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怒氣沖沖地道:「平時你們一個個滿肚子的才華學問,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怎麼到了關鍵的時候,卻啞巴了?一群廢物!」
好難怪曹爽動怒,要知道,他的手下可是有著眾多的謀士,個個滿腹的經論,學問高深,可到了關鍵的時候,卻都啞火了。
許多人的目光,都投到了何晏的身上,何晏可是玄學派的代表人物,論學問論才華,他自稱第二可沒人敢稱第一。
何晏也是一肚子的惱火,心說你們看我做甚,沒錯,老子是玄學領袖,但玄學是幹什麼的,你們不明白嗎,玄學談論的,那都是高深莫測的東西,雲里來霧裡去,像司馬懿叛亂這麼現實的問題,老子能解決得了嗎?
就在此時,下面的人急報導:「啟稟大將軍,司馬太傅有奏章送到。」
曹爽聞言一震,急急地道:「快……快呈上來了。」
司馬懿的奏章寫得很規範,內容也比較長,按口吻來說,是寫給天子曹芳的,不過司馬懿寫奏章的時候,當然清楚這份奏章曹芳未必能看得到,所以就內容而言,其實是寫給曹爽的。
雖然奏章寫得比較長,但中心意思不過有三,首先,司馬懿強調了自己此次行動的合理性。魏明帝當年在臨終前曾特意託孤於司馬懿,一旦有變,要確保少帝安全。
然後,司馬懿筆鋒一轉,開始數落曹爽種種不是:排擠大臣,重用親信,浮華之士充斥於朝堂之上,甚至於連禁中侍衛也都是曹爽的私人。由此,司馬懿得出結論,皇帝的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
最後,司馬懿又解釋了此次行動的緣由。曹爽離間二宮,使得皇帝與太后母子不得相見。如今我司馬懿稟奏太后曹爽的種種不是,是太后命我執行懿旨,罷黜曹爽兄弟官職。
在信中司馬懿反覆強調了自己的兵諫是迫不得已,絕對無意傷害任何人的性命,就算是被彈劾的曹爽兄弟,司馬懿也絕不會妄加迫害,只要曹爽能主動地交出兵權,他可以保證曹爽以侯歸第,永享富貴。
曹爽讀完司馬懿的奏章,沉默不語,說實話,他對那句以侯歸第還是有些動心的,此次出門,曹爽壓根兒就沒想到會出這檔子的事,所以他的嬌妻美妾以及子女都留在了洛陽府中,如果他真得與司馬懿決裂的話,那麼他眾多的妻妾子女恐怕都會橫遭不測,從感情上來講,曹爽是很難接受的。
還有曹爽當政這麼些年來,搜颳了無數的金銀財寶,也在府邸之中,如果他回不去了,那麼這麼多的財寶豈不是便宜了司馬懿?
曹爽愛財顧家,所以司馬懿提出來的種種優惠條件讓他暗暗心動,退一步講,就算真得當不成大將軍了,只要能以侯歸第,永享富貴,曹爽倒不是不可接受。
曹爽將司馬懿的奏章遍視眾人,眾人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這時,下面的人再次稟報,稱大司農桓范求見。
曹爽頓時眼前一亮,就如同溺水的人突然捉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立刻命人傳見。
桓范自離了洛陽城,快馬加鞭的趕往了高平陵,以前桓范是去過高平陵的,所以對那邊的地理情況還是知曉的,唯一不利的條件就是一路這上黑燈瞎火的。
本來桓范還曾計劃著夜裡休息一下,等到天明之後再趕路,但轉念一想,現在的情勢可是一日千里,如果曹爽向司馬懿投降的話,自己這麼一趟豈不是白跑了。
所以一路之上桓范是馬不停蹄,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高平陵,曹爽傳見他的時候,桓范一臉的灰塵都還沒有來得及收拾呢。
曹爽對桓范道:「元則,當初你就曾說過不易外出之言,本公未聽你之言,才釀下今日之錯,悔不該當初啊。」
桓范一看,這太陽還真有從西邊出來的,以前的曹爽,態度決絕,什麼時候認過錯後悔過,今天居然主動地認錯,實屬難得。
不過桓范並沒有過多的在意這些,他特意冒著風險從洛陽逃出來,可不光是為了聽曹爽的悔言的,桓范當即道:「大將軍,雖然司馬懿封閉了洛陽城門,但目前的局勢,也並非如此的不堪,大將軍還是有反擊的機會的,輔國將軍曹亮和驍騎將軍曹演,如今占據大夏門,與司馬老賊在城中對抗,大將軍完全可以攜駕前往許昌。至於兵馬和糧餉,大將軍也無需擔憂,下官出城可是帶著大司馬印信的,典農中郎將就在附近,既有屯田的兵馬,又有充足的糧草,足可保證一切用度。到達許昌之後,大將軍即可詔告天下,共起勤王之兵,討伐叛國之賊司馬懿。」
這個計劃桓范早就成竹在胸了,而且許多的細節桓范也早早進行了謀畫,所以說方案相當的成熟,只要曹爽一聲令下,即可執行。
曹爽臉上卻是陰睛不定,去許昌,他覺得不是不可以,但是他這麼一走,留在洛陽的妻妾子女和億萬家財怎麼辦?
要知道,許昌雖然在曹操時期,曾做為都城存在過,但是曹丕登基之後,遷都到了洛陽,許昌也就破蔽了,年久失修,就連城門都快塌了,那種地方,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曹爽又怎麼能呆得下去?
曹爽將司馬懿的奏章遞給了桓范,道:「司馬懿要奪的是權,其實給他也無妨,本公只要安享富足,衣食無憂即可,這個大將軍他願意當,就讓他當好了。」
桓范一聽,跺足道:「大將軍,糊塗啊,如今之勢,已成水火,所謂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是他亡,絕無第三條路可走。司馬老賊極為奸詐,此奏章乃緩兵之計也,大將軍倘若交出兵權,必是取死之道也,萬萬不可為之。」
曹爽默然不語,桓范已經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可曹爽始終還是遲疑不決,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