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你肯替我背包袱,我感激你還來不及
「這個,小曹啊,現在咱手頭的事情這麼多,而且都還沒幹好呢,這又要搞電影廠?是不是太冒進了點啊?是不是先集中精力,把咱手頭的項目做好再說?」
說出這番話的,就是跟曹志強的姐夫同名不同姓的李思明,李廠長。
原因嘛,自然是曹志強找到他,提出要以紅光機械廠的名義,向有關部門申請開辦一個電影製片廠的事情。
本來按照曹志強的想法,這次李廠長應該也會立刻同意,誰知道這次李廠長居然質疑了。
沒錯,沒有直接否定,只是質疑,但這已經是表明態度,是不贊成的意思了。
「李廠長,這怎麼能是冒進呢?」曹志強道,「這是為了更好的整合資源,更快的幫助廠子轉型啊。」
說到這,曹志強嘆口氣道:「李廠長,咱們廠的三產職工有五千多人,這些人的情況你也懂,至少三分之二都是湊數的歷史遺留問題。
嚴格來說,像咱們這樣的廠,那大量的三產人員,現在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效益,反而不斷侵蝕我們廠的資源,加大廠里的支出。
從開源節流的角度看,我看三產人員裁撤三分之二都不為過,甚至全部裁撤也沒啥大問題。」
「可不敢說!」李廠長連忙擺擺手。
之後,李廠長下意識看了看辦公室的門,發現自己辦公室的門關的好好的,而且整個辦公室就他跟曹志強倆人後,這才鬆了口氣。
之後,李廠長嘆口氣道:「小曹啊,是,我也知道咱們廠有太多光拿錢不幹事兒的人,但就像你說的,這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當年這些人,對廠子裡也是有貢獻的,不能因為廠里現在困難了,就不要這些有功之人吧?
咱們可不是資本主義國家,不能這麼做。
真要是敢這麼做,他們一鬧,我這個廠長恐怕也等不到退休了,直接就要下台了。」
確實,這個時期的國企工廠,普通職工還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1983年,國企職工可沒那麼好打發。
沒有理由的隨便辭退人,會引起眾怒,一旦引起眾怒,廠長也一樣白瞎。
就好比紅光機械廠如今面臨的整改事件吧,這其實是政府想要整改。
按說紅光機械廠是國企資產,應該聽政府的,那政府想要整改,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但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其中最麻煩的就是職工安置問題。
這其中,紅光機械廠的生產部門給首鋼,這沒啥問題,真正的問題,還是龐大的三產部門。
三產部門既然是紅光機械廠的包袱,難道這些部門被政府吸收了,就不是政府的包袱了?
顯然不是這樣。
如果是資本主義,直接裁員就好,但國內此時不能這麼做,這麼做會出大事的。
可不裁員,轉變成事業單位,職工只是換一身皮,也不行。
要知道,這時期的工廠職工,工資收入或許不比同級的機關事業單位高多少,但工廠因為性質特殊,還有大量的工廠福利津貼,也就是特殊的票證,這是機關事業單位說沒有的。
別的不說,就說工種補差糧票跟工廠專供肉票這些東西,就是機關事業單位所沒有的。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時期的國企,一般都有很多兄弟單位,這些兄弟單位遍布大江南北,包括其他工廠跟鄉鎮企業,甚至跟一些人民公社也是互幫關係。
說白了,這時期的大國企,由於歷史原因,其實內部本身就有一個閉合的交易圈子,這個圈子是普通的政府機關進不去的。
要是沒有這個企業內部的交易圈子,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二十多年間,國企憑什麼比機關事業單位更吃香?還不是好處更多嗎?
