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元日之禮

  第51章 元日之禮

  爆竹聲中一歲除。

  轉眼間,便到了建安五年。

  東漢末年過年稱為歲首,又叫元日或者正旦。前一夜會祭祀門神,在門上貼上老虎的畫像,在門兩側擺上畫有神荼和鬱壘形象的桃木牌,然後於門樑上懸掛葦索。

  元日一早起身,便由孫策帶著全營的將士祭奠孫家先祖以及戰死的江東軍英靈,然後才輪到家宴行飲酒禮。

  中途還放了幾個爆竹。

  那真的是爆竹,會爆炸的竹子。

  漢代還沒有火藥的概念,民間所用,多是用於求神問道。

  所以所謂的爆竹,也就是把一節節的竹子丟到火盆里燃燒,然後當竹子內部的空氣膨脹到無法承受的時候,就會把竹子炸得四分五裂,發出巨大的爆炸聲。

  喬瑋真的是第一次見識到這麼原始的爆竹。

  而飲酒禮就是從家中輩分和年紀最小的開始依次向族中的長輩敬酒祝壽,敬完之後再從年紀最小的開始飲酒。

  但孫家人丁並不太興旺,大多也都年幼,居於吳郡之中,年紀稍大些的,也都在替孫策鎮守郡縣。

  因此,如今尚在軍營之中的孫家子弟,除了孫策、孫權兩兄弟外,也只有堂兄孫輔在此。

  因此這場家宴里,只有孫家的兄弟們,孫策覺得人太少,便拉了周瑜一起。

  如此一來,四個人中反倒是孫權的年紀最小,便由孫權攜喬瑋一同給孫策、周瑜和孫輔敬酒。

  孫策的身後坐的是劉珠和另外一位喬瑋並不認識的趙姬,想來應該是新納入的妾室。

  而劉珠此時已經懷有身孕,小腹也微微突起,瞧著應該也有四個月的樣子了。

  喬瑋飲下酒後,小聲地問孫權,「劉姬都已經懷有身孕了,軍營之中動盪又不好安胎,伯兄為何不將劉姬送回皖城安置呢?」

  連袁琅琅甫有身孕都能留在皖城,難道孫策就這般離不開劉珠?

  這平日裡對她的態度冷淡,也未曾見得啊。

  孫權瞧了一眼低眉順眼的劉珠,壓低聲音道,「本來是要送回皖城去的,但她堅決不肯,後來還借著身孕求阿兄放了黃慶。」

  喬瑋:???這走的是什麼深情女主的路線?

  「然後呢?」喬瑋八卦之魂立刻就被點燃了。

  「然後?」孫權冷笑了兩聲,「阿兄若不是看到她有身孕的份上,早就也一塊兒打包送去苦役營去了。」

  「那黃慶呢?」

  「應該就還在苦役營里吧。」

  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而已,孫權也無需在意,何況如今黃祖已死,區區一個黃慶也翻不起什麼浪來。

  喬瑋表示自己知道了,只是略微有些唏噓,好好的一個姑娘,倒是為了一個三心二意的男人生生將自己困住了。

  孫權看向喬瑋,發現她的眼裡滿是同情和惋惜,出聲提醒道,「如今劉姬的事情算是阿兄的家務事,你莫要插手。」

  「知道。」她也沒打算插手什麼,當初劉珠來求她要去見黃慶的時候,她就已經提醒過了。無論是喬家還是劉珠,對於黃慶來說,都只是一塊跳板而已。

  最重要的是,這塊跳板能不能讓他跳到更高處。

  換句話說,若是黃慶當初的謀劃真的能成,劉勛被趕出廬江,黃祖成功打贏江東軍而成為最後的勝者,難道他還會繼續對劉珠「真心求娶」嗎?

  答案是不會。

  他定然會立刻以「飛黃騰達」的心態來面對劉珠,毫不猶豫貶她為妾,為自己尋找更有利的妻族,以便為自己增加更多的身份籌碼。

  一個可以不擇手段向上爬的人,能有多少的真心可言。

  一輪的敬酒完成,孫輔兀自給自己斟了一碗,「咱們兄弟之中,如今也就只有仲謀有弟婦相伴在旁,只是弟婦是否還未回吳郡拜見過叔母?」

  吳夫人……

  若是能不見,她其實不是很想見來著。

  孫權點頭道,「是,阿兄派我前往收服豫章,明日便啟程,若是順利,想收服豫章後回一趟吳郡,拜見阿母,入宗祠,告慰先祖。」

  「如今鎮守豫章的華歆,雖有本事和才能,但行軍打仗可沒聽說過有什麼戰績。仲謀前去,定然是旗開得勝。這戰功那就是唾手可得的。伯符,你可是有些偏心了啊!」孫輔大笑著說道。

  雖然孫輔說者無意,但在喬瑋聽來,卻顯得有些刺耳。

  孫策眼神微沉,「偏心什麼?仲謀的哪一件軍功不是他在戰場廝殺出來的?打廬江的時候,他沒救過你?」

  若不是仲謀給的情報,他們哪能這麼快就攻進廬江。制定進軍路線的時候,孫輔不信孫權的防略圖,非要從南面突進,結果遭到了劉曄舊部的阻擊,還是孫權帶著周泰前去支援才救下了孫輔。

  孫輔雖然為人粗獷,但也不是沒有腦子的人,聽到孫策如此說,便知道他的語氣是有些不高興了,連忙打哈哈,「不是一家人吃飯嘛,說個玩笑話罷了。仲謀的本事,我是知道的。近來,武藝也精進不少。」

  大過年的吃頓飯,孫策也不想搞得氣氛太僵,轉頭問孫權,「對於豫章之事,你可有什麼章程了?」

  孫權聞言,起身要行禮作答,孫策卻一把攔住了他,「一家人吃飯,只當閒聊,坐著說就是了。」

  孫權這才坐下,聲音鎮定,「我想了兩日,正想今日尋個時辰同阿兄說的。我想先禮後兵,一請虞仲翔先生出面,遞送檄文,遊說華歆,他們二人有舊誼,虞先生又頗有名望。

  二則,想請賁兄帶一支部隊一同前往,若華歆不願降,便行兩軍合圍之策,先攻廬陵,再進豫章。」

  孫策連連點頭,大讚道,「甚好,你既然已然想好了對策,那便如此辦吧。」

  倒是孫輔很不理解,「就豫章那點子兵力,最多三天就打完了,還要搞那些有的沒的?」

  孫權倒是難得願意解釋,「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謀。弟聞那華歆太守為政清明、不擾百姓,是個愛民如子好太守。以虞先生為馳檄,也是表明我們不願驚擾百姓之意。若能得華歆太守來降,繼續守護豫章之地,民心可歸。」

  孫策撫掌大笑道,「好,好,好。我即刻寫書給虞先生和賁兄,令他們動身前往豫章,聽你調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