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廷和商人的關係

  正在為楊愛挑選文房四寶的時候,店裡進來了兩個人。

  一看他們樣子,張九言便知道他們是青皮無賴。

  張九言眉頭皺了皺,對這樣的人,張九言自然是反感。

  店掌柜更加是不喜歡他們,但開門做生意,不管是什麼人進來,都是要笑臉相迎的。

  「二位客官,你們需要買點什麼,小店雖然是小,但這筆墨紙硯那是各樣齊全,

  特別是那硯台,更加是齊備,天下各地出產的好硯台,小店那都是應有盡有,還有,」

  「行了行了,,,你別說這些,老子不懂。」

  儘管知道這兩人不可能是來買東西的,但掌柜還是熱情相迎,熱情介紹。

  當然,不出意料,被他們打斷。

  其中一人一隻腳踮著地,一隻手叉著腰,不懷好意,看向掌柜,說道:「知道我們哥倆是幹嘛的嗎?」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那是包含了太多意思,箇中透露的信息太多太多。

  這句話,既介紹了他們的身份,又說明了他們的目的,

  還說了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以後將要面臨的後果,還有以後也得老實聽話,乖乖給錢,等等等,,,

  不得不說,我們漢語真是博大精深,就這一句話,就可以將那麼多的意思,準確且全面的表達出來,

  這要換成別的語言,那是做不到的。

  張九言將手裡的一捲紙放下,心裡頗為好奇。

  張九言沒想到在長安這樣的地方,大白天的,竟然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倒要看看這個掌柜怎麼應對。

  這掌柜開店做買賣不是一年兩年了,打過交道的人那是千奇百怪,什麼人都有。

  他自然是不怕,也不慌。

  只見掌柜從容卻不失禮貌的笑了笑,對他們兩位拱手,說道:

  「鄙人自是不知二位客官是做什麼買賣的,但是鄙人與文家巷文老爺頗有交情,

  若是二位客官在買賣上有什麼不順心的地方,鄙人倒是可以為你們,向文老爺引見一二。」

  兩人聽掌柜這樣說,臉上露出猶豫和驚慌神情。

  掌柜口中所說的文老爺,他乃是進士及第的人中龍鳳,早年還在外地為官,身份清貴。

  年老致士後雖然賦閒在家,但是他家族當中,許多人在他的影響下,都是考取了功名。

  雖然沒有再出過進士,但是秀才舉人卻是出了好幾個,難保以後不出進士。

  而且他人雖然致士了,但是在官場上混了半輩子,那人脈是極其深厚,所以他文家在長安城,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一戶人家。

  正是靠著這樣深厚的背景和實力,許多店鋪商行的掌柜便是與他交好,尋求他的庇護,其中便有這掌柜。

  兩個青皮自然也是知道文家的,一聽說這掌柜和文家交好,他們立馬就不敢亂說話了。

  開玩笑,以文老爺的勢力,收拾他們,那比捏死一隻螞蟻也強不了多少。

  掌柜又從袖子裡摸出一個幾錢重的碎銀,送給他們,嘴裡說道:

  「天氣炎熱,小店經營文房四寶,也沒有酒水招待,實在是抱歉,煩請二位去酒肆買碗酒喝,算是鄙人的一點心意。」

  掌柜先是表明自己和文家交好,讓他們不敢放肆,

  現在又拿出碎銀給他們買酒,可謂是給足了他們面子,也讓他們有了台階下。

  他們兩人見此,自然是不敢再放肆,更不會記仇。

  那人笑著將碎銀接過,抱拳一聲。

  「打擾了。」

  說完,兩人走了。

  「呵呵,,,」

  張九言在一邊,將這過程看在眼裡,他們走後,張九言呵笑幾聲,走到掌柜面前,對他說道:

  「掌柜,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剛才那兩人上來便如此蠻橫,這要是換作一般人,要麼要軟腳認慫,要麼便要叫人捉拿。

  不過剛才看掌柜你這處理方式,想來這樣的場面,掌柜那也是見得多了吧?」

  掌柜苦笑幾聲,說道:「讓客官見笑了,我們開門做買賣的,天底下什麼人沒見過,

  要想把買賣做下去,人要做,鬼要當,孫子也得裝,哎,一句話,難啊。」

  這話乃是掌柜有感而發,箇中透著無盡的心酸,讓張九言也是頗為感慨。

  感慨之下,張九言問道:「這長安乃是省府治所,地位何其超然,難道在這裡,對這些青皮無賴,官府也不管嗎?」

  「官府?哼,他們只知道坐享其成,漁利百姓,哪裡會管我們商人的死活?

  說句客官不信的話,我們若不是和那些官老爺攀上私人交情,那便是被這些地痞欺負死,官府也不會多看我們一眼。」

  掌柜說這話的時候,那是處處透著對朝廷的不屑和冷漠,還有怨恨。

  看來朝廷在他眼裡,那地位不是一般的差勁。

  張九言聽了,又問道:「敢問掌柜,朝廷可向你徵收了賦稅?賦稅又是幾何?」

  「哼。」

  掌柜輕蔑的冷哼了一聲,冷聲說道:「就朝廷這不管事的德行,還指望在我們商戶身上收到稅?」

  掌柜這話可謂是一語雙關,話里有兩個意思。

  第一,那就是朝廷沒有向他們收稅,即使有,那也是幾近與無。

  第二,那就是他們不會向朝廷納稅,因為他們認為以朝廷的辦事態度,收稅就是個笑話,他們絕不會向朝廷低頭。

  話聊到這裡,張九言心中明了,同時結合自己的知識和認知,也是對如今朝廷和商戶之間的關係,有了新一層的了解。

  在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重農抑商。

  他們認為農業才是王朝的根本,只有農業穩固,王朝才會穩固。

  這個道理當然沒有錯,畢竟農業人口在王朝裡面的比重,最少在八成以上。

  八成以上的人穩定了,王朝可不就穩定了嗎?

  但是他們重農沒錯,但是卻也沒有必要刻意的去打壓商人,給商人人為的製造矛盾和不平等。

  就比如人們常說的士農工商,商人是最底下的,連窮苦的工人也比不上。

  這樣的觀念下,別管商人有多少錢,在世人的眼裡,地位那是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