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論遼

  第248章 論遼

  有藍繼宗在一旁站著,曹瑋雖然還是很謹慎,但是,總算是沒有那麼抗拒交流了。

  於是,趙禎便正式開始切入正題,問道。

  「曹家世代在禁軍任職,曹都虞對于禁軍,應當也是最熟悉的,便從禁軍的軍制說起吧。「

  這問題問的有些寬泛,讓曹瑋一時摸不透,這位小官家具體要問什麼。

  因此,遲疑片刻,他也只得從大面上開始說起,道。

  「回官家,我朝之制,禁軍有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謂之三衙。」

  「其中,又有上四衛,謂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皆在開封府界,中下禁軍數十軍,分駐京東,京西,及西北三路。」

  「凡遇戰事,宮中取制,樞密院降令,頒出兵符,所以動兵也————.」

  別看大宋在對外戰爭上屢戰屢敗,但是,要論起軍隊的數量,在歷朝歷代當中,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依照北宋的兵制,馬軍四百人為一指揮,步軍五百人為一指揮,上四衛中,以五指揮為一軍,

  其餘禁軍,均以十指揮為一軍,三軍為一廂,左右廂為一衛。

  趙禎登基的這兩年,也算是大致把大宋的家底兒給摸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的大宋,拋掉基本沒有戰鬥力的廂軍,鄉兵等,只算禁軍,在籍數量,有八十二萬兩千八其中,上四衛負責宮禁宿衛,自不必言,除了上四衛之外,駐紮在開封府界的禁軍,便有三十七萬之多。

  也就是說,包含邊境各路在內的大宋全境,在除去開封府界之後,駐紮的軍隊,也只有禁軍總數的一半多一點。

  所謂強幹弱枝,內外相維,大宋可算是將這一點做到了極致。

  不算寬闊的殿宇當中,爐火升騰,溫暖如春。

  曹瑋雖然初時緊張,但是,話開了頭也就慢慢開始侃侃而談,很快一爛香的時間過去,洋洋灑灑的,他將整個大宋的軍制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話到最後,看著上首小官家若有所思的樣子,曹瑋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說的太多了,於是,

  連忙住口,拱手道。

  「」—.聽,臣知道的就這麼多,不知是否能解官家疑惑。」

  當然不能!

  事實上,曹瑋剛剛說的,趙禎基本上都知道的七七八八,他之所以要問,實際上是為了看看曹瑋,到底真是個譜熟軍制的老將,還是只是個花架子。

  目前來看,對方的表現,是很讓他滿意的,那麼,就來到第二道測驗。

  「曹都虞覺得,我大宋軍力如何?」

  簡短的一句話,成功讓曹瑋陷入了沉默當中。

  片刻之後,他謹慎開口,道,

  「回官家,我大宋擁兵數十萬,軍力之盛,足以蕩平不臣,保社稷靖寧。』

  「與遼軍相比,如何?」

  趙禎微微眯了眯眼,更進一步問道。

  這話一出,曹瑋的臉色不由一變,遲疑著不知該如何開口。

  見此狀況,趙禎搖了搖頭,道。

  「比不過,對吧?」

  趙禎說的平靜,但是,曹瑋的臉上卻越發不安,道。

  「官家明鑑,遼國起於契丹,其騎兵精銳,善於馬戰,又全民皆兵,凡丁男皆隸兵籍,故而軍力強盛。」

  「然則此乃遊牧習俗,近年以來,隨著宋遼議和,遼國軍紀日漸廢弛,有窮兵武之嫌。」

  「長久來看,我大宋更要強於遼國。」

  顯然,曹瑋有些摸不透這位小官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他的這番話一出,倒是讓趙禎眉頭微挑,對這位曹將軍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看得出來,曹瑋是在努力的想粉飾太平,可他畢竟是個武人,沒有文官們那麼會說話。

  所以,哪怕心裡是想夸宋貶遼的,但說出來之後,好似也沒有怎麼讓人覺得大宋更占優勢。

  不過,也正因他沒有文官那種巧舌如簧的本領,說出來的話,卻反而更加能夠抓住重點。

  這兩句話,雖然稍有刻意之嫌,但是實則,卻是極有見地之語。

  遼國起於契丹,本身屬於遊牧民族。

  自打先秦時期以來,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之間的鬥爭,就沒有停歇國。

  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宋有契丹,党項,女真——-聽,忽略這小小的不同。

  反正二者之間的衝突,始終是不斷的。

  這種衝突,本質上來說,是生活方式和文明形式的對抗。

  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全民皆兵,又因長於塞外,所以武風強盛,長於騎戰。

  這本質上是因為,他們過的是遊牧生活。

  和農耕文明相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居無定所,所以必須把大多數人變成戰士,

  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

  以畜牧業為主要產業的文明形式,能夠將大多數勞動力解放出來,用於保護部落,但同時也使得其生產力落後,難以保證正常的生存。

  因此,為了活下去,他們也就形成了劫掠的習慣。

  中原王朝無疑是最好的目標,所以,二者之間不斷的戰爭,也就是無可避免的了。

  相較之下,中原王朝由於農耕文明的特性,更加富饒繁榮,但是,土地兼併的瘤疾,每隔數百年便會爆發,導致王朝更迭,進而給遊牧民族可乘之機。

  但是,農耕文明的第二個特點,就是頑強而穩定,只要度過動亂期,重新建立新的王朝,往往能夠迅速恢復實力,對遊牧民族形成壓制,漢唐的經歷,都是這個過程。

  偏偏到了宋朝,這種情況發生了轉變。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讓大宋失去了抵抗騎兵的有利地形,同時,因得位不正而導致的崇文抑武的風氣,也讓大宋軍力屏弱,哪怕經濟早已經恢復,但是,卻難以重現漢唐雄風。

  再加上一系列的現實原因,和遼國之間的戰爭當中,屢屢戰敗,最終只得簽訂了擅淵之盟,靠送錢來維持和平.

  應該說,這是一個十分無奈的方式,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卻也不能算是全錯。

  因為遊牧民族雖然善戰,但是,本質上這種善戰,來源於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可遼國如今真的南下,占據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區域之後,就意味著,契丹族的生活方式,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

  「說得好。」

  「契丹一族,之所以能夠全民皆兵,是因為他們過的是遊牧生活,一旦定居下來,這種體系,

  必然無法長久維持。」

  確定了曹瑋的確是個將才,趙禎覺得,自己也該展露一些東西,免得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

  「遊牧的生活,男丁為兵,是為了保護部族,不管是養牛羊為食,還是劫掠其他部落,都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

  「但是,如今遼國占據了大片土地,開始靠種地為生,這種自由度,也就漸漸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