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試探

  第292章 試探

  回到了福寧殿後,趙禎的眉頭,依舊微微起,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不得不說,這件事頗有幾分古怪。

  要知道,世上諸事,總歸是會有個緣由的。

  雖然說,從表面上來看,趙禎大婚之後,在一定意義上,的確有了親政的資格。

  但是,一則劉娥是奉遺詔秉政,合理合法,二則現下朝堂之上,中書有王欽若,樞密院有張耆,兩府雖然不能算是被牢牢掌握在劉娥手中,但也翻不起風浪來。

  這般狀況下,突然之間,冒出這麼一大批人來喊著要讓皇帝親政。

  不管怎麼想,都覺得背後必有隱情。

  「臣張景宗,拜見官家。」

  既然打算將此事交給皇城司來查,張景宗這邊,自然是繞不過去的。

  回到福寧殿的同時,趙禎也便將人叫了過來。

  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平身,隨後,趙禎便將自己從劉娥那裡帶回來的奏札遞了過去。

  張景宗略帶疑惑,但是,看完之後,神色亦是凜然不已。

  跨曙片刻,他小心開口道。

  「官家是懷疑,此事背後有人暗中煽動?」

  趙禎微微頜首,道。

  「近來朝中平穩,不免有些宵小之輩暗中作祟,這樁事,交給皇城司來查。」

  「朕已經和大娘娘商量過了,自即日起,皇城司擴員三百人,專司刺探京中諸事,凡京中文武,有暗中勾連,攪動輿論,結黨營私之輩,具可監察,密奏入宮後,取旨定奪。」

  這話說的依舊有所保留,但是,對於張景宗來說,眼角眉梢,卻不由流露出一絲喜意。

  要知道,雖然說,從官家登基的時候起,皇城司的職能就已經開始逐漸發生轉變,實質上已經開始監控朝堂輿論動向的變化,

  但是,這種權力卻始終模糊不清,僅限於搜集一些消息而已。

  除了上次錢莊的案子當中,稍稍逾越了本分之外,針對於單獨的文武官員,皇城司沒有任何干涉的權力。

  可如今,官家的這番話一出,便意味著,皇城司正式獲得了監察百官的權力。

  雖然說,依舊不能直接對官員動手。

  可是,光是准許監察這一條,就足夠皇城司動用許多,原本不能動用的手段了。

  因此,當下張景宗便拱手堅定道。

  「請官家放心,臣必定竭盡全力,儘快查明此事。」

  於是,皇城司這邊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翌日,是垂簾日。

  和往常一樣,趙禎和劉娥一同坐在簾後,一件件的聽著中書兩府稟呈日常的各種政務。

  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得到了什麼消息,趙禎總覺得,底下的這些大臣們,神色有些沉悶。

  果不其然,臨到末了,待得奏事都奏的差不多的時候,劉娥忽然拋出了一句話,問道。

  『近來吾日夜理政,神思不濟,如今皇帝日長,大婚已畢,益習天下事,昨日通進司呈上御史劉隨奏札,請軍國常務專稟帝旨,諸位以為可否?」

  這話一出,底下的一眾大臣,頓時個個都打起了精神。

  這個劉隨,他們是不陌生的。

  算是個老資格的監察御史,此人在一眾言官當中,也算是比較出挑的。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滿太后主政。

  當初丁謂在朝時,他就曾屢屢諫言,認為此人氣量狹小,不當宰輔之位。

  要不是他是言官御史的身份,丁謂不好動他,說不準早就被打發出京去了。

  後來,丁謂被罷,劉隨又上本諫言,聲稱應該依照舊例,提拔東宮舊臣,以固國本。

  雖然說,這種做法挑不出理來,但是,和其他的大臣不同的是,劉隨他的出發點,很明顯就是要增加皇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再往後,隨著晏殊拜參知政事,張知白拜樞密副使,劉隨蹦的就更厲害了。

  好幾次,他都對劉娥做出的決定予以彈劾,時常上個奏札諷諫一番。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劉隨,實在是劉娥自己,本身在許多事情上做的也有問題。

  這位太后娘娘,雖然在大事上不糊塗,但是,很多小事上,卻難免有些任性。

  比如在對待親信大臣的一些不法事上,有些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會有袒護的行為。

  每每當出現這等事的時候,劉隨基本上都會站出來直截了當的表示反對。

  他是言官,大多數時候,又都占著理。

  所以,劉娥對於他,雖然很多時候十分生氣,但是,也到底沒有怎麼動他,

  但這一次,恐怕與以往不同。

  因為,所有遞上來的奏札裡頭,大多數都還是委婉的表示,應該讓皇帝更多的參與政務,並沒有特別直白的說出請太后歸政。

  唯獨劉隨,堂而皇之的在奏札裡頭寫道,請軍國常務專稟帝旨。

  這就是明晃晃的,要從劉娥的手裡奪權了。

  底下沉默了一陣,作為劉娥親信的王欽若,在這種時候,自然是率先開口,道。

  「太后明鑑,臣以為朝堂之上,多有邀名買直之輩,太后秉政,乃先帝遺詔,今朝事平穩,內外肅然,無不稱頌兩宮之賢,而劉隨出此諫言,實則有撥弄是非,毀陛下孝道之意,臣請嚴懲!」

  作為宰相,王欽若的話,毋庸置疑是很有分量的。

  但可惜的是,他這位宰相,在中書的威望有限。

  因此,話音剛落,一旁的魯宗道便站了出來,道。

  「王相公此言未免過重了,劉隨身為言官,自有上疏言事之責,即便所言不妥,也不該妄加揣測,無端扣上罪名。」

  「若是朝堂之上,人人皆如王相公一般,動輒要嚴懲言官,朝堂言路豈能通暢?」

  這二人一向不對付,所以,魯宗道率先出來嗆聲,倒也算不上什麼意外。

  不過,從魯宗道的這番話也可看出,他在這件事上,態度也十分謹慎。

  雖然說,是在和王欽若對壘,但是,其重點放在了維護言事權,又或者說,放在了保護劉隨之上。

  至於說這份奏札本身還政的內容,他卻並沒有予以置評。

  這個時候,一旁的呂夷簡也站了出來,附和道,

  「太后,官家,臣以為魯參政所言有理,言官自有言事之權,即便不妥,也不可隨意降責,否則,傳揚出去,朝堂上下,必會議論太后氣量狹小,亦有損陛下聖德,還望太后明鑑。」

  話音落下,簾後的趙禎眉頭微皺,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疑惑。

  要知道,這番話雖然說的沒有什麼問題,但總體來說,還是站在劉隨這邊的。

  可問題就在於,依照趙禎對呂夷簡的了解,這個老狐狸向來是風向不清楚的時候從不提早開口。

  可這一次,怎麼會這麼快就站出來表達看法,這可和他一向謹慎的性格,有些不符合啊。

  難道說,他知道什麼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