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817項目

  第120章 817項目

  在投行或者在諮詢公司里幹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以北緯40度為分界線,華夏的南北方在許多方面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質。

  整體來說,南方的人思維更活躍,一些事情想得更通透,性子也更精緻一些;

  而北方的人性格相對比較沉悶,沒那麼多野心,也更容易沉得下心來。

  這跟地域文化有關,跟當地的社會氛圍有關;

  當然,究其根本,其實還是由於南北雙方所奉行治理方針和經濟產業政策差異所導致……這是「南北之爭」的一個縮影。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以北緯40度為界,南北之間在商業和技術領域,呈現出巨大的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南文北工」。

  在做生意賺錢這一塊,在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一塊,南方要遠遠甩出北方一條街……甚至連高校的強勢專業,也基本是以文科為主;

  而在技術這一塊,北方則完全碾壓南方。

  如果你對這塊有所了解,就會知道,不管南方企業玩的再怎麼花,再怎麼所謂的創新,其核心技術和基本框架,幾乎全都是溯源自北方的企業和高校——這就是為什麼後世產業資本的重心全在北方,而南方即便是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重倉地,卻依舊需要在項目的戰略版圖裡納入部分北方企業的根本原因。

  這裡只是闡述一個客觀現實,並無挑起對立的意思。

  如果你覺得這種說法有失偏頗,那不妨仔細回想一下,後世美國列出來的那張封殺名單,是不是清一色的全是北方的企業和高校?

  那張清單的含義,還需要多加解釋麼?

  總之,或許在商業應用方面,北方的企業和機構做的一塌糊塗,但從技術角度來說,他們真的是被大夥所嚴重低估的一匹黑馬……哈工大都能直接從校園裡造火箭發射了,南方的同學你敢想?

  事實上,不只是機械製造、軍工和半導體,一二產業所有涉及到領域中,北方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都遠不是南方可以比的,

  而撇開老天賞飯吃的東北不談,後世的齊魯、山西、陝西、寧夏等自然環境並不算占優勢的省份之所以能成為農林畜牧業的大省,其實都離不開這方面的原因。

  而817項目,應該算得上比較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

  所謂「817項目」,其實並不是什麼機密的軍工項目,而是一個小型肉用雞品種的雜交改良項目,只不過是在1988年8月17日正式驗證完成,故此取這個名字。

  這個改良項目之所以立項,完全是因為80年代時期,齊魯的德州和禹城地區扒雞生產量很大,但是苦於沒有專用品種,無法實現標準化生產而出現的——齊魯的扒雞是按只賣,太小客人不樂意,太大企業吃虧,因此標準化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為了幫助這兩個地區解決原料標準化供應問題,齊魯農科院下屬的家禽研究所做了廣泛的市場調研後,開始了多項雜交組合實驗。

  雖然中間經歷了一些失敗,但雜交這種事情說白了就是排列組合,這種事對於外行來說或許很難,但對於對各類家禽品種性狀了如指掌的科研人員來說,雖然頗耗時間,但在專業上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於是乎,就在去年,817雜交肉雞出現了。

  沒錯,這個品種就叫做「817雜交肉雞」……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得出來,北方科研人員的商業意識,委實是一言難盡的很。

  不過「817肉雞」這個名字雖然渾身充滿了槽點,但事實上,這種父系雞為大型肉雞父母代的公雞(AA+、羅斯308等),母系雞為常規商品代褐羽、粉羽蛋雞(海蘭、羅曼、尼克等),通過人工受精獲取的受精蛋孵化出來的小型肉用雞品種,以其生長周期較短、肉飼比高、環境適應能力強、抗病性強、管理成本相對較低,風味保留相對完整的特點著稱於行業內,

  不但頑強地抵禦住了進口白羽雞的數次衝擊,在後世,更是一舉成為國內三大肉雞品種之一,其每年超過30億隻的需求量,堪稱恐怖。

  如果伱是行業人士的話,那自然知道「817肉雞」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如果你對這一領域並不熟悉的話……

  恩,你只需要記住,大夥在滷味攤上買到的扒雞或熏雞,又或者在菜市場見到的打著「走地雞」、「散養笨雞」、「土洋雞」之類名號的,十之七八都是817肉雞!

  能夠以養殖肉雞之身唬弄住一眾嘴刁的消費者,雖然主要歸功於後世的年輕人很少能吃到真正的土雞,但也說明了這種小型肉雞有多成功……要知道,不管是白羽雞還是黃羽雞,可做不到這一步。

  只不過……

  這個項目是個好項目,在楊默手中運作得當的話,甚至能產生極大的戰略價值,但500萬的立項門檻,放在當前卻著實不低。

  事實上,當蘇宇從他舅舅口中得到這個數字後,是極為忐忑的。

  洽談會後,慶豐食品帳面的預期可用資金對於有心人來說,並不算秘密。

  營業結餘100萬,再加上對外開放經營權後,500家加盟店的加盟費……兩項加起來撐死了1100萬。

  這筆錢聽上去很多,但別忘了,楊默已經允諾了會以訂單預付款的形式,向那些合作單位提供670萬的變相支持,

  減去這個數字後,就只剩下430萬了;

  好死不死的是,為了計劃能順利進行,楊默又承諾給第五農場一百萬元的追加投資,另外兩家最先跳出來答應深度合作的單位也允諾了50萬/家的追加投資,

  這一算下來,慶豐食品這邊能動用的也就是230萬了……這還沒算可能會出現的「臨時特別開支」。

  要知道,現在可是1989年啊,270萬的差額可不是一筆小數,再加上默默百炸、默默百炒項目以及經營指導小組本身就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楊默想要變戲法地憑空挪出270萬來,完全不現實嘛!

  偏偏楊默當初交代他時,已經很明確地告訴他這件事非常重要,重要到甚至可能關係到默默百炸項目的生死問題,如果不想低頭去另求他人的話,就只能寄希望於蘇宇,通過他舅舅的線,拿下817項目了。

  「他人」指的是誰,雖然楊默沒說,但蘇宇隱約也猜得到……目前綜合辦、馮副總、唐副總、王總之間的關係複雜且微妙,作為小二代,他當然知道「主動權」這三個字在當下對於毫無背景可言的楊默來說,有多重要。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報出500萬這個數字後,才會如此如此不安……而當楊默說出「一個星期給對方回復」之後,他的心裡就更愧疚了。

  楊默又不是神仙,一個星期從哪兒變出270萬來?

  這分明就是沒戲了嘛!

  一想到這,他就湧起一股濃濃的沮喪。

  楊默很少有正事找他幫忙,除了上次安置返城務工人員外,就只有眼下這一遭了……找供銷系統和縣農業局做中間平台那事不算,嚴格來說,這事是楊默給他舅舅和母親一個天大的人情。

  而且他很清楚,這件事固然是楊默找他幫忙,但又何嘗不是對方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如果能把事情漂漂亮亮地辦了,那不需要多說,於公於私,功勞簿上都有自己一個大大的名字,說不定還拍在最前面,升職重用觸手可及;

  但問題是現在……

  …………

  見到蘇宇這幅樣子,楊默笑著錘了他一下:「別多想,不過就是500萬而已……500萬就能立一個省市級的項目,這種好事到哪找去?我謝你還來不及呢!」

  說著,起身給眾人續上了酒,然後抬起酒杯來:「說一個星期就一個星期,不就是500萬麼,多大點事……哥幾個,817項目下來後,你們可要做好被抽調過來幫忙的準備……提前在這裡給哥幾個賠罪了……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