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商業循環(4)

  第820章 商業循環(4)

  『你們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玩物喪志的遊戲機』

  石廣勇作為經濟學院的院長,他對於市場的洞察力和經濟現象的理解遠超過常人。

  然而,即便是他,在聽到卿雲將遊戲機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時,也不禁感到一絲意外。

  在他的傳統觀念中,遊戲機更多是家庭娛樂消費的一部分,與科研和產業發展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遊戲機,這個在很多人看來只是娛樂的工具,其實在計算機硬體的發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卿雲繼續說道,「遊戲對計算機圖形處理能力的要求極高,這直接推動了圖形處理器(GPU)的發展。

  而GPU的發展,又反過來為遊戲提供了更加強大的圖形渲染能力,使得遊戲畫面更加逼真,體驗更加豐富。

  不僅如此,遊戲對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內存容量、存儲速度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這促使計算機硬體製造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推出性能更強、速度更快的硬體產品。可以說,遊戲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計算機硬體的發展。

  1977年雅達利-2600推出,如現在你們看到的圖片,並引發轟動,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家用遊戲主機系統,到1992年停產時累計售出了3000萬台。

  遊戲機之所以能在很長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單獨的計算機種類在飛速發展,有賴於人們愛玩的天性,和越來越有趣且強互動的遊戲體驗。

  由於遊戲機的大規模銷售,帶來大量對晶片的需求,遊戲軟體也逐漸成為當時對晶片銷售帶動作用最大的應用。

  在1977年,Commodore,Apple和Tandy三家公司都在這一年發布了自己的商用個人電腦,個人電腦時代開始大規模的到來,如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Commodore PET 2001,Apple II和Tandy/RadioShack TRS-80 Model 1,其中Apple II是最為成功的,到1993年停產時賣出了400萬台。

  不過現代意義的個人電腦的標準其實是艾比誒木奠定的。

  它在1981年推出了艾比誒木5150個人電腦(俗稱艾比誒木 PC),作業系統是由微軟開發的Microsoft Basic,儘管在時間上落後上面三家公司,但是由於其出色的設計,銷售額大大的超出了艾比誒木的預期。

  光是在1983年,艾比誒木就售出了超過75萬台PC,艾比誒木也幾乎立即成為大多數微型計算機軟體開發的主要目標。

  1984年,艾比誒木在PC市場的收入達到40億美元,是蘋果的兩倍多。

  1985年《財富》雜誌的一項調查發現,擁有個人電腦的阿美莉卡公司中有56%使用PC,而16%使用蘋果,PC在今天也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第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應用軟體,不僅創造了巨大的市場,而且還極大的帶動了硬體技術的發展和作業系統生態的繁榮。

  到1985年後,微軟在為艾比誒木開發了BASIC作業系統後,也繼蘋果公司之後,推出了圖形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並在1990年推出MicrosoftOffice,並在此後快速拿下全球辦公市場大約90%的份額。

  Office可以說是世界軟體史上劃時代的產品,而且長盛不衰幾十年,也是微軟公司可以和windows並列的最為標誌性兩個軟體產品之一,微軟到2022年累計從OFFICE軟體獲取的收入高達幾千億美元。

  不僅是Office這樣的辦公應用,微軟也意識到,作業系統的競爭其實更多在於上層的應用軟體生態是否繁榮。

  而除了硬性的辦公需求,以遊戲為代表的休閒娛樂需求最為旺盛,因此微軟開始下大力氣優化windows的遊戲性能。

  1995年發布Windows 95時,遊戲性能和新開發工具介紹成為了發布會的高潮,比爾·蓋茨直接出現在了系統畫面中親自說明,足以看出他對遊戲的重視程度。其後越來越多的遊戲在windows上運行。

  同時微軟在應用側開發了IE瀏覽器,滿足用戶上網的需求,

  多媒體同樣是巨大的需求,人們希望能在電腦上聽音樂和播放視頻,微軟也同樣發展了相關的應用。

  下游的辦公,遊戲,多媒體,上網等應用軟體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需求。

  而對這些應用軟體的重視,軟體生態的繁榮,使得微軟的windows長期成為市場上占據統治的作業系統,也使得PC的份額遠遠的超過其他個人電腦,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不僅如此,軟體應用的不斷發展,又反向推動了硬體性能地提高,像遊戲、剪輯、圖形處理、3D建模等對晶片算力有極高要求的軟體,直接推動了獨立顯卡的發展。」

  雲帝越來越找到前世在講台上那種揮灑自如的狀態了。

  他在白板上又寫下了個詞語:

  市場需求、科技進步。

  「今天,我們坐在這裡,要研討的,是如何打造的是除了阿美莉卡之外的全球第二套ICT技術(註:信息與通信技術)底座,包括晶片,作業系統,基礎軟體。

  但我覺得阿美莉卡的科技創新歷史,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那就是重視下游市場需求的發掘和創造,建立起從技術供應到市場需求的商業循環。

