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侯一怔,輕撫美髯,思索片刻,果斷搖頭。
「不會是他們。雖然之前他們幹過這樣的蠢事,但那是私人恩怨,純粹是顧惜蓉不希望咱們兒媳婦過得好。」
「可現在謝晉背刺李國舅,算是陛下的人,還官升兩級。相比較其他的事情,謝晉能夠站穩腳跟,是重中之重。只要謝晉和顧惜蓉不是傻子,就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宋氏眼露疑惑,「那誰還會做這樣的事情?我覺得莊子上很危險,還是讓瑾兒和惜靈早些回來。」
老夫人阻攔,「人都被抓到了,哪還有危險?再說了,瑾兒和惜靈辛苦這麼長時間,到了收穫的時候,昨晚又出了這樣的事情,陛下必然會親臨。」
「至於是誰想燒掉那些玉米?陛下比我們還著急呢!咱們靜觀其變,兒媳婦,你別擔心,沒事的。兒子,你用完早膳,趕緊去衙門,說不定陛下叫你問話。」
宋氏聽到這話,催促長寧侯,「侯爺,昨天瑾兒寫的那首賦,你還要呈交給陛下,這是給太子殿下造勢,陛下必然更會重視。」
長寧侯吃得差不多了,淨口之後,整理一身,微微躬身,給母親和夫人行禮,「母親,夫人,莫擔心,我去衙門了。」
目送長寧侯出門,宋氏趕緊派人去莊子上,交代周瑾和顧惜靈一定要保重,一切以安全為要務,其他的都可以放一邊。
長寧侯周澤剛到衙門交代事情,安排今日的差事,畢竟下面幾十個番邦,想要手拿把掐,按住這些番邦,並不輕鬆。
這時候,內侍過來通傳,讓長寧侯過去參加小朝會。
十日一大朝會,三日一小朝會。
如果有突發事情,大朝會一般不會改變,但小朝會就不一定是三日了,有大事,也可能是天天小朝會。
他都得到消息了,康平帝當然也得到消息了。
長寧侯裝好兒子寫的糧食賦,這才進宮上朝。
當長寧侯到的時候,六部官員三品以及三品以上官員,還有宰相,全部到場。
大家面面相覷,並不知道發生何事?
王世文的父親王大人,看到長寧侯過來,拱了拱手,眼神意味深長,很顯然也知道了陛下突然小朝會的原因。
長寧侯也拱手,算是回禮。
朝堂上,估計只有長寧侯和王大人知道,但這時候不是多嘴之時。
「皇上駕到!」
隨著內侍尖細高亢的聲音響起,大臣們按照官位站好,恭候康平帝。
今日太子也跟隨康平帝一起來到朝堂之上,坐在康平帝的側下方。
一番見禮之後,大家都洗耳恭聽。
若是平時,康平帝或許還會說幾句冠冕的話,但清晨收到消息,把康平帝氣得頭暈目眩。
這是要斷送康國的國運!
「長寧侯世子周瑾試種番邦作物,名叫玉米,畝產能達五百斤。昨日太子去長寧侯府莊子上查看,夜裡就有人意圖燒掉高產玉米,情況屬實。諸位愛卿如何應對?」
既然陛下已經提到長寧侯府世子周瑾,長寧侯周澤當仁不讓立即站出來。
「陛下和太子殿下重視農桑,鼓勵收集各種高產作物,我兒周瑾才會得到玉米種子。現在試種成功,畝產五百斤。」
「此等天降祥瑞,昨夜居然有人放火意欲燒掉。此等做派,毀我康國國運,壞我康國百姓福祉。此等賊子,死不足惜,還請陛下下令嚴查,抓捕歸案,以儆效尤。」
王大人見長寧侯已經跳出來了,他也不甘人後,畢竟他兒子做錯事情,為了彌補,花了上萬兩銀子,打造農具。
為了在陛下面前留下好印象,他兒子專門跑去莊子上幹活。
這麼辛苦,當然不能白忙活,不能白花錢。
「陛下,高產玉米推廣,必然能夠讓更多百姓富足。這些賊子看不得康國祥瑞,其心可誅。」
朝堂上,都是大人物,即使沒見過玉米,但多多少少知道長寧侯府周瑾在農司當差,編纂農書之餘,還在莊子上種植番邦作物。
大家知道周瑾以前的做派,雖說成親之後,幹了一件大事「伐奸」李國舅,但最後虎頭蛇尾。
後來低調,不像以前那樣清高孤傲,尖酸刻薄,但也不可能如此接地氣,還去種地。
用嘴種地嗎?
其他大臣,雖然不知道玉米是什麼東西,但陛下這麼說了,他們作為臣子就附和。
於是朝臣要求嚴懲意圖毀掉玉米之人,還要徹查背後主謀。此事事關國運,由大理寺協同刑部限期調查。
不僅如此,康平帝還下令,讓謝晉帶領五百禁軍,駐紮在長寧侯府的莊子周圍。
長寧侯周澤見康平帝如此重視,拿出摺子,呈上去,「啟稟陛下,昨日太子殿下關心農桑,督促嘗試種植番邦高產作物,並且給番麥重新命名玉米,犬子周瑾感念太子殿下賢德,特寫一篇《糧食賦.玉米》。」
眾位大臣曾經見識過周瑾寫得賦,不能說不好,但也不能說好,反正很華麗,但長篇大論,其實內容很空很少。
如果是以前,或許康平帝跟其他朝臣一樣的心情,可這是周瑾歌頌太子齊恆的,康平帝哪裡會嫌棄周瑾辭藻華麗,反而覺得辭藻還能比以前更加華麗一些。
太子齊恆一愣,他昨天去莊子上,親自探查那些玉米,但……但也僅僅想在父皇面前表現,沒想到周瑾還能特地給他寫賦,長寧侯還在朝堂之上稱讚他。
如此一來,高產作物的種植,豈不是他的功勞了?
如果是這樣,嚴查意圖燒掉玉米的主謀,刻不容緩,這是想要毀了他的功勞,那怎麼行?
康平帝不好意思接過來自己看,於是輕撫鬍鬚,「既然周瑾如此有心,長寧侯不妨念出來,也讓朕和太子聽聽。」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哪裡不明白康平帝的意思?
倒是太子齊恆既興奮,又有點羞澀。
長寧侯聲音清亮,把整首賦念出來之後,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
言簡意賅,立意新穎,更加難得的是朗朗上口。
行文提到陛下和太子,有拍馬屁之嫌,但在整篇賦里,卻異常恰當。
這馬屁拍得好!
這文采更是絕了!
只要確定玉米高產,就憑這篇賦,康平帝和太子齊恆足以流傳百世。
朝臣看向長寧侯的眼神極其複雜,甚至羨慕嫉妒恨。
此時都有同一個想法,生子當如周探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