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那些年的人才選拔制度(三)

  【曹操去世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改國號為「魏」,而對於朝政的風起雲湧,他卻是不能再視而不見了,於是九品中正制應運而生,他是由陳群提出的。】

  聽到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曹操有些懵逼,可隨即又釋然了,大抵不過是早晚的事!

  【陳群是什麼人?他就是士族的人啊!他提出的政策又如何會不利於士族,這個制度可以說是為士族服務的,它把官員的選拔再度劃歸到了士族的手裡,這大概也是曹魏政權對於士族門閥的一種妥協吧!】

  【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世家這個群體,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存在的,可謂是盤根錯節,想要一舉消滅是很難很難的,九品中正制的出現只能說是當時的時代造就的,我們不能一味的站在後人的角度批判於他,不能因為兩晉南北朝的混亂而全盤否決於他,他既是時代的產物,於當時的環境而言,不該是一無是處的。】

  【最後在總結一下①九品中正制吧!九品中正制顧名思義就是把人才分為九等,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的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

  【哦!對了!中正就是一種官職名稱,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有大小之分。他們從中品評人才,將其分為九等,其實他們這種做法依舊採取了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

  【而這種制度延續了四百年之久,直至科舉制的產生。】

  終於說到科舉了,隋唐之前的帝王豎起耳朵聆聽,看看被後人稱讚的科舉制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制度。

  【②科舉制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參加考試,任何人都有當官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擺脫了世家大族的控制,加強了皇權。】

  【科舉制起源於隋朝,完善於唐朝,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為了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用這種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而他的正式確立卻是在隋煬帝時期。】

  【隋煬帝楊廣這人麼,用暴君形容他其實是不為過的,好大喜功、奢侈無度,但是他的有些政策確實是功在千秋,比如說這個科舉制,自他起,延續了千年之久,再比如說京杭大運河,從他下令開鑿,在當時是民不聊生,可它貫通了南北,惠及了後世,直至今日,我們依舊享受著他的便利。】

  暴君?好大喜功?奢侈無度?

  隋文帝楊堅難以置信,一旁的獨孤皇后更是瞪大了雙眸,喃喃:「天幕說的是阿摩麼?」

  【科舉制便是由隋煬帝下令實行了,直至隋二世而亡,唐朝很好的承襲了下來,並對其進行了完善了。】

  【又是一個二世而亡的大一統國家啊,安安不得不感慨歷史可謂是驚人的相似啊!秦始皇一統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分割局面,隋文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的分裂,使得國家再度一統,同樣是雄才偉略的兩位君主,耐不住他們有一個超級敗家子,朝夕之間便敗完了家業。】

  二世而亡?

  楊堅的臉瞬間黑了,好一個二世而亡,原本以為阿摩能繼承他大志,他心中都有了廢太子的打算了,如今別說是太子之位,他都恨不得一劍劈了他。

  「那羅延,你別激動,我們再看看,事情還沒那麼糟糕!」獨孤皇后忙安撫道。

  夫妻那麼多年,她又如何看不出自家丈夫的怒火,說實在天幕之言她很意外,也很迷茫。

  阿摩這麼孝順乖巧的兒子,真是如天幕所說的那樣麼?真的會讓他大隋二世而亡嗎?

  好在一切還沒發生,且阿摩畢竟是她兒子,她不能僅憑天幕的三言兩語便讓那羅延懲治了他。

  而天幕之語也成功的讓嬴政黑臉了,好在他已經被刺激的夠多了,心臟已經無比強悍了,再說於他而言這已經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了,如今的大秦絕不會二世而亡。

  蘇安安看到兩位老祖宗的黑臉,吐了吐舌,決定繞過它,繼續講科舉制。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科目看著挺多的,但是考試的內容還算簡單,最初只是試策,主要是「考時務策」。】

  【也就是說朝廷派一個主考官主持,並定好題目,根據題目寫一篇對應的論文,題目主要是針對朝廷需要解決的問題、計劃制定的政策、準備實施的制度等為主。然後看誰能用最好的文筆,寫出最有實用性的文章。當然,這種考試也不只是一種,而是分為好幾科,根據不同的需要,安排不同的題目考試,錄取不同的人才,這就是所謂的分科舉士。】

  【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又慢慢的有了詩賦、帖金、墨義等。所以所謂登科取第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都是要有一定的才華的。】

  屢試不中的讀書人們默默的點了點頭,是啊!想考中也沒那麼簡單啊!

  【而縱觀整個唐朝,科舉制還是比較隨意的,且唐朝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名士的推薦,這點就有點類似於兩漢的察舉制了,於是乎考生們也不是沒有其他門路。】

  【唐朝的主考官都是提前定好的,考生們就可以想辦法奔走於公卿門下,將自己最好的作品,比如詩,獻給主考官,讓其進行點評,一旦獲得主考官的認可,那麼高中一般就穩了。】

  【這就是投卷,投卷使得有才華的人紛紛嶄露頭角,比如詩人白居易便曾向顧況投過詩。】

  【白居易是誰?那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他投的那一首《賦得原上草》廣為流傳,甚至至今還是我們教科書中必背的古詩之一。】

  被天幕點名了?

  年輕的白居易抬頭,眸中閃過一絲詫異,可隨即為自己的詩能流傳千古而高興。

  教科書是什麼?是後世學習的一種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