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鄴城禁軍

  天還未亮,王琳早早便起身,在侍女的服侍下洗漱更衣。正堂對著一座荷塘,幾株枯荷佇立在清冽的池中,一眼可以望見水中倒影出來的涼涼月色。在這北地,極少能看見這般江南風韻,很對王琳的胃口。

  這座府邸並不是他原本就有的,這原本是一個勛貴的府邸,因為參與琅琊王謀逆一案被問斬,高緯又將這座地段極佳的府邸賜給了王琳。

  皇帝昨日和王琳深談將近三個時辰才出宮,據說,陛下對王琳印象極佳,評價頗高,於是王琳一夜之間就成為了鄴城勛貴世家子弟們眼裡的寵臣新貴。

  昨日他剛剛回府,便收到了十幾分請帖,邀他赴宴,這也算是鄴城裡的勛臣階級對他的拉攏和認可,這讓王琳忍不住心懷大暢,從前他雖然實力、勢力都不弱,但是在鄴城的那些六鎮勛臣的眼裡,還是屬於不入流的鄉下人,他有心結交也沒有那個去正眼瞧他。但是風水輪流轉,沒有想到他王琳也有如此風光得意的一天。

  怎麼說呢……心情還是十分愉悅的……

  王琳似乎將自己在淮南的根底忘了個乾淨……

  在淮南,終究都是被看成寄人籬下,就算有實力也得乖乖的夾起尾巴做人。但是現在不一樣,今日,他王琳將正式登入大齊的權力舞台,成為頭面人物之一!

  在淮南當一個軍頭,自己是沒有什麼,但是為子孫計,這豈是長久之道?王琳雖然捨不得,但是這筆帳他又如何會算不清楚。人往高處走。安心於當個軍頭,整天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里劃拉,那是沒出息的表現!

  他對著銅鏡精心的梳理了鬍子和頭髮,端正衣冠,將一套珍藏的鎧甲穿戴好,後來又覺得是不是太過於鮮艷了……,從傳聞和昨日的觀察來看,陛下是個喜歡簡潔的人,看了這套顯得有些花哨的行頭會不會心生不喜?

  王琳猶豫了一下,將已經穿戴好的衣衫脫下,「去,給老夫挑一件玄色的袍子來,那件……雲織錦緞的……,把這件扔了……!」他對著銅鏡又是整理了一番,現在覺得穩重多了,這才系好儀劍準備出門。

  還沒有邁出門去,門外就跨進一群人,短衣勁裝打扮,嚴肅臉,個個殺氣騰騰。王琳剛想拔劍,就見一個水藍色襴衫的少年郎從門外踏進,不滿地看向王琳:「幹什麼呢,半天不見你來,還要朕來請你不成?還有……」高緯指了指,用看奇葩的眼神看著他,「你這身行頭是打算去幹啥?上朝?」

  「陛下……,臣這是為了顯得鄭重一點……」王琳心裡苦笑,這位陛下太超乎常理了,他的邏輯思維根本無從理解。王琳狐疑地看了看高緯,這不像是去巡視的皇帝,倒像是去踏青的紈絝公子。皇帝出行的儀仗、隨行官員他一個都沒帶,只帶了一個小內侍,「陛下這是……?」他疑惑的看向高緯。

  高緯嘆了一口氣,隨後道:「朕想出個宮不容易呀……,還要通報前朝、後宮,等他們挑選吉日,準備儀仗、安排禁軍大營接駕,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太麻煩了,還是一切從簡的好……」王琳明白了,皇帝這是白龍魚服。心裡不由得苦笑,一切從簡……可你這也太簡了一點吧……

  「而且朕不想只看到些表面功夫,更不想把那麼一件小事搞得太大張旗鼓,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還是就這樣吧……」

  「先把這身換了再說話……花里胡哨的……穿著這身誰都知道你是大官……快一點兒。」

  王琳:「……」

  高緯傳過來這麼久,這還是第一次巡視自己的麾下的打手們——鄴城禁軍。這是北齊最重要的三大軍事力量體系之一。

  有了鄴城禁軍在,北齊朝堂才能保持權力兩極化,皇帝不至於被六鎮勛貴給架空。

  高歡身份特殊,是懷朔六鎮鮮卑化漢人,也是渤海高氏一員,所以在六鎮和河北世家兩邊都吃得開。兩邊對他都是大力支持,在高歡還活著的時候,東魏高氏集團的矛盾被高歡的個人手段和魅力一力鎮壓。但是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

  高歡死後,高澄雖順利繼承權位,但並沒完全的接過帝國的權力,婁太后接手晉陽,晉陽六鎮屢屢將手伸過來,操控朝政。高澄高洋等兄弟自然不願意當一個傀儡,因此訓練出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來與晉陽相抗衡,擺脫晉陽的掣肘。這,就是鄴城禁軍。

