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回到晉陽的時候,王基親自率領著并州官員出城相迎。
前一夜,突降大雪,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儘管天氣寒冷,但曹亮的歸來,還是引來了無數的百姓,他們扶老攜幼,焚香叩拜,迎接著英雄的回歸。
儘管這三年來曹亮沒有回到過晉陽一次,但是誰都清楚,沒有這位并州都督在雁門前線頂著,鮮卑人的鐵蹄就會肆意地踐踏著晉陽這片土地,匈奴人作亂帶來的噩夢剛剛消散,誰也不願意再度淪落到人間地獄之中。
所以曹亮的這一次回歸,自然引來了無數的百姓熱忱歡迎。
以前并州一直未曾設都督之位,所以晉陽城中最高的官署便是刺史府了,自從曹亮就任并州都督之後,王基接任了刺史,便命人重修了一座都督府,其規模還在刺史府之上。
王基也沒想太多,畢竟做為并州最高的軍政長官,并州都督理應擁有一個獨立的官署,而且這個官署的規模,只能比刺史府大,不能比刺史府小。
曹亮這幾年沒有回晉陽,自然也不知道此事,不過他在王基的陪同下,來到都督府的時候,曹亮明顯地皺了皺眉頭,露出了不悅之色,畢竟修建這樣的一座官邸,花費肯定是不低的,這幾年并州面臨困難,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建這官邸的錢足夠養活不少的流民了。
「伯輿兄,建這麼一座官邸,太鋪張了吧。」曹亮微帶不悅地道。
王基連忙地道:「這座大宅原本乃是王家的宅子,聽到都督竟然沒有官邸時,便主動地讓了出來,只進行了一些簡單的翻修,並沒有花多少錢,某也知賢弟不喜鋪張奢侈,故而只是簡單地收拾了一下。」
太原王家可是并州首屈一指的豪門世家,此番主動地讓一所府邸出來,分明是有意結交於他,曹亮倒也不好再多說什麼,王家是并州的豪門,曹亮想要在并州有所建樹,自然也是繞不開的王家的,王家的這番好意,曹亮倒也不好拒絕。
王基主動地將這三年來的工作進行了匯報,其實曹亮雖然不在晉陽,但還是對王基有所了解,當這個并州刺史可不比別的州刺史,王基能在這個位置上,幹得井井有條,確實也顯示了王基的能耐。
此番擊退了鮮卑人的進攻,曹亮總算可以從繁重的北疆軍事之中脫身出來,此次回到晉陽之後,曹亮也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番。
但還沒過幾天,朝廷那邊便派來了欽差大臣,前來宣旨。
這道聖旨牽扯到了三個人,首先曹亮被任命為輔國將軍、散騎常侍,桓范被任命為大司農,王基則被授予了寧遠將軍,從單車刺史晉升為領兵刺史。
聖旨要求,曹亮和桓范接旨之後,克日返京,而將所有的軍政事務,全部移交給王基。
輔國將軍,這是什麼鬼?
不光是曹亮愣住了,在場幾乎所有的將領謀士也愣住了,輔國將軍雖然比平北將軍地位略高一些,但誰都清楚,輔國將軍只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封號,在洛陽幾乎無兵可領,典型的光杆司令,不知和握有實權的并州都督差了多少,值此曹亮擊敗鮮卑,建如此大功歸來,朝廷卻進行如此的封賞,怎麼令諸將士不為之寒心。
看到眾將情激憤,局面難以控制之時,曹亮主動地站了出來,按壓住眾人不滿的情緒,平靜地接下了聖旨。
「曹將軍,陛下有旨,宣將軍即刻回京,不知將軍何時能啟身?」欽差大臣詢問道。
曹亮暗暗地冷笑一聲,所謂的天子曹芳,現如今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真正想要把自己召回洛陽的,除了曹爽,還會有何人?
此前北伐之時,曹爽是鼎力支持自己的,但沒想到功成名就之後,曹爽的態度居然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究竟為何會發現這樣的改變,曹亮也是不明就裡。
不過既然朝廷下旨調他回京,曹亮自然也不敢抗旨不遵,回京是必然之事,不過回京之前,曹亮還尚有許多事情需要安排布署,所以並沒有答應欽差即刻啟程,而是請求辦理完交接手續之後再動身。
曹亮的這個要求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欽差雖然暗中奉了曹爽之命督促曹亮早些動身,但最終還是妥協了,同意再給曹亮十天半月的時間。
王基將欽差大臣安排在了館驛之中歇息,而此刻的都督府,卻如同是炸了鍋一般。
「真是豈有此理,這擺明了是卸磨殺驢麼,姊夫,你乾脆不奉詔,看他朝廷能奈之若何?」羊祜表現的最為憤慨了,這幾年曹亮在并州立下了赫赫的戰功,但朝廷此舉,卻足以讓人寒心氣憤。
曹亮淡淡地道:「胡鬧,不奉詔豈不是視同謀反,此舉萬萬不可。」
憤慨歸憤慨,但抗旨不遵那可是謀逆的大罪,最起碼現階段曹亮還做不出這樣的事來,至於以後,曹亮就無法保證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朝廷此舉,令并州上下寒心吶。」杜預長嘆一聲道。
眾將也是紛紛地搖頭嘆息,朝廷的聖旨那是不可更改的,也就是說聖旨一下,曹亮就必須要離開并州回到洛陽了,這恐怕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桓范一直是沉默不語,他如今的身份已經從中監軍軍師祭酒變為了大司農,將會和曹亮一道回京,顯然一向足智多謀的他這次也是無計可施了,所以只能用沉默來表達的他的態度。
曹亮淡淡地笑了笑,既然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麼他只有坦然地接受了,曹亮對眾將道:「大家也不必過於激憤,也許是朝廷體恤於某,調某回京,另作安排,不論身在何處,一樣是為國效命,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大家就不必掛懷了。至於并州的防務,就拜託諸位了,希望大家同心協力,以御強敵,讓并州的百姓不再經受戰亂,不再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