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人離開邕城多年,但是無論腳步走多遠,腦海中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一頭鎖定了海峽對岸,一頭則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而對於擁有故鄉味覺,形式卻很新穎的蘇記他們也很是喜歡,在這住的這個月,經常帶著兒子來蘇記吃東西。
林永昌說:「這滷味和生滾粥以前倒是少見,但是我吃起來卻十分合胃口,老友的做法也是第一次吃,但這酸筍我倒是很小就喜歡。
我記得我娘有一次醃酸筍,讓我去洗罈子,我沒洗乾淨,裡面還有油,那一罈子的酸筍就這麼壞了,我爹把我屁股抽得腫了好幾天。」
他說著說著笑了起來,笑著笑著眼眶又紅了起來。
去彎彎這麼多年,大家把家鄉的風味都帶了過去,但終究是改良過,融合進了那邊的口味,與家鄉不盡相同了。
林永茂對木瓜絲醬菜格外的喜歡,他問蘇渺:「姑娘,這木瓜絲是買的還是你們自己做的,我沒有在別人的店裡吃到過。」
「這個木瓜絲醬菜是橫縣一帶的做法,其實不少人家會做呢,但每家的味道都是有一點差距的,我們家的這個是我二伯母的手藝,十里八鄉都很出名的!」
「這個醬菜能放多久?可以單買嗎?我想帶一些回去給我太太也嘗一嘗,她是原住民,還從來沒有吃到過我們這裡地道的食物呢。」
蘇渺想了想,說:「其實具體的保質期我也不清楚,如果密封進罐子裡保存幾個月不是問題,但是打開之後就要儘快的食用,而且要用乾淨的筷子來夾。我們可以做來單賣,但是因為以前沒有這樣賣過,定價方面我需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
「好呀!你和家人商量一下,我們還能呆十天,如果可以請你們多做一些。不瞞你說,我在那邊是有餐飲店的,也想放到店裡讓客人們嘗一嘗。」
「食品也能帶過去嗎?」蘇渺問道,因為她知道很多出入境對於攜帶的食物是有限制的,不清楚現在的政策是如何。
林永茂擺擺手說:「沒關係,我們有認識人的,到時候我們辦理託運,查就查嘛,大不了到時候開一罐出來讓他們也嘗嘗,呵,免得他們坐井觀天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是最好的。」
蘇渺很重視這一單生意,因為她知道在從明年開始兩岸經貿往來開始搭建,民間接觸與投資也逐步放開。
這一罐不起眼的木瓜絲,有可能成為她的敲門磚。
二伯母做醬菜的手藝有一半交給了蘇惠,其中就包括木瓜醬菜,而蘇惠也帶著蘇渺做過。
但是蘇渺還是特地打電話和二伯母說了這件事情,二伯母在電話里說:「這哪裡值得打電話回來問的,交給你了就是你的,既然有人要買你便做了去賣,有錢還能不賺嗎?要是你們忙不過來我在家裡做了托上去給你們也行。」
最後大家商量決定,為了避免在味道上哪怕一點點的差距,還是在這邊統一批次來做。
去小胖哥那買到了塑料罐子,比玻璃罐子輕便耐運輸,成本也比較低,一罐一斤裝,一塊錢。
林永茂覺得這個價格等於白撿,於是主動提價兩毛,直接定了一百瓶,要不是現在還只是試探階段,運太多東西實在引人注目,他高低要拿個一千斤。
做木瓜要用青木瓜,這個8-10月份是木瓜成熟的季節,現在是已經是11月中下旬了,市面上並沒有大批量的木瓜上市。
不過在蘇家村,幾乎每家的門口都會種一兩棵木瓜樹,平時口淡的時候拿來做木瓜酸。
邕城入冬較晚的氣候,使得她們還能抓住一波青木瓜的小尾巴。
二伯和二伯母在村里搜羅了一番,把合適大小的青木瓜全摘了,剛好夠做這批貨的,8分錢一個,自家種的任由它自由生長的木瓜,還能給孩子換些糖吃,村里人也很樂意。
虎子叔去拉貨的時候帶了上來,蘇渺、蘇惠和葉嘉音就開始動起手來,畢竟還要將木瓜曬成木瓜絲,留給她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要先將青木瓜去皮洗淨,切成比手指細一些的條狀,鋪開晾曬。
現在秋高氣爽,空氣乾燥,4,5天就能曬成木瓜絲。
曬好之後過一遍水,泡一泡,將上面的灰塵洗掉,然後再用半天的時間控干表面的水分。
把木瓜絲放在大盆子,把切碎的大蒜、生薑、小米辣和鹽加進去充分的抓拌,然後分裝到罐子裡,為了保證重量,每一罐她們都要過稱。
隨後將冰糖敲碎倒進醬油里化開,將醬油倒進每個罐子裡,要將木瓜絲完全浸泡住。
只需浸泡一天,香辣脆口的木瓜絲就能吃了,而泡得越久則更入味,風味更甚。
有的人喜歡吃新泡製的清爽感,有的人則喜歡吃泡的久一點木瓜絲,因為裡面會產生一點點發酵的獨特氣息,小小一罐木瓜絲可以迎合不同食客的口味。
做法看起來簡單,但卻需要足夠的經驗,調味料的比例,木瓜絲晾曬的程度,都會影響最後呈現的味道和口感。
幾人返程之時,除了隨身的幾件衣物和家人的照片,剩餘的行李位置全都留給了木瓜絲。
蘇渺特地找來了幾個大箱子把罐子整齊的碼放進去,還墊了一些稻草讓其在運輸中有保護和緩衝的效果。
林永茂很滿意她的細心,對她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將她們家的木瓜絲多多的賣到對岸去。
他們離開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哭了一場,雖然他們一直在安慰親人,如今開放了,今後走動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以後說不定他們還能去對岸看看。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樣重逢的機會都是十分難得的,再見不知何日之期,特別是他們都已過花甲,林老太更是耄耋之年,誰也說不準是否還能有相見之時。
林永茂在母親榻前長跪不起,最後實在是要趕不上火車了,才被家人齊力拉上了車。
林老太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出院門,長久的望著兒孫離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