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翰將劉豫的請求提交到草堂之後,立刻引起了大金君臣的討論。
毫無疑問,金國內部對宋是戰還是和也有很大分歧,以完顏宗翰為首的武將們主張全力攻宋,覆滅宋之後占據中原和江南宋的國土。
從他們的立場出發,其實很容易理解,有戰爭才會有軍功,有軍功才會有權力,若與宋媾和,哪裡還有他們武將的發揮餘地?
但是金國的文臣們就持相左意見,尤其是那些朝中的漢臣們。
在他們看來,金宋好不容易實現了暫時的和平,再起戰端的話於金於宋都無益處,未若保持目前的局面。
完顏宗懿毫無疑問是支持文臣們的決定,除了贊同以上文臣們的理由,他還有一些私心,畢竟這完顏宗翰出兵的理由是對付沈婉淑。
按照完顏宗懿的想法,自己若能娶到她,她自然會歸大金所有,又何必依靠武力毀滅她?
但完顏宗懿的想法有些過於天真,宋金兩國幾經戰端,積怨已深,他想要娶到趙瓔珞,簡直是天方夜譚。
完顏晟的想法其實和文臣們差不多,持續的金宋戰爭已經耗費了大量的財富和人力,如今榷場一開,金錢源源不斷流入大金,這多好啊。
但是,完顏晟也有些糾結,與其說是糾結,倒不如是有些懼怕。
那一次榷場之行,看到從宋國源源不斷輸入的織物、糧食、精美手工等產品,他充分意識到了宋的地大物博,若將宋的國土併入大金,這些物品不就是大金的了嗎?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叫沈婉淑的女子,她居然能令糧食產量提升五倍以上!這不能不忽視。
倘若宋廷一旦糧食富足,兵強馬壯,大金還能騎在宋廷脖子上拉屎拉尿嗎?不能!
想到這裡,完顏晟把目光轉向了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完顏宗懿。
完顏宗懿不傻,他從自家老爹的眼光里讀出了不少內容,主要意思還是問自己能不能早點把這女子娶過來。
但完顏宗懿心裡確實沒底,十月那次見面之後,他跟對方再沒有了聯繫,怎麼溝通感情?
於是他只好把目光轉向別處。
看到兒子躲避的目光,完顏晟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無論自家兒子能否娶到此女子,宋廷必須敲打一番,這一番敲打可以達到一箭四雕的目的。
這第一雕就是維護大齊,齊國是自己一手扶植起來的親兒子,若放任宋廷攻打覆滅齊國,不符合大金的利益!倘若藉此敲打宋廷一番,令其不再覬覦大齊。
第二雕則是可以藉此找大齊和宋廷報銷出兵的錢,將宋廷貢獻的歲幣再往上調調。
至於這第三雕,當然是安撫一下那些武將,若大金長時間不打仗,指不定那些武將們還會捅出什麼么蛾子,更何況久安之下,武備鬆弛,自然是對大金不利。
到了第四雕,自然是為自己的兒子著想。
戰爭結束後,宋廷想要滿足大金的要求,就必須在國內增加賦稅。作為納糧大戶,這沈婉淑必然會不滿宋廷的賦稅政策,自己兒子只要許諾她以田產和更優厚的賦稅,甚至免稅也可以,這樣優厚的條件,不怕她不傾心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裡,完顏晟露出了一個極具古怪的笑容,倒讓群臣們有些愕然。
「諸卿,朕以為粘罕(完顏宗翰)的建議可行,大齊是我大金的臂膀,若大齊被宋人覆滅,則我大金以何得天下人之心?故朕決定,由粘罕為元帥,阿鄰(完顏宗懿)為副帥,統領五萬人馬分別由太原、中山南下!兩面攻打開封,務要解大齊之圍,全勝而歸。」
完顏晟除了滿足完顏宗翰這個戰爭狂人的心愿之外,還任命自己兒子完顏宗懿為副帥,其實是有私心的。
一方面,自家兒子阿鄰作為副帥,可以在關鍵時刻拉住粘罕這個憨憨,讓他軍功少立一些。
另一方面,可以讓阿鄰找機會跟那個女子多一些溝通的機會,能不戰而勸其罷兵最好,最不濟把她的大軍給徹底摧毀,沒了依仗,她不還得乖乖嫁過來做自己的兒媳?
完顏宗翰得到任命後,喜出望外,在他看來,陛下聽信自己,依賴自己,如若自己立了大功,在軍中樹立足夠的威信,即便是皇儲之位,也不是不可能得到。
完顏宗翰是由自己的打算的,皇儲完顏杲一個月前剛剛因病去世,諳班勃極烈這一皇儲位置處於空缺之中,若自己真的掌握了軍權,定要拿下諳班勃極烈之職。
完顏宗翰有他的小九九,但殊不知完顏晟也在時刻提防著他。
……
韓世忠大軍經過了一日行軍之後,終於和趙瓔珞大軍匯合,但兩路大軍並沒有合併成一路。
趙瓔珞圍城北,韓世忠則圍城南,將整座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
是夜,韓世忠帶著幾個隨從來到了城北趙瓔珞的大營,見到了這位民間傳言紛紛的傳奇郡主。
當他真正見到她時,除了驚訝於她絕世的美貌之外,還隱約有些眼熟,就像是曾經的一位故人那般。
此時的趙瓔珞,身穿戎裝,外面裹著一件貂皮絨做成的保暖披風,燭火映襯之下,英姿勃發。
她兩邊則分別站著岳飛、王再興等諸位江陵。
如果按職位來講,趙瓔珞和他同為招討使,兩人職位相同,但又因趙瓔珞有官家的特許,故韓世忠認為趙瓔珞理應是上官,故進得大營之後,韓世忠先沖趙瓔珞躬身施禮。
趙瓔珞站起來急忙還禮,等眾人都坐下之後,她才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位後世和岳飛幾乎齊名的抗金英雄。
他比岳飛大了十幾歲,有著四十多歲中年人的沉穩,和岳飛一樣,因為常年在外帶兵打仗,容顏都較正常人蒼老。
韓世忠坐下後,開口問道,「如今劉麟龜縮在城池之內,又有劉猊即將率軍來援,不知郡主有何計策?」
趙瓔珞笑著開口說道,「攻城為下策,不知將軍有何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