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河東太守(修)

  不過離開蒲坂津之前,曹亮還是先寫了兩封信,一封是朝廷的公文,曹亮直接向曹爽奏明發生在蒲坂津的私鹽案,另一封則是家書,送到高陵侯府的。

  曹亮在家書中說明了他已經接受了新的官職,將會前往并州平定匈奴叛亂,暫時不能回家了,曹亮讓家裡的人運送一些錢糧到河東郡來,以方便他募兵。

  這個時代募兵其實並不算什麼難事,只要你有糧有餉,自然許多的精壯之士便會趨之若鶩。

  河東郡雖然是魏國的腹里要地,也算是太平地帶了,但朝廷為了應付不斷擴大的戰事和興修宮殿等開支,苛捐雜稅是層出不窮,風調雨順的年月,平民百姓或許能混個溫飽,但如果老天爺沒給好臉色,老百姓的日子便難熬了,饑寒交迫,賣兒賣女,這種事時常會發生。

  所以在這個時代,吃糧當兵還是一個蠻有前途的職業,按朝廷的規定,家中只要有一個男丁當兵,即可免除該戶的徭役,同時在稅賦上也會給予一定的減免。

  不過到了三國時代,不再象東漢末年諸侯混戰那樣,隨隨便隨地就能拉起一支人馬了,這個時代當兵大多是軍戶出身才行,普通的平民百姓想要當兵,還沒有機會輪得上呢。

  這次曹亮到河東募兵,將會打破魏軍只從軍戶徵兵的先例,他計劃在平民之中擇優錄用,並計劃將軍隊的糧餉提高兩到三成,以吸引更多的精壯之士前來投軍。

  雖然說曹爽那邊已經許諾給北軍五校一萬人的編制,並且將會發放一萬人的糧餉,但這僅僅只是最基本的,額外增加的這一部分糧餉就需要曹亮自掏腰包了。

  當然,曹亮現在是不差這個錢的,光五石散收入一項,就足夠為他支撐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了,所以曹亮才特意地要高陵府押運錢糧過來,以方便他儘快地開始募兵。

  畢竟雖然曹爽已經下令兵曹尚書部給曹亮調撥軍需物資了,但曹亮知道,魏國的這個官僚體系運作起來極是緩慢,等他們把糧餉物資運到河東郡來,黃花菜估計都快涼了。

  所以,凡事還得先依靠自己。

  現在曹亮快馬加鞭地趕往了安邑,而河東太守韓建卻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安,坐臥不寧。

  他也是剛剛接到了韓璋出事的消息,真有如睛天霹靂一般,讓韓建幾乎懵了。

  販賣私鹽可是重罪,韓建身為河東太守,又焉能不知,而且知法犯法,那就更加是罪加一等了。

  河東郡有鹽池,一直以來就是產鹽的大郡,而且距離洛陽比較近,所以洛陽所用的鹽,大多都是出自河東的。

  由於朝廷對鹽的專賣,所以鹽池這一塊,並不歸河東太守管轄,而是朝廷另行委派治鹽都尉管理之,所有鹽業的生產、運輸、銷售都是由治鹽都尉來經辦。

  韓建當了這麼多年的河東太守,自然對郡內的鹽池是垂涎三尺,畢竟那可不是一般的水池,舀出來的水都是大把大把的銅錢啊。

  但眼饞歸眼饞,韓建卻也不敢輕易地涉險去搞私鹽,在河東郡內他可以一手遮天,但是出了河東郡,別人卻未必能買他的帳,但鹽這東西,只有販賣到外郡甚至是洛陽,才會產生價值,所以許多年以來,韓建遲遲不敢動手。

  直到數月前,一品居的新任大管事侯程到來,才讓韓建改變了主意。

  侯程便是司馬懿親自任命的一品居大管事,接替了如夫人柏靈筠的位置,侯程上任之後,首要的任務就是重整一品居的生意,恢復一品居的效益。

  一品居先前最為主要的收入是來自於五石散的,但是曹亮的逍遙五石散盛行之後,一品居的五石散銷售是一落千丈,直接導致了一品居一蹶不振。

  侯程自然不可能再去走老路了,他想要重整一品居的生意,就必須要另闢蹊徑,改變一品居的生意方向。

  什麼生意是最賺錢的?侯程當然清楚,只要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那就是最賺錢的買賣。

  別人或許會考慮一下做這種生意的風險,畢竟一旦失手,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侯程倒不需要考慮太多,畢竟有著司馬家這個強大的靠山,朝廷的那些禁令律法,他完全可以踐踏成泥。

  所以侯程特意地找上了韓建,與他共謀販賣私鹽之事。

  一開始,韓建還是有所顧慮的,擔心事情一旦泄露,被朝廷追究的話,那可不光是丟官免職,甚至可能是死罪。

  侯程則是搬出了司馬懿,聲稱有司馬懿在背後給他們撐腰,誰敢治他們的罪?

  韓建掂量了一下,司馬懿是當朝太傅,位高權重,只有背後有他支持,還怕有擺不平的事嗎?

  所以韓建很快就同意了侯程的提議,按照他們的分工,韓建負責私鹽的煮煉,運輸則交給了韓建的侄子韓璋,他正好有一支船隊,長年跑黃河水道,一品居則負責進入洛陽之後船隊的安全以及私鹽的售賣。

  雖然說韓建只能拿到收益的兩成,韓璋拿一成,剩餘的七成一品居獨占,但韓建清楚,這私鹽販賣倚仗的可是司馬懿這棵大樹,離開河東郡之後,韓璋的船隊依然可以暢通無阻,那可全是司馬家的功勞,所以人家拿七成,自己這邊拿三萬,他也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更何況,這是整個私鹽銷售利潤的三成,那絕對是一個龐大到令他不可想像的數目。

  在河東郡,他可是萬人之上,一手遮天的,那怕治鹽都尉不歸他管,見了他之後,也是低眉順目的,所以韓建便可以放心大膽的派人私自煮鹽,然後通過陸路運到河陰,再從河陰裝船,順著黃河水路將這批私鹽運送到洛陽渡口小平津等地,在那兒自然有一品居的接手。

  連續地做了幾個月之後,完全是順風順水,一路平安,畢竟在河東郡內,他們韓家的船是無人敢查的,到了洛陽境內,一路之上顯然是得到了照應,總之是全程無憂,異常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