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夏國已經開始大規模地將燃料電池運用在大型燃料電池發電站上面,尤其是在中西部富煤地區開始建設大規模的燃料電池發電站來給沿海地區提供大量的電力。
因為華興集團公司提供的燃料電池發電站建設成本比火力發電站更低,而且隨著國家的經濟起飛,對國家對電力的需求日益變得緊張,現在全國都是興起一股建設燃料電池發電站的熱潮。
去年全國就新增了12個燃料電池發電站,裝機容量超過了12000兆瓦,這些燃料電池發電站核心的部件都是華興集團公司提供的,華興集團公司從這些項目上就賺到了上百億。
同時國內也上馬了8個大型的煤制氫項目,預計到明年制氫產量突破800萬噸,但是也只是能堪堪滿足國內的需求。
隨著華興集團公司將燃料電池對外出售的價格壓低到了80美元,國內的各種燃料電池車輛也是呈現出一種爆發性的增長,尤其是燃料電池摩托車出現了井噴的狀態,今年上半年燃料電池摩托車的產銷量已經突破了五百萬部,而燃料電池商用車輛和乘用車輛也是急速飆升。
為了滿足國內對氫能源的需求,今年又上面了數個煤制氫的項目。
現在華海油和國內提供氫燃料的數家公司現在每年都要向華興集團公司繳納專利費每年都不低於二十億,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些氫燃料供應商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華海油簡直樂開花了。
因為布局早,華海油現在有了全國最完善的氫燃料加注站,現在每天都有嘩嘩的現金流流進華海油的腰包裡面。
現在每公升氫燃料比汽油的價格相當,現在國內的油價在接近4元,而國內的煤制氫每公斤氫氣在14元,100公升的氫燃料成本價格在240元左右,留給華海油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以前華海油累死累活從海底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賺不到這麼多,轉型進入氫能源領域,現在終於也是守得明月見雲開。
現在氫能源項目成為了華海油的主要業務,弄得對海上油氣田的開採興趣不大了,基本上已經停止了海上新的開採項目,轉為海上油氣田的勘探,同時也進入了煤制氫的項目,同時也是大量地從海外進口低價的煤炭資源,弄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呀!
兩桶油看到國內氫能源數年時間就已經大有取代石油的架勢,而之前一直處於弱勢的華海油現在是轉型成了氫能源巨頭,這尼瑪誰還坐得住,今年也是吵吵著要降低石油進口量,也要進入氫能源領域。
華興集團公司跟華海油關係走得很近,兩桶油之前是不大看得起華海油的,也跟中央主管新能源的部門關係不好。
現在新能源的部門因為國內氫能源的爆發被獨立地劃分出來,屬於中央直屬部門,成為了強勢的部門,原先分管新能源部門的曾嘉寶副總理現在成為了常委之一,兩桶油之前就有些不聽招呼,現在吵吵著要進入氫能源就不那麼容易了,現在兩桶油跟新能源部門就在那裡扯皮。
新能源部門給華海油、華興集團公司以及國內好幾家軍工企業和國內的汽車企業頒發了氫能源的牌照,就卡著不給兩桶油的牌照,為這事也是鬧得不可開交。
在羅羅公司來之前,已經升任華海油的董事長的褚雄歡也是跟楊傑見過面,現在華海油的氫燃料也是開始向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開始出口,他自然也是要來打聲招呼的。
原先楊傑預料氫能源的爆發要等到七八年之後,哪知道只用了五年時間國內就徹底地迎來了大爆發。
更關鍵的是這些氫能源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都是掌握在華興集團公司手裡,所以國內的氫能源的爆發所獲得的巨大商業利益很多一部分都是被留在了國內。
羅羅公司對華興集團公司以及華夏國國內氫能源爆發的情況近期內已經做了很多的了解,這些高管們在得知這些情況後心中暗嘆英國砸這方面已經被甩在了身後。
在傳統的石油化工和機械工業方面英國還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在氫能源技術領域已經落後了,就連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是被拋在了身後。
雖然美國現在也是正在大力發展氫能源,但是驚人的是這些燃料電池和氫燃料基本上都是華夏國供應的,也就是說在氫能源技術上美國已經被華夏國給攥在手裡了。
這個就非常有意思了。
薩拉·波克森也是沒想到華夏國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迎來了氫能源的爆發,而且形成了這麼龐大的產業規模,也許在十年之內就能將石油的進口量降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同時也擺脫了對海外這些傳統的石油能源巨頭公司的束縛。
氫氣將取代化石燃料成為人類未來主要能源之一,而且制氫的手段也不僅僅只是煤制氫這一種,利用太陽能來電解制氫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將免費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來制氫也必將成為主要的手段之一。
作為一名科學家,薩拉·波克森已經清晰地看到了華興集團公司在氫能源上的技術布局和雄心,而且在氫能源技術的上至少領先了其他公司至少五年以上,也就是說其他的公司至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追上現在的華興集團公司,但是華興集團公司可不會停下來在那裡睡大覺,到時候可能下一代燃料電池技術已經成熟了。
而且華興集團公司在電機技術的先進程度也是讓人咂舌,也是達到了世界最頂尖的水平,竟然能把電機的功率密度提高到了5千瓦每公斤的水準!
華興集團公司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到現在都是個謎,但是這個已經不重要了,而羅羅公司的高層通過討論也是認定羅羅公司在這方面已經是沒辦法追上的,他們要想發展電推客機的戰略也是註定繞不開華興集團公司的。
正是如此,羅羅公司主動地過來要求合作。
楊傑也是想將燃料電池拓展在航空領域,光是有福克公司是不夠的,有羅羅公司的加入自然能加速進程,以後電推客機取得EASA適航取證自然是容易得多。
至於普惠和GE以及波音這些美國巨頭公司現在對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和福克公司充滿了敵意,燃料電池和電機旋翼系統遲遲拿不到FAA適航證就是明證。
楊傑已經做好了在電推產品技術上放棄了美國市場的心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