱厚照「天命覺醒」還不到半年,但大明確實出現了令人驚喜的變化,最為明顯的就是京畿之地。四月份之前,京畿命案累累,被劫掠的百姓、商人乃至官員,更是無法統算。可如今,不說夜不閉戶,但也基本做到了路上可獨行。這只是治安方面的改變,但更深層的改變是百姓有田了,許多流民成了百姓。
一切的變化來自朱厚照,是他自上而下,強行推行新政,這才有了如今可喜的苗頭,如果這個苗頭突然被掐斷,比如二次「土木堡」,朱厚照去草原狩獵去了,那大明談論中興,恐怕只能是笑話。
李東陽身體雖然重要,但讓他拖著病體干點活、說點話要不了命,皇帝若跑了,出了意外,那才是要命的……
確實如王廷相所預料,朱厚照想去宣府的心思並沒有徹底打消,尤其是收到了特勤局、錦衣衛密奏之後,更堅定了前往宣府的決心,並召來曾紹賢秘密安排。
曾紹賢不敢答應,跪著請求收回旨意。
去宣府和在京師附近溜達不一樣,你想在附近溜達,特勤局陪著,能護個周全。可宣府是前線,一旦出點事,遇到大批蒙古鐵騎,特勤局就是幾百上千人填進去,那也不夠看,根本護不住……
朱厚照盯著曾紹賢,沉聲道:「特勤局聽命行事,從不遲疑,怎麼,你要抗命不成?」
曾紹賢苦澀不已,抬起頭:「陛下即便是砍了臣,臣也不敢放陛下去宣府。此事干係江山社稷,乾坤太平,臣不敢為。」
朱厚照皺眉,抬手指了指門外,吐出一個字:「滾。」
曾紹賢當即領命離開。
朱厚照知道這些人反對是有道理的,但宣府重鎮出的問題可不小,這些問題一旦爆出來,勢必會對軍心士氣帶來極大削弱,這時候就需要有人來重塑士氣,重振旗鼓。
特勤局、錦衣衛,他們辦不成。
顧仕隆也未必能做到。
雖說派王廷相、張懋等人去一趟也可以,但朱厚照更想親自去看看邊塞,看看大明的山河!
如果帝王連走出京師的勇氣都沒有,被一輩子困束在皇宮裡,那這個帝王如何有走出去、打出去、殺出去的雄心壯志?
多數(非全部)王朝開國之後,最多前兩代,剩下的全都是守成之君,而且還未必能守得住,究其根本,與長期困在皇宮裡是有直接關係的,天地就這麼大,院牆又這麼高,環境是封閉且局限的,那想法、勇氣、胸懷也一樣如此……
朱厚照志在中興,追一追朱元璋、朱棣的腳步,自然不可能始終留在皇宮或京畿。
為了不驚動朝臣,朱厚照在第二日下達了一道不起眼的旨意,旨意是給神機營都督戚景通的,命令內容很簡單:
全副武裝,秘密帶神機營前往大房山野訓。
神機營出京野訓不是第一次了,前段時間山東鬧災情時,神機營就出去過一次,這次行動看似也沒什麼不妥。何況房山在京師西南方向,只要不是去西北方向,那就沒什麼問題。
即便是王廷相、楊廷和這些人也被朱厚照給瞞了過去,這些人忘記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野訓的地方是可以變的,今天在房山,明天在什麼山就說不好了……
在戚景通離開不久,顧仕隆的奏摺就送到了,言說衛所問題之大,令人憤怒,並提了一句當下辦事有些困難,所謂:「人手雖多,然不精者眾」。
朱厚照當即命令特勤局指揮使曾紹賢、錦衣衛指揮使崔元,各自帶八百人前往懷來衛,協助顧仕隆調查。
既然糾察隊裡面不精通調查的人多,那就讓特勤局、錦衣衛幫忙,人多了好辦事,至於為何一口氣派那麼多人,那也是為了整頓邊鎮不是。
崔元上路了,以為只是單純給顧仕隆打下手,可曾紹賢清楚,皇帝這是派自己去打頭陣、做好安全事宜去了……
說到底,皇帝出京的決心並沒改變。
這一日,張懋將一封公文送至文華殿,朱厚照看過之後當即前往十二團營,為的是見三千人,並宣告複合弓獨立營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