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見機行事

  第408章 見機行事

  公房當中,爐火熊熊。

  剛剛踏進房門,李迪的不悅之色,便再難掩藏。

  坐在案後,他抬頭看著面前的呂夷簡,口氣十分不滿。

  「這包拯之言實在狂悖,有意動搖我祖宗法度,方才本相同王欽若據理力爭,你為何要阻攔?

  許是因為心中生氣,李迪說話的語氣,都變得硬邦邦的。

  見此狀況,呂夷簡苦笑一聲,道。

  「相公莫急,我覺得此事,是相公誤會了!」

  李迪皺眉沒有說話,但是,眼神中卻露出一絲詢問之意。

  於是,呂夷簡道。

  「王欽若此人雖然狡詐,可他不傻,政事堂會議上說出去的話,皆會被記錄在案,付送史館,

  所以,像是包拯履歷這樣能夠輕而易舉核查的消息,我覺得,他不會作假的。」

  這話似乎和剛剛的話題有些不搭。

  李迪明明在說改革官制不妥,呂夷簡卻反而提起了包拯的履歷。

  但奇怪的是,聞聽此言,李迪的情緒倒真的是平復了不少,皺眉道。

  「那又如何?」

  見此狀況,呂夷簡便知道,自己的方向沒有錯。

  李迪之所以這麼激烈的抗拒這份奏札,除了因為包拯提出的方案太過激進之外,另一方面,就是源於王欽若在政事堂會議上,對包拯的過分回護。

  這位王相公在朝中的名聲屬實不算好,雖然之前想辦法挽回了一波,但是政事堂中,誰又不知道誰。

  今日他這般維護包拯,只怕在李迪心目當中,早就將二者劃成了同黨。

  而王相公的同黨都是什麼貨色-也怪不得李迪會不自覺的產生偏見「這包拯之事,我也略有耳聞,當年瓊林宴上,官家以劍舞待諸進士,在場的所有人皆稱其美。」

  「唯獨此人,不懼得罪官家,直言瓊林宴取讀書人,不當用武舞侍宴,彼時四座皆驚,所幸官家寬宏,未曾動怒,反而賜酒與他。」

  「如果王相公對他的履歷描述也沒錯的話,那麼,此人能夠為了孝順家中父母放棄大好仕途,

  且結廬而居守孝三年,可稱得上一句有古君子之風。

  一7

  「如此敢言直諫,孝道純然之人,相公覺得,他會是阿附之輩嗎?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呂夷簡的謹慎了。

  事實上,要論對包拯的了解,他雖然比不上提前調查過的王欽若,但是,肯定比只是道聽途說的魯宗道要知道的多。

  畢竟,當年的瓊林宴,他可是有韓琦這麼個「世侄」,詳詳細細的對他轉述過當時的狀況的。

  其實在看到奏札的第一時間,呂夷簡就回憶起了當年的舊事,但是,他卻沒有說出來。

  不僅沒有說出來,而且,還伴裝和其他人一樣,對此人十分陌生。

  若非是此刻要來勸李迪,說不準呂夷簡還不會將此事吐露出來。

  不過,李迪顯然沒有這樣的心思,他倒是沒有去想,為什麼呂夷簡會對包拯知道這麼多,聞言只是皺眉道。

  「如此說來,他倒是一個耿直之人,只是行事—未免魯莽了些。」

  這個時候,李迪的口氣就平和了許多。

  顯然,對於包拯的偏見也消除了不少,但是,回到包拯提出的方案上,他還是持否定的態度的。

  見此狀況,呂夷簡忍不住嘆了口氣,索性便挑明了道。

  「相公覺得,若這包拯不是王欽若的門生,那王欽若為什麼要這麼大張旗鼓的,為了這麼一份主張如此激進的奏札召開政事堂會議,且言辭當中,對他的主張如此褒揚呢?」

  「須知,如此大事,身為宰執需當慎之又慎,以王欽若的為人,他難道就不怕這份奏札,會與宮中所想相悖?」

  李迪不是傻子,更何況,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再怎麼遲鈍也該明白過來了。

  「你是說,這是官家的意思?」

  見對方總算是反應了過來,呂夷簡輕輕點了點頭,道。

  「若非如此,如此大事,王欽若這樣的性格,只怕不會輕易表態。」

  聞言,李迪的臉色變得越發慎重起來。

  他沉吟良久,才道。

  「如此說來的話,這次政事堂會議,應該是官家在投石問路,想先看看中書對這份奏札,到底是何態度。」

  眼瞧著這位李相公的智商總算是上線了,呂夷簡這才鬆了口氣,道。

  「正是如此..」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接下來李迪便道,

  「既是這樣,說明官家心意未定,正好明日上殿,我等該竭力勸諫官家!」

  ???

  呂夷簡滿頭黑線,這展開方向,怎麼和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呢?

  很是緩了一會,呂夷簡這才反應過來,沉吟道。

  「相公當真覺得,包拯的奏札有問題?」

  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問話,但是,李迪立刻就聽出了其中的苗頭,道。

  「當然,如今朝堂固然有貪腐瀆職之風,但是,肅清吏治,卻不該用這等改制的手段。」

  『祖宗之法,上下相抑,異論相攪,這般制度,雖不能保不會出錯,但是,卻可令官員之間相互監督,互相牽制,最大程度保證朝堂安穩。」

  「官家如今欲行新政,既然如此,那麼首要保證的,就得是這一點。」

  「否則的話,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必會使得政令不彰,到時候,再多新政,也難起到作用。」

  看得出來,李相公還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協的。

  作為一個保守派,至少如今,他已經從最初的反對改革,開始逐漸轉變思想,開始考慮如何平穩的推進改革了。

  儘管這般想法,仍舊不能擺脫保守的心態,但是不得不說,李相公的確是在努力配合皇帝的。

  見此狀況,呂夷簡思了片刻,倒是也不再繼續勸。

  雖然說,他心底里其實是不贊成李迪這般過分保守的主張的,但還是那句話,到了他們這等地步,各自的政見都來源於多年的官場經歷。

  想要單靠講道理式的辯論說服對方,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會導致二人的關係變差。

  至少如今來說,他還是需要李迪這個次相來當大旗的,所以,政見之爭暫時要不得。

  而且,這也不是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對於呂夷簡來說,他面臨的問題只有一個。

  「相公方才說,官家試探中書,是心中仍有猶豫,但我卻覺得,官家或許心中已有定論,只是擔心中書有不同意見,所以這才投石問路。」

  「呂某敢問相公,若是官家明日朝上,官家堅持要用包拯之策,相公當如何?」

  這話一出,李迪略微沉默,顯然,心中也有幾分糾結。

  到了最後,他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是道。

  「坦夫放心,我並非魯莽之人,明日朝上,自然會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