  就這樣,北齊分裂成了晉陽六鎮、鄴城禁軍和河北塢堡三大軍事集團,晉陽和鄴城的矛盾,漢人和鮮卑的矛盾,世家和勛貴的矛盾,等等等,將國家陷入了無盡的內耗之中。

  這是後來北周可以迎頭趕上北齊的重要原因。但即便是這樣,高緯現在也無可奈何,他不能解散鄴城禁軍,更不能撤銷晉陽六鎮的權力,他只能一步步壯大鄴城的力量,憑著絕對的勢來壓服晉陽六鎮和河北世家。終有一日,將晉陽、鄴城、河北這三方鬆散的軍事力量集中起來,為他所用。

  他並不是高歡那樣打天下的皇帝,所以對內改革並不能大刀闊斧,只能用小刀一點一點將這個國家的弊政剔除。況且,晉陽勢大難制,即使是高歡也不得不向六鎮妥協。這些年來,禁軍雖然依舊保持著獨立性,但是已經被六鎮的力量滲透的非常嚴重。高緯借琅琊王謀逆一案,給禁軍來了一次徹徹底底的換血,徹底掌控了鄴城禁軍,他還實行了兵制調動制度,目的就是摻沙子,將鄴城的力量一點點的往晉陽滲透。

  現在他已經確保了禁軍絕對服從於皇權,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壯大禁軍的力量!

  高緯和王琳身邊,數百人裝作普通人散開,無形之間拓開了一條通道,將這對君臣隔絕開來。

  高緯和王琳很低調的進入了北大營,北大營作為禁軍大營之首,最先擴張兵員。近月,不斷有壯丁從江淮還有泰山被輸送過來,因此,現在的北大營,與其說是軍營,不如說是更像一個難民營。

  王琳心裡吃了一驚,不是為這個看上去破破爛爛、不成建制的軍營,而是因為,他發現這個軍營里貌似絕大部分都是漢人。鮮卑人和漢人混雜。

  這麼大規模的漢人成軍,在北齊很難見到。東魏、西魏的軍隊體制大體沿襲北魏,其軍制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夷漢分兵制。

  高歡起事,賴以成事的都是鮮卑或鮮卑化了的其他少數民族和漢人。因此,東魏的軍隊主體是鮮卑兵。高歡所採取的是以鮮卑人打仗,漢人務農納糧的作法。

  當時,雖然也有漢人兵,但與鮮卑兵分開,單立一軍,由漢人統率。高洋在位的時候,挑選鮮卑兵中勇力絕眾者組成精兵,號稱百保鮮卑。同時,又簡漢人之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士,鎮守邊塞。

  後北齊又正式以漢人服兵役,仍取高歡時作法,以漢人兵單為一軍。高歡曾於相府內設內、外二曹主管兵事,內曹是騎兵曹,掌中兵鮮卑兵事;外曹是步兵曹,掌外兵漢人兵事。

  後來北齊代東魏,將丞相府的制度照搬改進,大權收歸於朝廷,很多職位發生了變動,但是內外二曹的職權依舊存在。北齊兵部(這時候稱為五兵部)也將漢人和鮮卑士卒分開管理。

  高緯似乎是察覺到了王琳的吃驚,於是道:「朝廷從江淮、豫州、泰山、河北、還有燕州并州鮮卑部眾中抽取了大量壯丁,送往鄴城訓練成軍,總共大概在六萬人左右……兵員比之前還多了至少一半……」

  斛律光、高長恭出征,高緯並不想過多依賴晉陽的力量,這是高緯展示肌肉的好機會,所以對他們大力支持是必須的。但是這樣一來,鄴城的軍事力量就大大的縮水,鄴城禁軍原本就只在三五萬之數,在斛律光、高長恭、高延宗、段深接連抽調之後,只剩下八千餘人。還好徵兵原本就是高緯賑災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能順利成章的擴充兵力。

  「在鄴城,還有河北其他地方,朝廷手裡還掌握著一些官田,我們效仿對面的制度,讓他們半日屯田、半日練兵,儘快實現自給自足……南朝答應的百萬石糧草已經到達秦郡,朝廷手裡還有一些錢糧,足夠支撐到年底,那個時候,我們就算是熬出頭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效仿宇文泰,實行府軍制?」王琳想了想,問道。

  「對……,但是也不對。」高緯道:「朕這個府兵制,和他們的可不一樣……」

  「宇文泰的府兵,僅僅為拉攏漢人豪族,壯大國力而生,但是,他們並沒有完整的編制和制度,漏洞百出……朕不光要實行此制,還要將府兵編入戶籍,編入各軍編制,將他們,徹底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早期府兵包括鮮卑兵、關隴軍戶、關隴豪後所領鄉兵,沒有一般民戶。府兵另附軍籍,不編入民籍,不負擔賦稅,平時半月訓練,半月宿衛,戰時出征。北周武帝時,將府兵徵召對象擴大至上等民戶,後又擴大至一般民戶。由於府兵可以免除賦稅,人們紛紛應召,北周府兵也由此直線上升,至滅北齊時,已有府兵四十萬人。

  宇文泰靠著投靠元修西奔的鮮卑勢力難以和高歡抗衡,所以在西魏的鮮卑力量幾乎被東魏消耗殆盡的時候,宇文泰不得已起用了漢人豪族的勢力,八柱國也運勢而生,形成了勢大難制、皇帝輪流坐的關隴集團。

  但不管怎麼說,府兵制大大的壯大了北周的軍力和國力,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此消彼長,北周滅亡北齊成為了必然之事。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是比府兵制更能在短時間壯大軍力的政策。至於北周怎麼看……呵,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申請專利了沒有?

