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車是一件傳說中的器物,相傳在蠻荒時代,黃帝和蚩尤打仗,大霧迷漫,難辨方向,黃帝便令工匠造指南車,正是靠著指南車指引方向,黃帝才打敗了蚩尤。
既是傳說,那肯定是沒有實物,也沒有圖紙的了。一次在朝堂之上,散騎常侍高堂隆就公然地宣稱指南車乃子虛無有之事,不過是前人所編的神話傳說而已。
馬鈞當朝就予以反駁,認為指南車巧則巧矣,卻不是不可以造出來的。
驍騎將軍秦朗還譏笑道,你先生名鈞,字德衡,鈞是器具的模型,衡能決定物品的輕重,如果輕重都沒有一定的標準,就可以作模型嗎?
幾個人因為這,爭論的不可開交,一直鬧到了明帝駕前。曹叡沒見實物,自然也是傾向於高堂隆和曹叡的。
馬鈞當殿表示,願意造出實物,來平息這場爭論。
後來馬鈞潛心研究,刻苦鑽研,最終利用差動齒輪的結構原理,製造出了指南車。事實勝於雄辯,馬鈞用實實在在的成果,打了朝中某些大臣的臉。
馬鈞造出來的指南車,構造精巧,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車上的小木人手指的方向,皆是南方,始終不變。滿朝文武皆是驚嘆不已,從此天下皆服其巧也。
此為一異也。
翻車早在東漢末年就發明了,但其結構笨重,操作繁複,讓翻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並沒有成為水利灌溉的利器。
馬鈞在朝中做給事中的時候,俸祿不多,閒瑕之餘便辟園為地,種點糧種點菜貼補家用。
但馬鈞家的菜園子是一塊高地,雖然毗鄰洛水卻無法灌溉,於是馬鈞做改進翻車,製成了龍骨水車,據史書載,馬鈞改制的龍骨水車車身用三塊板拼成矩形長槽,槽兩端各架一鏈輪,以龍骨葉板作鏈條,穿過長槽;車身斜置在水邊,下鏈輪和長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鏈輪為主動輪;主動輪的軸較長,兩端各帶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動拐木,驅動上鏈輪,葉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環,連續把水送到岸上。馬鈞所制的翻車,輕快省力,可讓兒童運轉,「其巧百倍於常」,洛陽百姓爭相仿製,被廣泛應用。
龍骨水車直到後世二十世紀還在鄉村廣泛的應用著,一項發明成果,可以應用近兩千年,惠及億萬農民,馬鈞堪稱是功不可沒。
此為二異也。
有一次有人給明帝進獻了一套木偶百戲,做工精良,栩栩如生,但唯一遺憾的是這套木偶是死的,不能動的,那怕做工再精湛,看幾遍之後也就索然無味了。
曹叡於是問馬鈞能不能有辦法讓這套木偶活動起來,馬鈞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覆,曹叡大悅,詔令馬鈞加以改造。
這麼難的任務別人或許覺得不可思議,木頭人本來就是死的,怎麼會動呢?許多和馬鈞不睦的大臣都等著看他的笑話,等著他被皇帝降罪。
但馬鈞又一次地打臉眾人,他成功的製造出了水轉百戲,他用木頭製成原動輪,以水力推動,使其旋轉,通過傳動機構。這樣,上層的所有陳設的木人都動起來了。有的擊鼓,有的吹蕭,有的跳舞,有的耍劍,有的騎馬,有的在繩上倒立,還有百官行署,真是變化無窮。並且這些木人出入自由,動作極其複雜,巧妙程度是原來的百戲木偶無法比擬。
曹叡龍心大悅,給了馬鈞很多的賞賜,此為三異也。
馬鈞在機械發明這個領域,遠遠地走在了先人的前面,同時代的發明家,也只有蜀漢丞相諸葛亮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但讓曹亮感到痛心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對匠人是極為鄙視的,匠人的地位也是極為低下的,馬鈞一生最高也只做到了給事中,這只是一個五品的小官,等於是在尚書省中打雜的人員。
馬鈞有一身精湛的技藝,卻無人重視,也沒有在一個適合他任職的崗位,比如工部任職,一身的才華全被都被泯滅了。
馬鈞所做的龍骨水車、織布機算是惠及大眾的發明,而指南車和水轉百戲巧則巧矣,卻不過是取悅帝王的玩樂之物,對社會進步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
同時代的諸葛亮卻可以把的發明創造應用到軍事上,木牛流馬解決了蜀道運糧的難題,而諸葛連弩這個大殺器更是提高了蜀軍的作戰能力,使得兵力上不占優勢的蜀軍一直能保持著進攻的勢頭。
諸葛連弩最有名的戰績就是射殺魏國大將張郃,這讓諸葛連弩之名響譽天下。
不過馬鈞對此卻不以為然,魏軍有繳獲的連弩,馬鈞看過之後,認為諸葛連弩雖然很是精巧,但卻並不完善,如果讓他來改進的話,至少可以提高五倍的威力。
但是魏國的當政者卻無視馬鈞的提議,在他們的眼裡,這些技藝不過是一些奇淫技巧,是不可能左右戰爭進程的。
這不能不說是馬鈞的一種悲哀,空有一身的本事,卻沒有半點的用武之地。
所以馬鈞也變得心灰意冷了,還未及花甲就主動致仕,歸隱田園,並且閉門謝客,不與世俗之人往來。
唯有傅玄,對馬鈞的才華是讚不絕口,他也就成為少數能自由進出馬鈞山莊的人,所以別看馬鈞和傅玄年齡懸殊,卻是一對忘年之交的摯交好友。
是以曹亮雖然態度誠懇地躬身施禮,馬鈞卻依然是一臉的冷漠,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
傅玄忙陪著笑對馬鈞道:「曹子明乃高陵亭侯,驍騎將軍曹演之子,素來仰慕先生,你二位多親近親近。」
馬鈞並沒有因為曹亮的宗室身份而改變什麼態度,反倒是更為地不屑了,他絲毫沒有理會曹亮,反而是催促傅玄道:「這邊的事情你……你就別管了,速拿圖紙給大將軍看,才……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