  我國的科技創新之所以改開之後有了巨大的進步,其實也和釋放出下游的需求,逐漸建立起商業循環有關。

  這個商業循環建立了,能極大地調動上游科技創新環節的積極性,包括資本的投入和高水平人才進入該行業,並且反哺到軍用國防領域。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國民收入水平非常低,國內市場消費能力有限。

  而當時歐美日市場則規模巨大,消費能力強,因此我國建立起出口導向性產業,將大量產品出口到市場廣闊的歐美市場,不僅擴大了出口的數量,而且實現了產品的重新定價。

  因為這些市場具備更強的購買力,同樣的產品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

  1999年時,我們的出口總額是1949億美元,而去年這個數字是3256億,今年1-8月是2988億,全年突破4000億美元實現對1999年翻翻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這些出口形成的利潤是可以反哺國內產業發展的,這就是一個商業循環。

  正如我現在做的,我用各種產品在市場上不停的圈錢,然後砸向軟體開發硬體開發。

  軟體你們也看見了,因為有了稅務軟體、行業軟體,我的電腦更好賣了,我的毛利很高,我能繼續掏錢維持研發。

  硬體短期確實看不到效果,但一旦我攻破一個,我的毛利就會更高。

  我可以主動的挑起價格戰,擴大我的市占率,不僅在國內,還可以走向國外。

  你們別以為這不可能,我承認我剛開始的產品都是看起來上不得台面的低端產品。

  但是!

  各位前輩,國門之外不是只有歐美,不是只有新羅、櫻花、獅城,什麼亞洲四小龍。

  在非洲!在拉丁美洲!在南亞!在老熊的屍體上,那裡有幾十億的沉默人口!

  他們需要低端產品!

  我可以賺他們的錢,進而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我的研發裡面去,讓我獲得更大的優勢。

  至於科技進步,當軟體日益豐富,就會要求硬體有更大的內存來存儲數據和更強的並行處理能力,這就要求晶片的性能和技術必須更高,這也是一個循環。

  ……」

  卿雲最後打著總結,「總之,這是我從商業角度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一些想法,

  一方面是投入,這些投入包括資金,高水平的人力等;

  一方面是不斷的發現市場需求,挖掘需求和創造需求,需求出來後能形成巨大的利益驅動力,充分的調動各個機構和個人的積極性,極大的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後者和前者相比,可以說同樣的重要,有的時候甚至更為重要。

  因為需求的存在是人們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動力,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實包括科技創新同樣也是如此。」

  卿雲的講話落下帷幕,會議室里一片寂靜,所有人似乎都在消化著他的話語。

  黎光楠、黃令儀、徐端頤、王守武、王陽元、許居衍、鄒世昌、嚴曉浪等一眾半導體產業的大佬,他們臉上的表情各異,有的沉思,有的驚訝,有的則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

  黎光楠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沙啞,但更多的是嚴肅,

  「小卿,你的話很有見地,也很有啟發性。我們這些搞科研的,確實有時候過於專注於技術本身,而忽視了市場需求的重要性。」

  他也是有感而發。

  其實,在座的所有人,也只有他因為擔任過幻想集團的總工程師而對市場有所了解。

  此時聽了這個便宜弟子的發言後,結合著方舟、永中連續失敗的反思,黎光楠其實也覺得當初的他在路線上走錯了。

  那邊的黃令儀也點了點頭,「卿雲,你讓我們這些老骨頭重新審視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確實,沒有市場需求的技術,就像是無根之水,難以為繼。」

  她帶著胡偉武搞出了龍芯,這本來是個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後續的發展,卻讓她感到了困惑。

  國家對龍芯表現的根本不感興趣。

  之前黃令儀是認為,因為龍芯不夠好,對比一出世便光芒萬丈的漢芯來說,小名『狗剩』的龍芯確實有些拿不出手。

  黃令儀覺得,這是她們的水平問題。

  特別是當初卿雲通過組織上遞過來的話,說她和胡偉武不懂經營是在糟蹋東西,把她氣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

  但是,現在聽了卿雲的話後,黃令儀發現,這便宜弟子的確沒有說錯。

  她們只懂科研,對市場一竅不懂。

  按照卿雲的說法,她們壓根就沒往市場上去走。

  而偏偏,研發晶片,是一個商業行為。

  難怪……

  那邊的王陽元院士則是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小卿,你這是在給我們上課啊。

  不過,這課上的好!上的及時!

  我們確實需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考慮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王守武則是一臉的複雜,他看著卿雲,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小卿,你的想法很大膽,也很有前瞻性。」

  他服了。

  這小子,確實有資格來牽頭做這個綱領性文件。

  而且……

  這小子才18歲!

  他是朝陽!

  想到這裡,王守武哈哈大笑起來,「我們這些老傢伙老了,這個產業確實需要像伱這樣的新鮮血液來推動產業的發展。」

  卿雲清了清嗓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我堅信,只有真正理解市場需求,才能真正推動技術的進步。

  我們不能僅僅局限於眼前的技術,而應該放眼未來,去發掘和創造更大的市場需求。

  我知道,這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過程。

  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所有的困難,實現華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

  各位前輩,未來……已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