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七言遞減密信

  「將軍,你看……」副將激動地指著前面。

  一支五千餘人的騎兵隊伍正朝他們飛馳而來。

  五千餘人在距離他們百米外停下。

  領軍的是一名年紀約四旬的中年男子。

  他翻身下馬,朗聲笑道:「李將軍,本將前來助你。」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他「有人讓我將這封信交給你。」李將軍展開一看,是一首詩。

  「女妓還聞名小小,老禪慧力得心降。不知無忌奸邪骨,空坡路細見騎過。」

  「齊將軍,這……我也看不懂啊」

  齊將軍回應道:「或許兵部尚書能夠解讀這首詩的含義。」

  「許大人,您過來一下」李將軍朝兵部尚書的方向喊道。

  兵部尚書聞聲趕過來問道「李將軍找老臣何事?」

  將信件遞給他「許大人你看看這封信是什麼意思?」

  兵部尚書許大人接過信件,細緻地閱讀起來。「這是一首七言遞減詩……」他深陷眉宇,陷入深深的沉思。他再次細讀信件時,發現其押韻規律,「細觀其韻,仿佛一三四處押韻。」許大人指著信件內容,小聲說道,「你們瞧,詩中依次出現的字眼第一句第七個字『小』、第二句第六個字『心』、第三句第五個字『奸』、第四句第四個字『細』,這是在暗示我們『小心奸細』之意。」

  李將軍聞言,神色驟變,目光如炬掃視四周,仿佛要將每一絲可疑之處都盡收眼底。「小心奸細……這信來得蹊蹺,正值我軍與敵軍膠著之際,莫非我軍內部有異心者?」他沉聲問道,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李將軍所慮極是,此詩暗含警示,不得不防。」許大人點頭附和,同時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當務之急,是要徹查軍中,看是否有奸細潛伏,同時加強防備,以防不測。」

  齊將軍聞言,也收起了先前的笑意,面色凝重。「我立即下令,加強營地巡邏,嚴查出入人員,絕不讓任何可疑之人有可乘之機。」他果斷下令,聲音中透出一股不容違抗的力量。

  「此外,」李將軍補充道,「還需將此事秘密告知幾位心腹將領,共同商討對策,以免打草驚蛇。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將此信及解讀內容上報朝廷,請求進一步指示。」

  三人商議已定,迅速行動起來。李將軍親自監督巡邏加強事宜,確保營地內外無懈可擊;許大人則召集心腹幕僚,秘密商討應對策略;齊將軍則親自挑選精幹斥候,準備將緊急情報送往京城。

  夜幕降臨,營地中燈火通明,緊張而有序的氣氛瀰漫在每一個角落。將士們雖不明所以,但能感受到一股不同尋常的凝重。

  與此同時,在暗處,一雙陰冷的眼睛正悄悄注視著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無論多麼狡猾的狐狸,終究逃不過獵人的眼睛。正義與忠誠終將照亮黑暗,迎來勝利的曙光。

  𝓼𝓽𝓸55.𝓬𝓸𝓶

  近日許是有了雙身的緣故,越發嗜睡了,謝苒竟然一下子睡到了日上三竿。

  突然感覺有人捏了捏她的臉,那人在她耳邊低聲道「都說孕婦容易嗜睡,看來果真如此。」

  謝苒一下子從夢中驚醒坐了起來「誰?誰在捏我臉?」

  燕郊笑道「小懶貓」

  謝苒揉著惺忪的睡眼,漸漸適應了房間內的光線,這才看清站在床邊,一臉寵溺笑容的燕郊。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嗔怪道:「原來是你啊,嚇我一跳。怎麼,今日不用處理公務嗎?」

  燕郊輕輕坐在床邊,溫柔地拉起謝苒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輕輕摩挲著,「公務再忙,也比不上看你醒來那一刻的喜悅。再說,我已經安排好了,今日就陪你,哪兒也不去。」

  謝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又輕嘆一聲,「你這樣,會讓我覺得自己很任性的。」

  「任性又如何?」燕郊輕笑,眼神里滿是堅定,「你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人,你的所有情緒,我都願意承接。更何況,你現在是雙身子的人,更要好好照顧自己。」

  謝苒心中感動,依偎進燕郊的懷裡,感受著那份久違的安寧與溫暖。她輕輕撫摸著還未顯懷的小腹,這是她和燕郊的第一個孩子,為此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和歸隱田園的嚮往,「孩子,你一定要健康平安地長大,為母不期盼你將來如何的功成名就,只希望你餘生都能平安喜樂。」

  燕郊感受著謝苒的溫柔,更加緊了懷抱,仿佛要將這份幸福永遠鎖住。他輕聲說:「放心吧,我會盡我所能,給你們娘倆最好的生活。現在,我陪你去用早膳,然後帶你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對胎兒也有好處。」

  謝苒點頭應允,兩人相攜而出,留下滿室的溫馨與幸福。

  在邊疆地區,顧均正在積極擴充勢力,廣泛招募士兵。昔日,因他通敵叛國、逼宮謀反的罪行,先皇將其流放至邊疆。京城因此得以安穩數載。然而,如今顧均賊心未死,正欲再次興風作浪,蠢蠢欲動,意圖不明。

  御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皇帝緊鎖的眉頭和眾臣凝重的神色。皇帝緩緩站起身,聲音沉穩而有力:「朕前些日子得到線報,邊疆地區,顧均正積極擴充勢力,廣招兵馬,還與周邊小國暗通款曲,似有勾結外敵、再次作亂之嫌。此等行徑,實乃對國家社稷的嚴重挑釁,朕絕不能坐視不理!」

  「眾卿家,顧均之事非同小可,一旦他捲土重來,必將危及我大好河山,百姓安寧。」

  皇帝環視四周,目光如炬,「朕知爾等皆是朝中棟樑,今日召集爾等前來,便是要商討對策,如何平息邊疆之亂,防患於未然。」

  眾臣聞言,皆是面露驚色,紛紛低頭沉思對策。

  有的大臣主張派遣大軍前往邊疆,一舉殲滅顧均勢力,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