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掃蕩黃巾

  公孫瓚在長社之中與皇甫嵩及朱儁二將隨後又交談許久方才離去,在其離開之時,又與二將及曹操分定去路,分別由皇甫嵩領曹操自長社向北掃蕩黃巾,朱儁自領所部自長社向南掃蕩黃巾。

  而公孫瓚,則率領本部兵馬及麴義所部五百兵眾,就近掃蕩潁川黃巾。

  黃巾暴亂,潁川雖是重災區,深受黃巾殘害,可聚集於此的黃巾,卻多被波才徵調,與朝廷大軍對決,雖大敗朱儁,圍困皇甫嵩於長社,曾獲一時殊榮,可最終卻難免葬身火海。

  如今潁川所殘存黃巾,早已不足為懼,可若不遣兵將及時剿除,又恐黃巾如草芥般死灰復燃。

  於是乎,公孫瓚便向皇甫嵩請來將令,領兵進剿潁川黃巾。皇甫嵩自然應允,大軍分撥已定,便各自向著自己的目的地開拔而去。

  待得辭別皇甫嵩及朱儁之後,公孫瓚則是對荀攸笑道:「公達,接下來,便要由你來領路了。」

  荀攸聞言,開懷不已,笑顏回道:「這是自然,多謝主公,」

  感謝的話剛說到一半,便被公孫瓚止住話頭,說道:「感謝的話,無需再說,公達,我們還是趕緊走吧。」

  荀攸見狀,微微一笑,而後拱手行禮而退至軍前,領著大軍,朝那潁川進發而去。

  ……

  公孫瓚卻是不知,不止是盧植,便是連剛與其揮手告別的皇甫嵩及朱儁二將,也是聯名上報奏摺,為公孫瓚請功,黃巾暴亂,終於將皇帝從床榻之上尋出,按壓在朝堂之上,這是近些年來為數不多的皇帝執政之時,同時也有各地的戰報回傳洛陽。

  當劉宏看到各地戰報,一處接連一處的府衙為黃巾所攻之後,心煩不已。

  一連多日,俱是如此,看到各地戰敗消息,劉宏的臉色也是愈發不好。

  終於,在前幾日,劉宏收到了冀州前線盧植送回的加急戰報,言大漢駙馬,安遠將軍公孫瓚出兵相助,自處幽州,一路征繳,破南皮,入鄴城,更還生擒賊首胞弟張寶,現今正押送回京。

  聽聞此訊,劉宏龍顏大悅,對眾臣說道:「還是朕親選駙馬,能安朕心,值此危難之際,領兵殺出,協助盧植,大破黃巾,生擒張寶。可謂是給各地的剿匪軍兵開了個好頭,爾等說說,朕該怎麼賞賜公孫瓚才好?」

  聽皇帝要賞賜公孫瓚,眾臣皆有不同意見,其中太尉楊彪馬日磾等人,因與盧植蔡邕有舊,自是偏向公孫瓚,進言要聖上及時封賞,好讓各地平叛剿匪之兵心中寬慰,以免傷寒了將士之心。

  而那司空袁逢及司徒袁隗二人,因得袁紹袁術書信,不願見公孫瓚就此做大,於是進言道:「陛下,如今黃巾尚未平息,實在不是封賞之時。不若且先將駙馬之功暫且記下,待到黃巾徹底平定之後,再依各地軍兵功績,一同封賞。」

  劉宏還欲再言,卻見那大將軍何進言道:「陛下,末將以為,袁司徒與袁司空所言甚是,封賞之事,還需再議,且不可過於急躁,否則恐怕各地義軍,心有不甘。」

  若說何進為何會站出來與二袁站在同一戰線,其實也並不難猜,一則何進本就看好袁紹,其在洛陽之時,何進便時常與之商議瑣事,再則何進也是擔心那公孫瓚,鋒芒太盛,所以還是暫且將封賞之事壓下,只等袁紹立下功勞之後,再做商議。

  劉宏見眾臣皆是這般,自知不好強行與其對立,便遂其所願,暫將此事按下,等待日後另行封賞。

  不過,為了彰顯皇帝聖明,駙馬之勇武,劉宏還是決議,將公孫瓚之功績傳揚天下,頌與各地知曉,用以振奮軍心。

  因其此舉,使得公孫瓚的名號,響徹在中原大地之上,更叫公孫瓚名望大漲,受益終身。

  ……

  在那洛陽朝堂之上因是否該對公孫瓚進行封賞之事而爭論之時,公孫瓚則是率領軍兵,在距洛陽不遠的潁川,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剿匪行動。

  因波才先前召集了近十萬大軍前去迎擊漢家官軍,致使潁川境內的黃巾賊人,並不在多數。

  再加上公孫瓚聲名遠揚,許多宵小一聽到公孫瓚之名號,便望風而降,有的逃遁山林,有的棄暗投明,總之自從在長社與皇甫嵩朱儁分別之後,公孫瓚所部至今都沒有真真正正地打過一場仗。

  不過雖然未曾遇見悍匪,但公孫瓚一路之上卻也收穫良多,原因無他,皆因潁川之地出名士,公孫瓚盛名已久,又有荀攸為其此間名士代為引薦,使得公孫瓚所部在短短數日之間,多出許多儒生名士來。

  雖然多出這許多儒生名士,使得大軍行進速度有所衰減,可公孫瓚卻很是滿意。

  其深知待得黃巾平定,自己所要管轄的,絕不會僅有遼東四郡而已,若想有效管理治下郡縣,賢良之士必不可少。

  再加上公孫瓚在遼東為天下學士多開的,早已從書院轉型成為學院的,由蔡邕擔任院長的遼東學院,也正需要人才,日後此學院將會是媲美潁川,成為天下最大的學府。

  這些地方皆需要有才之士前往,所缺的,便正是這些儒生名士。

  就在公孫瓚志得意滿,心想日後遼東學院的人丁興旺之時,忽而聽得荀攸拜說道:「主公,前方好似有打鬥,應是殘留黃巾在侵擾百姓,還望主公速速發兵救援。」

  那張飛趙雲及典韋徐晃等將聽說有殘存黃巾,皆眼前一亮,紛紛向公孫瓚請命道:「大哥(主公)!末將願往!」

  公孫瓚聽後,卻是說道:「都別慌亂,各自顧好軍陣,某自親率大夥馳往。」

  「末將遵命!」

  隨即,公孫瓚便親自下令,全軍提速,向那目標方向進發而去。

  如此卻苦了那些儒生名士們,被騎兵將士們夾雜攜帶著,也一路朝前狂奔而去,他們卻是不知,此乃公孫瓚所設考驗,若想入其遼東擔任要職,便不可養尊處優,當知曉事急從權。若是扛不住這般行軍,便還是趁早回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