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可能是所有農村孩子最期待的假期了,這種期待感不是因為那一個月的假期時間,更主要來自於寒假囊括了中華名族的傳統節日,春節。
對農村孩子來說,過年有太多太多值得期待的美好,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有壓歲錢可以拿,有很多親戚家的兄弟姐妹一起玩。
老話說的好,過了臘八就是年,所以安子善放假之後意味著時間已經到了年根,年根已近,是時候置辦年貨了。
陽曆1月22日,農曆臘月十六,蓮山縣山陽鄉年貨大集。
逢三、六、九,都有山陽鄉集市,那些走鄉串戶的手藝人和各種各類的商販都會湧上集市,為周邊村鎮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這天一早,張桂雲就把安氏兄弟喊了起來,笑眯眯的宣布要帶他們去趕集,給他們買新衣服,安子良高興的在屋子裡又蹦又跳,心急火燎的扒拉著衣服往身上套。
安子善倒是不想去買勞什子新衣服,去魔都之前文卜先給買了兩身衣服,都挺好看的,也不便宜,他打算就拿那個當過年新衣就好。
可揚眉吐氣的張桂雲卻不同意,就在前些天,蔬菜基地里那十個大棚和幾十個拱棚中成熟的第一茬蔬菜,被省農業廳的人抽檢合格,全部達到了無公害蔬菜的標準。
然後被早已等待採購的合作商們,一掃而空,一些聞訊趕來的商販甚至都沒有拿到菜,這讓安莊村給桂雲蔬菜打工的原菜農們震驚不已。
蔬菜基地售賣的蔬菜利潤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四十多,正如安子善當初所說,無公害蔬菜在市場上的價格遠不是他們自己種植的野路子蔬菜相比。
更高的價格,更齊全的品種,更大的出貨量和更深廣的銷售渠道,導致了蔬菜基地的第一茬蔬菜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蔬菜賣完,張桂雲跟安家業算帳之後震驚的發現,就這一茬反季節的無公害蔬菜就讓他們賺了近三萬塊錢,於是張桂雲不顧安家業的反對,堅持給那十幾個村民發了每人六百的工資和過節錢。
張桂雲種了這麼多年菜,從來沒有賺到過這麼多錢,自從這百畝蔬菜基地的蔬菜銷售一空之時,她就對未來,對蔬菜基地充滿了誰都無法動搖的信心。
於是,第一場年集到來的時候,張桂雲起了置辦年貨和為兄弟倆購買新衣的打算。
往年,他們家都是臘月二十六才會置辦年貨的,因為二十六之前張桂雲會忙的不可開交,菜園裡的活干不完,菜也沒有賣空的情況,畢竟每天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去趕早市和集市賣菜,效率實在低下的可憐。
今年,因為蔬菜基地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和布局,所有的蔬菜幾乎在同一時間成熟,然後被上門採購的合作商買空。
意外的,臘月十六居然沒菜賣了,蔬菜基地里每一種蔬菜張桂雲僅僅留了兩小窪,以備過年的時候使用和饋送親友。
不顧安子善的反對和抗議,張桂雲一意孤行的帶著他們兩個,騎了兩輛自行車上了集。
在安子善的記憶中,這還是第一次跟張桂雲一起不是因為賣菜去趕集,而純粹是為了置辦年貨和為他們兄弟倆買過年的新衣。
山陽鄉大集是蓮山縣規模比較大的集市,且地處城郊的城鄉結合部,集市上商品非常齊全,小到針頭線腦鍋碗瓢盆,大到家用電器應有盡有。
所以不僅十里八鄉的人們都喜歡來這裡趕大集,城裡人也喜歡來這裡購買便宜的年貨。
拗不過母親的安子善樂呵呵的坐在自行車的后座,雙手環住母親的腰,左瞧右看著,安子良自己騎著一輛自行車,娘仨騎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山陽鄉大集。
重生後的安子善還是第一次被張桂雲騎自行車載著,他不由得就想起了前世小時候發生的一次糗事。
那時候,他還上小學不久,張桂雲騎著的大二八自行車,前面有一條橫樑, 上去的時候右腿是從後面掄上去的。
有一次他和張桂雲去趕集回來,安子善老老實實的坐在車后座等著回家吃好吃的, 結果美滋滋的他被張桂雲一腳給掄了下來,給他摔蒙了。
當時安子善清晰的記得周圍趕集的人那無法抑制的爆笑聲!
