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殿試

  第232章 殿試

  心中想明白了這些之後,趙禎倒是也不繼續糾結。

  反正,殿試本來每次黜落的人也就是幾個而已,取消就取消了。

  而且,這應該是劉娥首次主動提出,自己關於改革方面的想法。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得上是這位大娘娘在嘗試著改變自己此前的施政風格和方法。

  單就是從這一點來說,趙禎也不好提出什麼反對意見。

  於是,他最終也只是笑著點了點頭,道。

  「大娘娘說得對,這一點是朕考慮的不周全了。」

  話音落下,劉娥的臉上也頓時浮起笑容,道。

  「殿試是大事,等這件事了了,你的婚事也就該提上日程了。」

  聞言,趙禎心中微動,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但是,他到底也沒有多說,只是陪著劉娥又談了些閒話,便告退而去。

  很快,便到了殿試的日子。

  進士加上諸科,數百儒服學子,在禮官的指引下來到崇政殿外的廣場上,齊聲參拜,其聲震天趙禎坐在御座上,親自主持這場註定意義不凡的殿試,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隨著鐘聲一響,趙禎擺了擺手,一張巨大的白綢被展開,上頭寫著四個大字。

  「君子不黨!」

  這便是今日殿試的題目。

  趙禎出的!

  作為他登基的第一次科舉,又是科舉改制前的最後一次科舉,他當然是非常重視的。

  尤其是這次因為不限解額,各地的舉子皆來赴京趕考,其中湧現了不少人才。

  光是趙禎耳熟能詳的,就有好幾個。

  所以,他特意將出題的權力從翰林學士院收了回來,親自出題。

  不過,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

  從趙禎的角度來看,這一批的舉子,很有可能是朝廷未來的中流砥柱。

  因此,在出題的時候,他很傾向於融入自己未來的改革方向。

  當時,備選的題目有三個,一是文武關係,二是邊境策略,最後一個,才是結黨之患。

  趙禎自己,是傾向於第一個的但是,後來和劉娥商議過後,被她給否決了,原因也很簡單,前兩個題目,涉及到的內容都太龐雜敏感了。

  一則,這些還未入仕的舉子們,談不出什麼見解來,二則,還容易引發朝堂上不必要的猜測。

  所以,最後才選定了現在這個題目。

  君子不黨,出自論語衛靈公篇,全句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趙禎以此為題,便是想看看,如今這朝堂上結黨的風氣,到底有沒有吹到這些未入仕的舉子當中.—

  太陽高高選在蒼穹之上,十一月的天氣,已經有些寒冷,寬闊的廣場之上,舉子們奮筆疾書,

  卻像是絲毫都感覺不到外界的溫度一般。

  策論的時間足足有兩個時辰,趙禎自然不可能在這等下去,公布了題目之後,他便回了後殿。

  殿試名義上是皇帝主持,但實際上,數百份試卷,皇帝也不可能一一親閱,所以,仍舊是交由翰林學士院來負責評閱。

  不過,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貢舉的各個考官,也加入了評閱的隊伍當中。

  和數量龐大的貢舉相比,殿試的人數更少,但是,評閱的流程卻更多。

  一般情況下,經過彌封之後,要由兩個不同的考官分別評閱,涉及到狀元,榜眼,探花的,還要經過多輪評定。

  所以,試卷雖少,但還是忙了足足三日,才呈上了最終的結果。

  承明殿中,趙禎和劉娥相對而坐,面前放著中書剛剛呈遞上來的文書,其後,還附有進士前三名的策論原文。

  母子二人當中,劉娥一份份的看著這三份策論,而趙禎則拿著奏札,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

  「嗯,文采卓然,辭藻華美,又有見地,這個叫葉清臣的,不愧為狀元之才!「

  片刻之後,劉娥放下手中的策論,不由嘆了一聲。

  「這個名叫韓琦的也很好,內容詳實,論對朋黨的鞭辟入裡,比上一份還好,可惜文采略弱。」

  「還有這份,王堯臣的,中正平和,頗有大家風範。」

  「這三份試卷,的確都是者的手筆,以我看來,各擅勝場,不分伯仲,倒是辛苦那些考官們,還真分了個高低。」

  一一的點評過後,劉娥的眼神十分滿意。

  顯然,這次取士的效果,很合她的心意。

  片刻之後,趙禎也放下手中的奏札,掃了一眼剛剛劉娥點評過的三份試卷,笑道。

  「何止是這幾份,這幾日,朕閒來無事,從諸舉子當中隨便抽了幾份,也都是上上之選。」

  說著話,趙禎輕輕一揮手,旁邊的內侍便快步上前,捧出了數份新的試卷。

  見此狀況,劉娥挑了挑眉,似是想到了什麼。

  旋即,她拿起面前的試卷,一個個的翻過去,最後點了點頭,道。

  「的確,都是上佳的策論,這兩份,包拯,曾公亮,讓我看來,若非是在此次科考當中,換了旁的時候,其文采足以名列前三了,倒是可惜了。」

  或許是因為數年沒有舉行貢舉,又或許是因為這次突然放開了解額制度,總之,從結果來看,

  這次的殿試,湧現出了許多人才。

  其中就包括,趙禎在前世就曾聽說過的許多人,韓琦,曾公亮,包拯,文彥博—-都赫然在列。

  當然,名聲歸名聲,文采歸文采。

  單純從這次的殿試來看,這幾個人當中,除了韓琦之外,其他人都不算特別靠前。

  而且,讓趙禎有些欣慰的是,不管這些人在歷史上做了什麼,但是,從策論透露出的傾向而言,至少在還沒有踏入官場的現在,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還是反對朋黨的。

  「官家特意將這些人的試卷拿來讓我看,怕不單單是想誇讚一番他們吧?」

  放下手中的試卷,劉娥再度開口問道。

  聞言,趙禎也收回了心神,沉吟片刻,道。

  「如大娘娘所說,這試卷當中,有不少人都是前幾名的才華,但是,因為這次的競爭太過激烈,所以,才被排到了後面。」

  「按照慣例,朝廷授官,只有排在最靠前的數人,可授京官,其餘全部授流內官,而流內轉遷京官,實在太難。」

  「朕遍覽諸試卷,覺得如此人才,沉淪下僚實在太過可惜,所以,才想著過來和大娘娘商議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