換言之,可能我一個普通國企職工,每個月發的薪水跟你一個機關幹部差不多,都是四十元,但我一個工廠職工每個月能發的票證,比如補差糧票,補差肉票等等,卻比你機關幹部多的多。
八十年代初,可還沒有完全取消票證,所以票證多的人,就是比票證少的人更吃香。
也就是說,一旦毫無準備的就要紅光機械廠整改,直接把裡面的三產變成事業單位,那除非你大幅度漲工資,或者補發跟工廠時期同樣的票證,否則的話,原先的大量工廠職工,突然整體性的減少福利待遇,肯定是要鬧的。
只要人一多,再一鬧,那相關領導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緩衝,要講究方式方法。
什麼方法呢?很簡單,就是吹風,緩變。
就好像現在,先吹風說,廠子要整改,讓大家人心惶惶。
然後再減少一半的財政補貼,讓工廠職工的月收入,直接減半。
這樣的話,就算工廠特殊的補差糧票肉票啥的沒少,但錢少了一半,還是能讓廣大職工感到肉痛。
但沒辦法啊,錢少了就是少了,這時候工廠也沒被拆分整改,依舊還在,所以職工憤怒的對象只能是工廠,只能是廠長之類的幹部,認為是幹部無能。
廠長如果不想背鍋,就要把事情講清楚,比如把工廠效益不好,一直都是吃財政補貼的事實再講一講,然後再說政府現在也困難,沒法繼續養人的事情一說。
這樣一來,廣大職工自己就會羞愧,就不會再鬧事,默默接受工資少一半的事實了。
畢竟工資少一半,總比沒有工資好。
再然後,持續半年,工廠被拆分,生產部門入首鋼,工資立刻恢復原先的工資,這就會讓廣大職工對新工廠感恩戴德。
而那些被併入政府的三產部門呢,也把工資提一提,但不恢復到原先的樣子,而且票證之類的也減少,但只要比原先工資砍一半的情況好,那大家就依舊會滿足。
這就是先砍一半,發泄完大家的怨恨,等過去那陣風頭了,回頭再提兩成,自然就只會收穫讚美。
可實際上呢,從整體上看,這還是砍了大家三成的工資,如果加上其他福利待遇,被砍的只會更多。
但是通過這種方法降薪,廣大職工不會不滿,反而開心慶幸,這就是方法的問題了。
到時候,大家只會把怨恨發泄到原先的老領導身上,認為是老領導無能,不會怪到自己的頭上。
李廠長很清楚這點,所以他之前才那麼愁眉苦臉,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處理不好,那他就是背鍋俠。
其實在整個八十年代的國企改革中,類似李廠長這樣的背鍋俠有很多,也不差他一個。
要說破局方法有沒有?
當然有了。
其實政府此時要整改紅光機械廠,從根源上說,並不是頂上紅光機械廠的財富,想巧取豪奪。
恰恰相反,政府整改紅光機械廠,是要及時止損。
因為紅光機械廠作為國企,如果不能給政府上繳利潤,就要反過來吃政府的財政,等於是政府背了一個沉重的大包袱。
政府要是有錢也還好,不差那點,可現在政府也窮啊,要不然還改什麼革?
所以整改紅光機械廠的目的,是不想每年花大量的財政收入,投入進紅光機械廠這個無底洞,減少財政支出。
因此,如果紅光機械廠能憑著自己的能力走出來,不求重新賺錢,哪怕做到自負盈虧,能自己負擔自己的職工薪水,那這就是個好廠子好單位,幹嘛要繼續整改?
要是萬一這個廠子不光能自負盈虧,還能提供額外的資金給政府,那簡直就是明星企業,必須大吹特吹,然後讓大家都學習。
也正因為這樣,李廠長才開始尋找各種方法拯救紅光機械廠,並且破格提拔曹志強。
因為李廠長思來想去,除了曹志強這邊,再也想不到還有誰,能解決紅光機械廠的工資缺口了。
這不是說紅光機械廠只有工資缺口,而是工資缺口一刻不能耽誤,不像其他水電等缺口,可以繼續欠著。
反正現在大家都是欠錢。
紅光機械廠欠別人的錢,別人也欠紅光機械廠的錢,三角債而已,誰也別笑話誰。
加上是計劃經濟,能源跟原材料是斷然不會缺的,因為都是上面統一調配。
所以看似工廠最大的資金缺口是原材料跟能源,但實際上這些玩意兒都不缺,依舊正常運行。
反倒是看似資金量很小的工人工資,這真的沒辦法。
工人工資是現錢,不能通過內部虛擬的白條打發了。
這也是為何曹志強的那個紅光出版社的借款,能拯救紅光機械廠的原因。
因為曹志強的出版社,只需要負擔機械廠的工人工資的一半就可以了。
如果連工廠的原材料跟能源帳單也負責起來,那打死曹志強也負擔不起。
「李廠長。」曹志強跟著嘆了口氣,「別看現在出版社也好,便利亭也罷,都搞的如火如荼,但其實這些項目能吸納的人群都很有限。
便利亭項目呢,從長遠來看,確實可以吸納大量人員。
理論上只這一個便利亭項目,就能把咱們廠的三產人員吸納乾淨,讓這些只出不進的三產部門,變成新的盈利增長點,讓三產人員自己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反哺工廠,壯大工廠。
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有一個逐步擴張的過程。
而且便利亭項目呢,其實是吃政策飯的,一旦政府不讓搞了,就全白瞎了。
所以,咱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多點開花,多手準備才行。
搞電影製片廠,就是我為工廠想的一個新項目。
您看啊,只要電影廠搞成了,就可以算是咱們工廠的一個下屬子公司,這樣一來,最起碼可以把文工團這個光花錢不賺錢的大包袱先甩出去。