在記憶中,沿著灰塵起伏的公路接近了山陽鄉大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遠遠的就望見這壯觀的場面。
他們把自行車停在了入口處,用鏈子鎖在樹上,跟著擁擠的人流走進集市,各式各樣的年貨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人頭攢動,叫賣聲此起彼伏,趕集的人們左顧右盼,精心的挑選著過年所需。扯一塊花布換個新褥單,買幾張年畫給牆面換換新顏。
炕上的地板革鋪了一年,煙燻火燎的掉了色,買塊新的鋪上,家裡來人看著也有面子不是。
笤掃也用了一年,笤掃糜子都斷了,過年怎麼也得換新的。
安子善饒有興趣的左看看右瞧瞧,右手緊緊的拽住張桂雲的衣角,以防被擁擠的人流衝散,他看到旁邊一個賣襪子的攤點,商販拎著一雙紅色的棉襪展示給面前挑選襪子的婦人,似乎在說,「大妹子,本命年了,買一雙紅襪子吧,穿在腳上踩小人,保管你一年順順噹噹。」
走過這些攤點,左手邊就是一排賣豬肉的攤位,頭上的攤位後面一位頭戴棉帽的肉販提著手裡的一塊豬肉對著攤位前的男子晃晃,像是在講,「爺們,就咱這肉,你還尋思啥?你看看這大集上還有比我好的嗎,有比我好的我都白給你。這不是吹,你上哪找這油光鋥亮的豬肉去。」
豬肉攤之後沒有多遠,便是兩排賣春聯的攤點,貼春聯既是一種年俗,又是一道文化大餐,寓意吉祥的祝福語會伴著年夜飯的香在院子裡迴蕩。
不過,安子善知道,娘是不會買春聯的,因為那是老爸的專屬工作,每年過年的時候,他都會早早的買好春聯,裁剪好,然後等除夕早上喊上安氏兄弟倆中愛動彈的一個幫他扶正春聯,他用張桂雲打好的漿糊張貼。
偶爾兄弟倆都愛動彈的時候,就是安家業最幸福的時刻了。
安子善記得早些年的時候,春聯都不是買的,村裡有專門寫春聯的人,但是後來寫春聯的大爺年事太高,就不再幹了。
在安子善的記憶中,還是手寫的春聯更有年味,買的春聯大多數是機器印刷的,當然也有手寫的,卻沒有親眼看著春聯在面前寫好的年味。
那一個個行雲流水的福字,以及那熟悉的出門見喜、六畜興旺的小貼。
看到春聯的一刻,安子善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年味。
逛在這熱鬧的大集上,聽著周圍熙熙攘攘的方言土話叫賣聲,兒時跟著母親趕集的畫面悄然浮現在安子善的腦海中。
娘仨一直逛到了中午頭,張桂雲給安氏兄弟各買了一身新衣服,一雙新襪子,一雙三球疙瘩鞋。
拿到三球疙瘩鞋的劣質包裝紙盒時,安子善忍不住多聞了幾下,還是那種熟悉的味道。
為兄弟倆購置了這一身新裝,兩個人加在一起花了還不到一百五十元,這不僅歸功於價格實惠,還歸功於張桂雲的講價功夫實在是高深。
隨後,張桂雲又買了一些糖果、瓜子,一些燒紙,五斤豬肉,兩個豬頭,四個豬蹄子,兩隻宰殺好的大公雞後,娘仨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往大集外走去的時候,一陣魔性的叫賣聲在安子善的耳邊迴蕩,「趕年集,辦年貨,回家別忘了買老鼠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