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有自己的定位

  碰上災年,連樹皮子泥土都啃吃的人,這會兒倒是嫌棄起它來了。告訴你們,不吃小龍蝦是你們的損失!」

  這時候,一直在往前翻閱食客訂單的碧雲,終於在一大堆名字里找到了海大。

  指著上頭的字,大聲念出來:「四月二日,豆腐鋪海大,蒜蓉小龍蝦一份,麻辣小龍蝦一份。您說您兒子昨日吃的小龍蝦壞肚子,可昨日已經是四月十日了!」

  秦爺哈哈笑了兩聲:「河鮮這東西,吃的就是新鮮,別說四月天氣已經熱起來,放上兩三天便串了味,就是冬日裡,也沒人敢七八日了還往嘴裡送的。

  你兒子吃了放置過久的小龍蝦,怎麼可能不鬧肚子,就這你都能算到人家飯館頭上,以後誰家還敢賣你吃食?」

  先前還跟著義憤填膺地圍觀群眾,此刻臉色都不好了,心虛地閉上嘴。

  不少見風使舵,立馬調轉矛頭:「是啊海大,孩子腸胃多弱,你這當爹的太不盡心了!」

  「人家祥雲飯館開得好好的,平白一場無妄之災,險些被你壞了名聲,是你做得太不地道了。」

  「海大,不會是你捨不得給孩子吃小龍蝦,一天就吃幾個,生生分成了好幾日吧?」

  海大在周圍人的指責聲中,臉一陣紅一陣白。

  只能分辯說龍蝦是孩子偷偷藏起來的,他也不知道這回事。

  撥開圍觀的眾人,腳底抹油,一溜煙跑了。

  剩下的人看了一場烏龍,不少人心中覺得方才污衊了祥雲飯館有愧,紛紛鬨笑著進店。

  直接拉著跑堂小廝點菜,不點別的,專點小龍蝦。

  小孩子配上店裡獨家釀製的酸梅飲,大人配上高粱酒或是玉米酒,個個喝得臉上帶紅,停不下來。

  秦爺最愛看的就是世人沉迷美食佳釀,笑呵呵打趣道:「這會兒不覺得小龍蝦不乾淨了?」

  大家喝得熱情高漲,吃得滿手滿嘴的油顧不上擦。

  「秦爺說得對,淤泥里打滾得怎麼了,大伙兒祖上誰沒吃過觀音土,喝過雨水,只要能當飽就是好東西,更何況小龍蝦味道如此鮮美,不可多得啊!」

  店裡重新恢復熱鬧景象,灶台間滿是龍蝦香味。

  早出晚歸半個月的林家女人們,終於在四月尾,結束了新菜預熱。

  食客們度過了小龍蝦新鮮勁兒,如今店裡的人沒有菜上新時人多,卻依舊是主打菜式。

  與此同時的田埂間,因為村民們近一段時間,幾乎瘋狂地捕捉。

  地里的小龍蝦數量越來越少。

  加上小龍蝦的製作方法並不難學,只要嘗過味道的,哪怕做不出十分相似,五六分還是有的。

  不少覺得去店裡吃麻煩的百姓,找到機會便下田捉小龍蝦,拿回來自己煮。

  那段時間,不少人家飯桌上都多了一道跟小龍蝦有關的菜式。

  只是有時候因為清洗不乾淨,或是醬料配置不得當,味道上少了點韻味。

  卻還是解了大伙兒的饞。

  沒多久,各大酒樓也相繼推出各個味道的小龍蝦新品。

  並且開出比林家更高的價格,吸引百姓將龍蝦買給他們。

  如此一來,除了蓮花村的村民看在往日情面上,依舊堅持不懈給祥雲飯館送龍蝦,大梨村和桃李村已經轉頭奔向其他酒樓老闆的懷抱。

  等再過了半個月。

  連村里莊稼地里的小龍蝦也絕跡了。

  小麥恢復往日生機,長勢喜人,村民們投入新一輪收割麥子的熱潮中。

  沒了供應的酒樓,也想學著林家自己養殖,無奈沒有經驗,不管怎麼養,龍蝦的數量只減不增。

  無奈只能撤下了小龍蝦相關菜系,唯獨林家酒樓依舊掛牌銷售。

  由林老二看管的魚塘,如今像模像樣,前些日子嫌地方不夠大,還挖通了周圍幾個水田,一下子擴大了龍蝦的生存活動空間。

  還買了些魚苗放進去,製造一個更豐富活躍的生存環境。

  龍蝦的個頭長得很大更肥美了。

  小龍蝦的名號如今跟祥雲飯館緊緊綁在一起。

  普通百姓吃得高興,卻還是沒有在大官貴族間鋪開銷量。

  原因很簡單,認為小龍蝦這種東西,上不了台面。

  飯館定的價格在每斤三十文,通常一個人能吃到三斤算胃口好的。

  而大戶人家宴請賓客的吃食,動輒幾十上百兩的原料。

  即便買上百十斤小龍蝦,不過幾兩銀子的事,實在掉價。

  林家卻始終沒想著漲價,迎合富人需求。

  小龍蝦本就是接地氣的大眾美食,若是提了價格,意義就變了。

  這一日,鄭氏照舊從飯館端了幾斤小龍蝦回家,給男人們當下酒菜,給孩子們當零嘴。

  剛走到門口,聽到裡頭有耳熟的聲音。

  走進一瞧,正是那日給家裡送來林老三書信的小童。

  這次他又帶來了丈夫在軍營的消息。

  距離上次從軍營回來,已經過去近兩個月時間。

  林老三在信中寫道,不久前,謝將軍和魏將軍調整策略,讓蠻夷韃子吃了場暗虧,如今丟失的幾座城池,陸續搶回來了兩座。

  天賜一字一句讀著上頭的文字,越讀越興奮。

  「三叔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優異,被提拔為承信郎,從九品。」

  林家人對軍隊裡的官職不甚清晰,不知道承信郎是個什麼職位。

  卻知道從九品,意味著什麼。

  有品級說明就是官兒了。

  哪怕是九品芝麻小官,那也是吃朝廷俸祿的。

  林老太高興地原地轉悠好幾圈:「好呀好呀,沒想到我們家這麼快又出了個食俸祿的,快寫信告訴你們四叔這個好消息!」

  天賜興奮地點點頭,跑進屋裡磨墨去了。

  鄭氏拿起桌上的信,仔仔細細又看了好幾遍,哪怕認不全上頭的文字,單看著心裡也舒心。

  替丈夫高興的同時,不免又有些擔憂。

  「延秋是個報喜不報憂的性子,能在短時間內連升兩次,不知道背後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沒準跟上回一樣被打得躺在榻上個把月,信里也是一字不提。」

  林老太太也是一樣的想法,寬慰兒媳婦道:「別急,過些日子我給小王大夫去封信,問問他延秋在軍營里的情況,那孩子老實,肯定會實話實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