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琅琊王……,可滿意否?」

  這就像一枚石子扔進池塘里,驚起一片漣漪。

  「琅琊王,原來是他在背後……」

  眾臣的目光變幻,許多想不通的現在一下子想通了,許許多多的臣子都若有所思的盯著高儼看。

  而剛才還喧鬧沸騰的勛貴們則集體嗆聲了。

  此時無聲勝有聲。

  宗室王爺則不約而同的與高儼拉出一段距離,將隱藏在諸王身後的高儼給完完整整的暴露出來。

  高儼的面色一陣青一陣白,青的是氣的,白的是嚇的。

  他沒有想到高緯會忽然向他發難,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不可能呀,他明明聯繫勛臣的時候都很隱蔽……

  正在他額頭隱隱出汗,腦子拼命的在想該如何向高緯交代的時候,高緯樂呵呵的說了一句:

  「別那麼緊張嘛,朕不過問問你願不願意做右相,想這麼多幹嘛?」

  高儼:「…………」

  勛臣們:「…………」

  你這個樣子想讓我們不誤會都難好吧!

  把他們給嚇的一背的汗……

  他們現在看皇座之上的那個皇帝,怎麼看怎麼不靠譜。這個皇帝很壞呀……

  高緯雖然現在不會動他們,但他不介意逗一逗他們。

  很明顯高儼和勛臣們勾結在一起不是一天兩天了,想要靠這個,最多也就只能暫時彈壓一下琅琊王,勛貴們是可以全身而退的,那樣高緯要發火的話還有什麼意義呢?

  不能一棍子就打死,那高緯倒不介意先放過他們,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一併清算!

  不過,也不能就這麼算了……

  高緯的眼神瞄向勛臣裡面那個蹦躂的最歡的傢伙,臉色漸漸開始變得嚴厲起來:

  「段德,殿前失儀,屢屢出言不遜,有失體統,著沒收財產,降爵為安平縣男,拖出杖責四十。琅琊王……親自監刑!」

  「這……」勛臣里又是一陣嗡響,又一次炸開了鍋,不過現在他們的不滿也只能堵在喉嚨里,不敢宣之於口。

  先前集體彈劾趙彥深的時候就已經落了高緯一次面子,如果這次再跟高緯頂牛,那就不是牛氣了,而是傻氣!你以為高緯就不敢動刀子?笑話,他可是畢竟姓高呀,老高家發起瘋來可是自己家的人都照殺不誤!

  何況,也只折損了一個段德,其他人不都好好的嗎?

  人都是這樣的,死道友莫死貧道。

  所以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想法了,反正目的已經達到,趙彥深已經被他們給弄下來了,還連帶著拉下了趙郡王高睿,這就已經可以了。

  現在要考慮的不是什麼「乘勝追擊」,而是想想如何給陛下一個體面的台階下。

  別說只是奪段德的爵,罰沒家產了,皇帝就是一怒之下想要段德的命,他們也不會阻撓。

  用段德的小命來讓高緯暫且消氣,這筆生意還是很合算的。

  當然勛臣里也有一開始就站在高儼這邊的死忠,眼睜睜的看著高儼,希望高儼可以站出來駁回高緯的旨意,可是他們失望了,高儼沒有,反而向高緯低頭,說:「臣弟接旨。」

  這頓時讓一些原本抱有別樣心思的勛臣暗地撇嘴,連抬槓你都不敢,還指望你能去篡奪大位嗎?

  看來跟著高儼是沒有出路的……

  還有一些搖擺不定的勛臣則暗暗心涼,誰都知道段德的背後是琅琊王,這次他們勛臣聯合在一起朝皇帝發難,段德在其中的奔走勸說起了很大作用。

  可是當皇帝要奪段德爵位的時候,琅琊王連屁都不敢放一個,還幫著皇帝打板子。

  皇帝擺明了要斷琅琊王一臂,可是琅琊王不敢不遵從,如此看來,二人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面對高緯的出牌,高儼是無可奈何的。

  一方面,高緯的理由充分,師出有名,段德的確是多有出言不遜,全朝堂都看到了,高緯要拿下他,從道理上來說,一點毛病也沒有,高儼拿什麼去跟高緯頂?

  還有,高儼絕不相信高緯今天這樣是偶然的行為,這說明他或許知道一些事情,至少已經開始懷疑高儼。他現在為了一個段德和高緯翻臉,只會坐實了高緯的懷疑,為了自證「清白」,他不得不自斷一臂。

  另一方面,雖然折損了段德,可是他得到了右相的位置,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實權,以後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培植黨羽,干涉朝政,逐步的壯大自己,以後他如果要舉事會方便很多!

  從前,孝昭帝和先帝不都是這麼做的嗎?

  雖然他不明白高緯為什麼會把右相的位置給自己,但是這無疑對他是有利無害的!

  雖然,折損了段德,一部分黨羽必然會和他離心,心痛,但是很合算!

  所以無論如何,高儼都必須要咽下這枚苦果!

  先苦,才能後甜!

  片刻之間,高儼就已經權衡好了利弊,段德被無情拋棄了。

  「好膽色!」高緯不由得高看了高儼一眼,不得不說高儼真是梟雄本色,狠辣果決超出別人的想像。

  但是高儼心裡想的是什麼高緯心中一清二楚,而高緯心裡在想什麼高儼卻一概不知。

  他會就這麼將一個青雲之梯搬給高儼嗎?

  做夢!

  他的確從今天開始就是右相了,但這個右相的職位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右相有誰會把他當成一回事呢?

  坐上這個位置,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調動,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兌現,只是當成一個擺設高高掛起……

  於是高緯接下來又頒布了一道聖旨:

  「近日,朕理政時發現在處理政務的時候許多部門的一件和處理手段都不一致,為了提高理政效率,避免地方出現疏漏,傳朕命!

  自今日起,朕在昭陽殿再建一閣,由趙彥深、琅琊王、趙郡王、胡長桀、唐邕、馮子琮六人組建內閣,凡五品以上,通過考核皆可以進入內閣輔政。

  具體,幫朕閱看朝堂及地方政務,負責篩選、審批及執行封駁、草擬詔書等。

  自今日起,凡地方及六部奏摺,不經過內閣審批,一律不得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