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81章 細緻

  「陸驍也是一貫高效,搞技術的,大家都盼著高效!」這是華雁行發自內心的感慨,但凡搞研究的,就沒有誰不希望,項目長城一天建成,只是,顯然,這是個奢望。

  在吳桐橫空出世之前,以陸驍為代表的過人研發速度,已經是中華頂尖研發速度,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但是,他們現在又有了吳桐,吳桐速度,已經可以作為一個衡量名詞。吳氏狀態,是吳桐的靈感爆發。吳桐速度,那就是迅猛研發出成果的代名詞。

  「吳桐,燃料N24實際試車數據出來了,比沖最高927,快是之前最好的固液態燃料的三四倍!推力表現也特別好,同樣超越你給的預測數據!」她親自去現場,跟盯的實際試車試驗,第一時間拿到,這個十分讓人震驚的數據。

  航天口過來的幾個大拿,眼睛都快要驚喜出來了,他們來之前,對於之前討論會上,預測出來的數據800起步還有些不信,想著能有個打個六折的實測結果,都是中華航空的嶄新進步。

  不曾想,吳桐的數據,只有謙虛,實際數值比預測的還要更高!

  吳桐給的數據,應該都是最低預測,而不是人們慣常用得最高數據彰顯效果。

  高能炸藥和高能燃料相繼誕生,喜得圍觀的炮兵幾位領導目不暇接,這是他們飛彈的福音。和航天航空口的那幾位專家,滿滿都是興奮,摩拳擦掌要搞固態發動機研發。

  不過,再搞固體研發之前,還有個問題需要克服的,但是比起這樣的超級燃料,那都不是事。

  「比沖高,時間長,溫度高,發動機有些吃不消。噴口時間長了就有些軟化跡象,特別是全滿藥柱的時候,最後直接全熔化現象,減半燃料的,情況好一些!」華雁行遺憾的道,這是不可避免的。

  之前的固態燃料,比沖也就兩三百,現在猛然增加了三倍多,同樣分量的燃料,能比之前耐用三倍多的時間,之前老式發動機的材料承受不住這樣超級燃料的衝擊,這是必然的。

  不是超級燃料的錯,他們依然為這樣的超級燃料誕生興奮驚喜,減少燃料配置、改進發動機卻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同單位重量的燃料,增加三倍多的燃燒時間,也就代表著,他們的飛彈和太空飛行器能夠打得更遠,更快的速度。

  攻克眼前的小難關,這是必須要衝刺的重任。

  「咱們的新型發動機材料,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超級燃料的高溫?」華雁行有些憂心,雖然他們現在用的材料,比之前那些要退役大傢伙的發動機材料又有精進,但是很大可能,也承擔不起滿藥柱的超級燃料灼燒。

  畢竟,吳桐研發的新型超級燃料,可以說是劃時代的進步,有可能超出了目前材料的承受範圍。

  「華總,我有考慮的,先看看試車效果,再精進!」在設計發動機的時候,吳桐就考慮到了發動機進出口溫度較高,甚至出口溫度能奔赴3000以上,所以,設計的時候,吳桐就考慮到了融合冷卻系統,降低過高溫度對發動機的壓力,增加能效比。

  不過,意外推導出的燃料N24,在她進一步精確數值配比的情況下,數據的確是有些超出了她最初的預料,還好,她有做預留空間,可以嘗試一下。

  吳桐和華雁行簡單的說了下她的想法和精進方向,搞完彈體優化,她準備再做燃燒室噴口新材料的優化推導以及塗層雙向推導。

  還有彈體新材料···都要一項一項慢慢來,一次性無法全部安排上,她遺憾,自己沒有多長几雙手,沒有三頭六臂各自為工的能耐。

  畢竟固發的技術簡單,在六十年代後,固態火箭發動機技術取得進展,現在很多飛彈發射都是採用了固態燃料發動機。

  彈射發動機與新燃料適配性不足,如果有耐高溫塗層進行彌補改進,在現有服役飛彈基礎上進行小幅度改進,儘快用上新型燃料,增加續航戰鬥力,這是最快的改進方式。

  各種飛彈發動機的改革,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搞定的,而且,已經製造出來,進入服役序列的飛彈,大幅度浪費立即退役更不現實,如果能夠研發出超級耐高溫塗層,也能夠進一步節省國家損失,且耐高溫塗層的用途挺多的。

  新材料是對她設計的新型發動機的補充,塗層是目前想要改用燃料N24的現有太空飛行器和飛彈準備的。若是能有人先她一步研發製造出來,也會是個好消息。

  她一個人精力終歸有限,關注不到全部科研版塊,中華科研界能夠百花爭開,中華科技就能飛越大跨步衝鋒。

  華雁行認真的點點頭,吳桐的考慮已經很周詳,對於項目總設計師的責權掌握日益嫻熟,幾乎不用她補充,研發更是超前,果然優秀的人才,在各個板塊,表現都是優秀,進步速度特別快。

  不過,關於新材料研發,華雁行覺得,還是要看吳桐估計,等其他團隊,可沒吳桐這樣的高效。

  一個問題討論完畢,吳桐向華雁行多方面請教了些飛彈全方位的考量細節,作為老一輩的飛彈人,在這個領域深耕二三十年的前輩,她的很多經驗,都有她請教借鑑的地方。了解掌握的越發深入,她才能確保,PL-15,萬無一失,也必須萬無一失。

  初次一肩挑起這樣重大的國家科研項目,吳桐且行,心態上沒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恐懼,卻是在行動中,把兢兢業業做到極致,

  在彈體設計版塊,結構學,空氣動力學、彈道、飛彈上各個系統的工作要求、飛彈的戰術指標、翼面沿彈體縱向配置···都必須要考慮進去。一點兒一點兒的捋,再細緻都不為過。

  一絲的細節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失敗,前功盡棄帶來整個項目的打擊,也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科研的代價,從來都是現實而殘酷,失敗的代價,太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