一旦新的電影廠賺錢了,那自不必說,萬一不賺錢,單獨剝離一個電影廠,讓電影廠改為政府接手,由企業變事業,咱們也不吃虧,您說是不是?」
「這個嘛……」李廠長摸了摸下巴,「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大家也不傻,萬一真出了問題,咱們總廠也不好一點不管,一樣很難交代啊。」
「那這樣好了。」曹志強道。
「廠長您要還不放心,那就把電影廠轉變成承包經營模式,像出版社一樣,承包給我個人經營,或者像華夏音像公司一樣,走公私合營的股份制模式,依舊是我來負責。
有我個人負責,我個人打包票,您總該相信了吧?」
李廠長看了看曹志強,忽然笑了:「小曹,你跟我說實話,你到底怎麼想的?還是說,你覺得電影廠真的有搞頭?真能賺大錢?」
曹志強也跟著笑:「廠長,電影廠賺錢不賺錢,您應該比我更明白。」
「對啊。」李廠長點點頭,「就是因為我太明白了,我太知道如今的電影廠根本就都不賺錢,都是靠財政撐著的,所以才不想你吃虧。」
的確,在統購統銷的時代,所有國內的電影廠,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商業效益。
只需要劇本通過,立項通過,然後就是上面撥經費開拍,拍完了再統一用買斷的方式,直接賣給中影公司發行放映。
這個電影買斷的價格不一,價格高低完全看中影公司領導的喜好。
也就是說,整個拍電影的過程中,製片廠根本不用考慮成本核算的問題,也不用考慮票房效益的問題,所以結果就是,幾乎八成以上的電影廠,都是虧本經營。
要不然,也不會不斷的改革電影制度,在八十年代就把電影製片廠由事業單位變成企業,搞獨立核算那一套了。
本質上說,八十年代初,確切的說是八四年開始的電影廠的企業化改革,跟紅光機械廠現在面臨的改革情形一樣,都是政府部門減少支出甩包袱的一種行為。
因為在八四年之前,除了八一製片廠等極個別的製片廠,幾乎所有的電影廠都是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一般都是文化部直屬或者地方文化局直轄。
所以說,李廠長之所以沒立刻同意曹志強搞電影廠,就是知道這玩意兒如今純粹是個賠錢貨。
別說什麼下屬單位好剝離,那都是扯淡。
這年頭,國企總公司跟下屬公司的關係是很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平行的。
不可能下屬公司出事兒,總公司一點責任沒有,想撇清關係是很難的。
更多情況,是下屬公司虧空倒霉,總公司來負責兜底,這也造成大量國企子公司鋪張浪費的情況。
八十年代的國企改革,其中一個重要改革方向,就是改掉大量純粹賠錢的子公司。
因此,李廠長並不想搞一個賠錢的下屬電影廠,因為那等於重新背一個賠錢的包袱。
「放心吧李廠長。」曹志強拍拍胸脯,「不是我吹,自打我幹事業以來,您哪兒回看到我虧本了?哪回不是看到我賺錢?無非賺多賺少的問題。
至於電影廠,您相信我,這個玩意兒搞好了,也是很有搞頭的,也是能賺錢的。
就算賺錢不多,但這是個很好的宣傳窗口,絕對不能輕易扔掉。
而且,現在到處都在變革,依我看,過幾年,電影廠很快也會迎來變革。
一旦電影廠迎來變革,學香江那邊一樣能自負盈虧,那就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到那時候,憑著我的本事,絕對可以讓咱們電影廠變成最賺錢,也最出名的電影廠。
可一旦電影廠能賺大錢了,准入條件也一定會變難了,咱們到時候再想入場就千難萬難。
倒不如現在就入場,拿到一個電影廠的資格。
哪怕現在不賺錢,甚至賠錢,只要虧的不厲害,耐心等待,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還是那句話,李廠長您要是擔心,完全可以用承包經營的方式給我,或者股份制的形式合作。
有我在,保證不出問題。
就算虧錢,也虧我的,我虧得起!」
李廠長想了想:「唉,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那就干吧。
不過,股份制就算了,還是跟那個出版社一樣,承包給你經營吧。
我也不指望這個電影廠能賺什麼大錢,只要你能把納入電影廠的那些職工的工資都解決掉,就算你一功。」
曹志強笑了笑:「那咱可說定了啊,不許反悔。」
李廠長笑罵:「這有什麼可反悔的?你肯替我背包袱,我感激你還來不及。
再說了,我老了,這廠子遲早要交給你,你都不怕,我怕什麼?」
曹志強點點頭,嚴肅起來道:「李廠長,您是真正為廠子著想的人,我是真心佩服!」
李廠長嘆口氣:「我在這個廠里幹了大半輩子,說沒感情是假的,但有的時候吧,不是你有感情就……算了,不說這些了!」
說到這,李廠長背起雙手道:「小曹啊,對你的眼光跟能力,我一直是相信的。
要是別人讓我搞什麼電影廠,我早一腳踹出去了,但既然是你求我,那我就信你這回。
這樣吧,我這就去找老董,然後跟他一起去找文化部的領導,務必弄一個電影廠的指標出來。
你耐心等待,不要著急。
反正電影廠這個事兒啊,不是什麼大事兒,保證能成。
現在高考臨近,你啊,這段時間就安心在家備考吧,其他事情不用操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