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哥,馴鹿的肉好吃嗎?」回去的路上,英子好奇的詢問林毅。
之所以不問她爺爺,是因為英子知道,她爺爺也不一定見過馴鹿。
長白山這邊,馴鹿太罕見了。
而從此前跟林毅接觸來看,英子覺得林毅是知道馴鹿的。
林毅點了點頭,當然好吃。
不僅好吃,而且馴鹿可以說,渾身都是寶。
肉可以食用,鹿角是藥材,鹿皮可以保暖等。
「馴鹿的鹿角也能做鹿茸嗎?」英子不解的問道。
「準確來說,無論是梅花鹿,還有馬鹿,馴鹿的鹿角都可以是鹿茸,但以梅花鹿鹿茸的營養價值最高。」林毅對英子說道。
所以經常會遇到用馬鹿,馴鹿的鹿茸去冒充梅花鹿的鹿茸的情況。
這就要購買者擦亮眼睛不要上當了。
回到營地,有一頭馴鹿傷勢有些嚴重,眼看不能活了。
韓二爺跟眾人合計了一下,決定把這頭馴鹿給殺了吃肉。
一眾村民雖然都有些捨不得,但也知道,這馴鹿只有這樣,才能價值最大化。
等到死了,那肉就不好吃了。
英子看著關在一角的幾頭馴鹿,眼裡滿是驚艷。
馴鹿的顏值還是很高的,在鹿的家族裡,可能僅次於梅花鹿吧。
尤其是馴鹿的那一對卡姿蘭大眼睛,更是充滿了靈動。
林毅告訴英子,馴鹿的眼睛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在夏天的時候,它們的眼睛是金色的,而在冬天,馴鹿的眼睛則會變成他們現在看到的深藍色。
嗯.用後世的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天然美瞳。
這是因為馴鹿生活的地域,緯度都比較高,所以夏天和冬天,氣候變化太大。
所以眼睛的變化,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光照度。
不然的話,馴鹿會得雪盲症。
雪盲症,在緯度高的地方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輕微的雪盲症,自己會恢復。
如果嚴重的話,那是要去醫院治療的。
韓二爺他們這些老獵人,殺各種動物都是一把好手。
不一會,馴鹿便被放了血,骨肉分離。
鹿茸帶回去,換錢。
肉的話,煮了一鍋。
林毅覺得直接吃肉的話,有些不夠過癮,詢問大傢伙,想不想吃水餃。
得到的答案,當然是想。
「鹿肉餃子,我以前吃過,回味無窮。」
「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鹿肉餃子了,小毅,沒想到你還會包餃子?」
他們起初還不相信,但直到看著林毅從他帶的包里,拿出了一小袋白面之後,整個營地都沸騰了。
所有人都咽了咽口水,仿佛想到了餃子的美味。
「我來幫忙。」
幹活的人多,很快,林毅便整了起來。
營地簡易的廚房,條件就這些,但包個餃子還是沒問題的。
缺少一些東西,比如說擀麵杖啥的,也可以就地取材,製作。
鹿肉水餃,林毅吃過很多次了,後世開館子的時候,也弄過這個,賣的還挺好的,有很多回頭客,就是衝著鹿肉水餃來吃的。
吃過一次,便忘不了。
當然了,後世林毅飯店裡的鹿肉,都是附近的鹿場養殖的。
養殖的鹿肉,相較於豬肉,羊肉牛肉這些要好吃,但相較於野生的鹿,又有些比不上。
主要是野生的動物,它經常處於危險中,四處奔逃,所以肉更緊緻有彈性。
跟養殖的鹿,它生長的環境是截然不同的。
英子幫著林毅一起和面。
別看她一天到晚都不著家,在外面打獵。
但她幹家里活,也還是很利索的。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這年代的女孩子,還沒有慣出後世那些毛病。
不是大小姐,卻得了小姐病。
「毅哥,你吃過最好吃的水餃,是誰包的啊?」英子揉面的時候,詢問林毅。
林毅想了想,說了聲奶奶包的。
其實吧,餃子還是那個餃子,包法也沒有什麼變化,只是說,因為有回憶加成,味道就上去了。
奶奶無論做的什麼吃的,都是最美味的。
這大概就是回憶殺吧,有濾鏡的。
英子鼻子一酸,聽到林毅這麼說,她也想念自己的奶奶了。
她父母早逝,從小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奶奶前些年過世了,她哭的稀里嘩啦的。
感覺心裡空了一塊位置。
「我也想吃奶奶包的水餃了。」英子嘆息一聲。
林毅知道小妮子想自己奶奶了,連忙打岔,岔開了話題。
英子和面,林毅也沒有閒著,在一旁把鹿肉稍微醃製了一下,然後把鹿肉剁成了肉餡,加入一些野菜,蔥什麼的。
這些會讓鹿肉變得更香更好吃。
純肉餡的餃子太容易膩了,吃幾個就膩歪的不行。
半肉半菜的餃子才是yyds。
面和好了,林毅這邊的餃子餡也剁好了。
韓二爺看著林毅和英子兩個人,臉上堆滿了笑容。
多般配啊這兩人。
幾個村民想要幫忙,被韓二爺給拉住了。
瞎湊什麼熱鬧,沒看到他們這正培養感情的嘛。
再說了,就這幾個人吃餃子,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幹活。
這些村民也看出了一些,紛紛恭喜起韓二爺來。
林毅這段時間,已經有不少人想要給他說媒。
甚至還有外村的媒人上門。
別人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但到了林毅這裡,似乎反了過來。
但也可以理解,林毅太優秀了,誰家有合適的姑娘,都想嫁給林毅。
韓二爺看到自家孫女跟林毅走的近,自然也是樂見其成的。
他以前跟林毅的爺爺便是好朋友,也是看著林毅長大的。
知道林毅的人品。
「英子,你知道餃子是什麼來的嗎?」林毅跟英子包餃子的時候,也聊起了餃子本身。
英子搖了搖頭,這個她還真不清楚。
於是反問林毅。
林毅告訴英子,餃子的由來,是東漢末年,神醫張仲景在幫助窮人治療耳朵凍傷時,突發奇想,將驅寒的食物用麵皮包成了耳朵的形狀,讓人們服用,效果出奇的好,於是人們就將這種食物命名為,嬌耳,隨之流傳天下。
後來人們將嬌耳餡料改成了各種菜品,於是就變成了今天大家熟悉的餃子。
這其實跟中醫的食療息息相關。
不單單是餃子,還有很多藥食同源的做法。
既好吃,又可以治病,一舉兩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