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古怪

  第293章 古怪

  承明殿中,趙禎心中升起一絲疑惑,但是,卻並未開口,只是繼續觀望著底下的發展,

  不出意外的,緊隨其後,錢惟演也站了出來,道。

  「太后,臣以為劉隨雖為言官,但其所言之事,確有挑撥兩宮之嫌,若不予以懲戒,恐朝中官員皆效仿之,長此以往,必使朝堂不寧,還望太后三思。」

  顯然,在這樁事上,錢惟演和王欽若的態度是一致的。

  這也並不難理解。

  畢竟,他們二人都是太后一系的親信,而且,共同特點是,都在朝堂上的名聲不太好。

  不誇張的說,這兩位如今能夠穩坐宰執大臣的位置,全靠劉娥在背後撐著。

  所以,對於這種還政的話題,他們自然是主張要打從一開始,就將其掐滅在搖籃當中的。

  無獨有偶的是,一向在朝政上並不怎麼開口的張耆,此刻也隨之開口,道。

  「太后,臣以為錢參政所言有理,言官言事固然是職責所在,但是,卻也並非可以胡言亂語。

  「先帝臨終時,將朝堂大政託付太后,今兩宮和睦,朝政平順,劉隨此言,不論存心如何,終歸是讓朝廷上下人心浮動,不可不懲。」

  樞密院掌軍政,所以,向來並不干預其他事務。

  但是,所謂兩府重臣,在諸多政事上,很多時候,是不方便開口,並不是真的不能插手。

  同為被劉娥提拔起來的大臣,張耆雖然不能算是徹底的劉氏親信,可他作為趙恆的潛邸舊臣,

  至少在這個當口,顯然是不希望劉娥和趙禎之間,因此而產生什麼不愉的。

  於是,王欽若,錢惟演,張耆這三位宰執大臣,都達成了一致,與之相對的魯宗道和呂夷簡,

  態度卻反而不那麼堅定。

  一時之間,場上的局勢幾乎是呈現出壓倒一般的陣勢。

  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樞密副使張知白卻忽然開口,道。

  「太后,臣以為張樞使所言不無道理,但正因如此,臣反而覺得,不應降罪於劉隨。」

  這話一出,簾後的趙禎也不由微微有些意外。

  要知道,張知白雖然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樞密院,但是,他和張士遜一樣,在朝中十分低調。

  怎麼這次突然之間,就摻和進來了呢?

  看了一眼旁邊的劉娥,果然,這位大娘娘的眼神微眯,似有幾分不悅,道。

  「此言何意?」

  於是,張知白道。

  「太后明鑑,先帝臨終之前,命太后權兼處分軍國事,此法理輿情具合之事,堂堂正正,並無可非議之處。」

  「如今陛下大婚,日習國事,漸理朝政亦是正理,劉隨所奏,雖言語有所不妥,但情有可原。」

  「太后若因此而嚴懲劉隨,臣恐反而令朝廷上下再起議論,謂太后有攬權之意,故而,臣以為,太后不僅不能嚴懲劉隨,反而應褒獎其一片為國之心。」

  這話聽著,就有幾分和稀泥的味道。

  不過,仔細一品,其實還是能夠發現,言辭之間,是偏向於劉隨的。

  緊隨其後,讓趙禎再次感到意外的是,晏殊也開口道,

  「太后,官家,臣附議。」

  「朝中有此議論,實乃是因官家年長,需漸習政務,並非無緣無故,如若太后因此而嚴懲諫奏之人,於理不合,更恐讓群臣非議。」

  「故而,臣以為,此事需當慎重。」

  如果說,剛剛張知白的出言,只是讓趙禎感到有些奇怪的話。

  那麼,隨著晏殊的這番話說完,趙禎的心中,不由一陣警鈴大作。

  要知道,雖然劉娥沒有說出來,但是,這次上奏的人當中,並不只是劉隨這樣的諫官。

  更多的,還是那些留京觀政的新科進士們,

  這件事,原本就很容易勾起劉娥心中的疑慮。

  如今,張知白和晏殊這樣的東宮舊臣,偏生又在這個節骨眼上繼續火上澆油,這般舉動,必定會讓劉娥心中的疑竇更甚。

  現下,他好不容易,才慢慢的和劉娥調整到了一個雙方都相對能夠接受的關係,萬一要是被這幫人給破壞了,那可就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下,趙禎聲音一沉,便開口道。

  「國有綱紀,朝有法度,劉隨雖是言官,但是,此等大事,又豈可擅自議論?」

  「先帝臨終時,命太后權兼處分軍國事,數年以來,大娘娘嘔心瀝血,為我大宋盡心竭力。」

  「朕雖不敏,亦不敢不體念之。」

  「如今朝局平順,社稷安寧,此誠太后之功也。」

  「何況,朕雖大婚,卻尚未成年,歸政之事,所言太早,不必再提!」

  話音落下,承明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誰也沒有想到,最終出來一錘定音的,竟然會是小皇帝自己。

  不過,這件事本就敏感,對於宰執大臣們來說,他們大多數人,心裡本就權衡不定。

  如今,既然連趙禎自己,都表示反對,他們自然也就更沒有了再爭辯的動力。

  當下,眾人便紛紛拱手,道。

  「太后與官家母子情深,臣等敬服。」

  於是,這場垂簾,也便就這麼匆匆結束了。

  待得眾臣離去,珠簾升起。

  劉娥的目光方才看向趙禎,笑道。

  「官家方才的氣勢,倒真有了幾分明君之象。」

  語氣莫名,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見此狀況,趙禎倒是正色道。

  「大娘娘明鑑,我方才所言,字字句句皆是真心,絕無虛言。」

  這倒不是假話。

  對於趙禎來說,他其實當真並不是特別急著親政。

  且不談如今的他,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應付這些波雲詭的朝臣。

  就算是有,現在也不是時機。

  因為趙禎的目標,從始至終,都不是跟劉娥爭權,他只是想要扭轉大宋如今的現狀。

  如今,在這一點上,劉娥已經逐漸和他達成了一致。

  那麼,他也就沒有必要,冒著內耗的風險,去跟劉娥爭奪權力。

  畢竟,這位大娘娘除了不是他的生身之母外,其他方面,並沒有任何對不起他的地方。

  雖然說天家無親情,但是,到底人非草木,如非必要,趙禎確實是不想跟劉娥起這個衝突。

  與此同時,看著信誓旦旦的趙禎,劉娥的神色也十分平和,道。

  「官家不必如此,你我母子一心,官家的話,我自然是信的。「

  「只是,這些日子,我也確實思量了一番,這些奏札當中所言,也的確並非沒有道理。」

  「官家如今已然大婚,年紀也漸長,我這個秉政太后,也總該漸漸將朝政諸事,慢慢交到官家手中了。」

  「否則,便如剛剛晏殊等人所言,倒叫朝中大臣非議,說我有攬權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