  本來,府兵制就是根據北魏軍制演化而來的,高緯自己也可以根據它做出調整,「三年一揀點以補充缺額,將年滿退役的軍士裁撤回家,就……十七到四十二歲吧。服役期間,軍士免除其他徭役,免除賦稅,軍資、武器、糧食,皆由朝廷負擔!」隋唐的府兵制,軍士要自備衣物,自備乾糧武器。

  「軍士不得隨意出入駐紮地界,平時務農,農閒練兵,若有戰事,準備出征!」

  「還得立出個法度……」高緯沉吟道:「參照前制及周國軍制,將府兵分為十六軍,就以國都為例,禁軍宿衛換防……百里外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個月……,兩千里外九番,每番兩個月……」

  意思就是各府內兵士分組,五人一組,輪流在鄴城宿衛,以此類推。

  「十六軍,分為內外兩府,內府四軍必須番上宿衛,其餘州郡……可納資代役……」

  「府兵鎮將,由朝廷直接任命,由十六衛將軍統帥,調遣時,必須拿到皇帝及樞密院下發文書,還有……兵部發放的魚符,戰爭結束,則歸於朝……」

  這樣,就避免了手下將領擁兵自重。

  北周壯大並不是沒有道理,拋開他們的內政遠比北齊更加清明不說,他們的制度也要超過北齊。一個國家強大或者是衰落,其根本緣由,永遠都是制度和內政,制度先進,政治清明,國家就能強大,凡之,就會有各種矛盾內耗發生。

  為什麼要變法?因為過去適用的法令已經不適合當前,窮則變,變則通,這是亘古不變的強國之道。

  北齊的上上下下,從朝廷到地方,這個時候的政策和體制,在高緯看來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大篩子。但他的這個身份註定了他不能夠開展從下至上、徹徹底底的改革。而從上而下,又有太多的局限性,所以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保持朝堂上的平衡,如同走鋼絲一般,細水長流,一點一點將國家的弊病剔除。

  這是一條很艱難的路。可是他別無選擇。

  「但是府兵也有其局限性……」高緯想了想,接著補充道:「其一,府兵訓練方式單一,且還要務農,不夠專業,不能將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你看看,周軍雖然戰鬥素質不錯,但是碰到晉陽,精銳,很容易就會被打敗,為什麼?因為他們並不是專事打仗之人……註定了發展會有極限……」

  「再有,若是戰事頻繁、防禦線過長、兵役繁重,兵士往往被強留下來……逃亡不可避免……,其次,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阻止土地兼併,若是可用於屯兵種田的土地越來越少,那麼府兵就會失去經濟基礎,那樣的話,朝廷想要徵兵就更加困難了……」

  「雖然在朕有生之年內,天下還不至於到這一步,但是,朕以為,很有必要提早做準備……」高緯說:「朕打算,在開展府兵制的同時,再行募兵制度,就是,花錢,招募自願參軍的人來當兵,不種田,專司訓練和打仗……!」

  高緯又笑了笑,「當然,朕現在就是想,也沒有那個條件,條件不允許……,朕的私庫空的都已經可以跑耗子了,要是現在跟鄭宇說,朕會讓他的唾沫給淹死……」

  高緯頗有滄桑之感的一嘆,「且等來年吧……」

  而王琳早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這個問題如果是他來想,大概也就是如何布防,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訓練這些兵,但是高緯,他是站在制度、站在國家根本上考慮問題。這就是皇帝和臣子的差距?

  高緯回頭對王琳道:「這禁軍完全是由朕在掌控,你可以放心操練、布置,不會有人來掣肘,這兵事……說實話,朕不是很懂,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王卿你這種專業的人去做……」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有朕給你頂著呢……還有,朕給你安排了一個下屬,就是剛剛襲爵的燕郡公,慕容三藏……,呵呵,開國功勳之子,明日會來你這裡點卯,他還年輕,你多管管……」

  慕容家這些年逐漸勢微,慕容三藏的兄長慕容士肅參與謀反,想推翻高澄,結果被誅殺。結果就是慕容家的狀況雪上加霜,還好有慕容三藏在,可以撐起門戶。一個逐漸式微的勛貴家族根本不介意抱一抱皇帝的大腿,……這個年輕人又能力不俗,武略出眾,高緯覺得自己可以用他。

  一來,鉗制王琳,另一面,也是愛惜人才。皇帝都這麼客氣的說了,王琳還能拒絕嗎?皇帝的面子他得給,於是王琳點頭道:「臣明白了,請陛下放心……」

  「你辦事,朕自然是放心的。」高緯客套話也是張口就來,「行了,看也看過了,朕先回宮了,你記得明日上朝,正式上任。」

  「……」王琳半晌無言,感覺自己接手了一個麻煩的爛攤子……

  果然餡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五六萬人的操練、整合……,這是要累死他老王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