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蘭心裡是揣了只活蹦亂跳的大兔子,蹦來蹦去的跳的可來勁兒了!
她對這種政策倡導性的東西並不是每一樣都清楚,就知道後世整天在提什麼「大學生村官」,具體是哪一年不知道,但似乎也是千禧年後相關的新聞報導才多了起來。
反正怎麼看,也不可能是在80年代中期啊!
不為別的,就是大學擴招以前,大學生非常值錢——特別是90年代以前的大學生,畢業後要是分配到體制內的,絕對不至於當個村官!
就看看現在的農村,頂多能找到當村幹部的高中生,大學生是不可能的。
高中生也不僅有當村幹部一個出路,鄉鎮小學需要數量眾多的代課老師,高中生能去當老師。更偏遠的地方,就是初中生去代課了……所以宋老說的這個事兒,真的太早了,早的讓夏曉蘭不敢再說話。
她怕自己說的,給宋老造成了什麼啟發。
在別人面前說沒關係,在宋老面前說,一些想法真的會變成政策的。
夏曉蘭心裡的大兔子蹦來蹦去,腦子也亂糟糟的。
湯宏恩顯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不過宋老也沒當著夏曉蘭和劉芬的面深談,老爺子主動掐斷了話頭,書房的桌子上擺著現成的筆墨紙硯,宋老提筆在紙上寫了「佳偶天成」四個大字,將這幅字贈給劉芬和湯宏恩:
「這就是送你二人的新婚禮物了。」
劉芬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但宋老送東西給她,就是認可她和湯宏恩結婚,她很高興的謝過。
湯宏恩把字捧起來給她,「你和曉蘭再等我一會兒,我很快就過來。」
湯宏恩和宋老顯然有事要談,可能是說剛才那個大學生下基層計劃,也可能說別的。
重要是,湯宏恩帶劉芬和夏曉蘭來見宋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劉芬此刻正捧著的,是看似輕飄飄,實則分量很重的一張紙。
出了書房,夏曉蘭欲言又止:
「媽,等咱回去,把這賀禮裝裱後掛起來呀!」
劉芬點頭,「那是,免得風吧紙給吹黃吹皺了。」
好吧,母女倆的思維大概又不在一個頻道上,好在殊途同歸,劉芬也同意要保護好這份「賀禮」。
因為墨跡未乾,劉芬一直要把紙給捧著。
就這樣一路捧回了宋家人都在大客廳。
宋楠貞從椅子上站起來,「你們去了好久。」
時間是挺長的,足足有半小時。
還以為幾分鐘走個過場就要被打發出來呢。
宋楠貞看到劉芬手上的「賀禮」也是一怔。
宋老並不是個到處批發墨寶的人,他不會隨便寫字送人,得分場合。
「佳偶天成」四個字,宋老還落了款。
這是什麼?
這就是尚方寶劍!
誰要說劉芬和湯宏恩不配?
連老爺子都說了,這是佳偶天成!
宋楠貞早早轉變了態度,沒有和劉芬、夏曉蘭產生衝突,此刻都失神片刻:老爺子對湯宏恩真是太偏心了。
連她都是這樣的表現,更別說其他宋家人。
一時間誰也沒說話。
不知道說什麼,也無話可說。
湯宏恩根本不在意宋家人接不接受。
劉芬也不需要獲得宋家人的認可。
反正老爺子都贊同的婚事,誰也把它搞不掉……劉芬這樣遲鈍的人,都被氣氛影響了,不由要重新審視宋老隨便潑墨書寫的這「賀禮」。
夏曉蘭簡直是憋到內傷。
不憋沒辦法啊,她是真的很想笑。
宋二夫人等人的表情,真的好精彩呀!
夏曉蘭這時候還不知道,宋老寫這幅字,還和她有關係。
……
書房裡,宋老和湯宏恩就在說由夏曉蘭的援教助學計劃延伸出的「大學生下基層」一事。
湯宏恩也不是一味無原則的贊同宋老。
他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現在做這點,還太早了一些吧,恢復高考還不到十年,77年恢復高考後的那一屆,80年才有第一批畢業生,到今年,也不過是6屆畢業生。」
人數還是太少了些。
讓他們到基層去,湯宏恩還怕他們放不下架子,異想天開瞎指揮呢。
宋老也不是有了想法就一定要馬上推廣的,不搞一言堂,多聽別人的意見,特別是湯宏恩的話還是值得聽一聽的。
「那就讓小夏先搞一搞她的援教助學,她按她的路數走,看看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們能不能吃苦,能不能耐下性子到貧困地方去援助教育,這件事如果能做起來,再考慮給他們增加更重的擔子。」
吃苦?
照夏曉蘭的計劃,可不是要送大學生下鄉去吃苦的。
援助的環境肯定要艱苦些,不如在城市直接參加工作。
但夏曉蘭不會在工資待遇上虧待大學生,理想是熱血的,喊口號打雞血也能完成期願……但如果讓大學生們更投入,更主動些,就不能只靠精神滿足呀。
不過這都是細節了,湯宏恩也沒和宋老爭辯。
他就知道有了宋老支持,夏曉蘭這計劃大體上是沒問題了!
宋老肯定能看出來夏曉蘭有私心,但真正沒私心的豈不是聖人?
與其期待著人人都是聖人,還是像夏曉蘭這樣有私心的更真實,自己想發家致富不假,有餘力也不忘回饋社會,先富起來的人里,十個里未必有一個能做到夏曉蘭這樣。
宋老又有了新的事要處理,湯宏恩離開書房時,老爺子操著濃厚的鄉音笑了:
「你這個夫人沒找錯,白撿的女兒也有格局。不過年輕人嘛,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失,你用心培養,以後能走的更遠。」
女孩子很容易得到諸如聰明、漂亮或者善良之類的評價。
但很少被稱為「有格局」,更何況這話還是從宋老嘴裡說出來的。
湯宏恩不在乎夏曉蘭是不是親生,宋老這樣的人就更不會在乎,血緣這樣的東西重要嗎?
就像宋老,他當年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湯宏恩,用思想塑造湯宏恩,湯宏恩不是他的提線木偶,而是繼承了他大半思想,又有自己主見的繼任者。
等宋老不在了,有湯宏恩在。
他依然會按照宋老的一些規划去執行。
這才叫「培養」,不受限於狹隘的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