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
此刻的永安前線,蜀軍所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之大的,連續的幾個月以來,魏軍的攻勢就沒有停止過,他們不斷地向永安防線發起攻擊,戰鬥處於一種膠著的狀態,勝負難分。
不過自從司馬倫帶著兩萬人馬離開了永安之後,本來就稍顯兵力薄弱的永安防線變得更加地捉襟見肘,難以維持了。
畢竟在永安方向上,魏軍投入的兵力是最多的,右軍團的八萬人加上至少五萬人的水軍,總兵力在十三萬人,遠高於北線的左軍團。
儘管說永安的防線有固若金湯之譽,但魏軍的攻擊卻是韌勁十足的,那怕是他們的進攻快持續了半年了,但攻擊的強度和力度卻似乎是從來也沒有衰減過,這無疑給守衛永安的蜀軍無窮的壓力,讓他們絲毫也不敢懈怠,時刻地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這樣的常備不懈也讓蜀軍是疲憊不堪,畢竟每天維持著高度緊張的神經,任何人堅持半年以上,都會垮掉。
永安是蜀國東面的門戶,蜀國四面環山,完全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之中,這樣的地理條件相對來是對防禦極為有利的,只有能封鎖住幾個隘口,就可以守得住這個盆地。
但同樣的,一旦隘口失守,讓敵人竄入到盆地之中,蜀軍再想守住得就難於登天,所以永安的防禦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姜維為什麼會一直留駐於永安的原因。
雖然永安和劍閣號稱是蜀國的兩道天險,但永安的防禦一直沒有經受過考驗,當年夷陵之戰時,吳軍雖然已經是逼近了永安,但由於陸遜懼怕曹魏偷襲他的後路,所以止步於魚腹浦,雙方在永安並沒有真正地交鋒過。
以後諸葛亮和吳國重修舊好,雙方再沒有出現過兵戎相見的局面,所以永安雖然蜀國一直派兵守御,但始終沒有經歷過戰爭。
現在魏國滅吳之後,形勢也自然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失去了吳國這個盟友之後,永安自然而然地也就成為了抵禦魏軍的第一道防線。
所以姜維不敢掉以輕心,相對於他一直苦心經營的漢中防線,姜維對於永安一直是比較陌生的,西陵之戰失利之後,姜維才開始一門心思地經營永安防線。
最初的時候,姜維、陸抗、司馬倫三位蜀國的實力派人物都集中在永安,永安防線也成為了蜀國兵力最為集中的地方,僅僅永安一地,就集中了蜀軍十餘萬大軍,儘管來犯的魏軍在兵力上超過了蜀軍,但是憑藉著永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勢,雙方能維持一個五五開的局面,蜀軍得以穩穩地守住永安,不給魏軍任何機會。
但這次魏軍伐蜀,可不是一次普通的軍事行動,而是抱著滅蜀的終極目標而來的,在這一點上,姜維也是有著清楚的認識,所以這一仗,蜀軍不能輸,也輸不起。
姜維擅長於進攻,他曾經十幾次地向魏國的關隴地區發起進攻,但防禦上卻是姜維的短板,姜維通常所採用的防禦策略就是以攻代守,真如果讓姜維來全面搞防守的話,還真是強差人意的。
漢中的防禦體系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漢中以及陰平武都的失守,其實和姜維原本設計的斂兵聚谷計劃有著莫大的關係,儘管說蔣舒的叛變投敵最終導致了漢中防禦體系的崩盤,但這卻不能掩蓋姜維這個防禦計劃的缺陷。
姜維的這個防禦體系其實是在建立在魏軍糧草補給困難的前提之下的,只要蜀軍能守得住漢城樂城陽平關這些重要的關隘,魏軍糧盡必然會退兵。
但魏軍在進攻的時候,就已經針對後勤補給做出了周密的部署,
uu看書 . 從始至終,壓根兒也沒有出現糧草短缺的問題。
反倒是因為蜀軍放棄了外圍的陣地,讓魏軍長驅直入,直接就攻入到了漢中的腹地,就算沒有蔣舒的投降,漢中防禦體系的崩潰也是遲早的事。
如果沒有鍾會的果斷撤離,很可能蜀軍就連劍閣都丟掉了,魏軍此刻恐怕是早已打到了成都去了。
漢中的失守,也讓姜維是驚出了一聲冷汗,不過不管怎麼說,劍閣還是守了下來,蜀軍終於是從懸崖邊站住了腳,沒有墜入到無底的深淵之中去。
不過危機並沒有因為守住劍閣而解除,反倒是魏軍的兩線進攻給蜀軍造成了無窮的壓力,劍閣和永安,已經是蜀國兩處絕不能失守的要隘之地了,不管哪邊出了問題,結果都是一樣的。
為了挽救劍閣的危局,姜維特意地派司馬倫率兵兩萬增援劍閣,姜維相信,以司馬倫的能力,守住劍閣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現在只有永安這一路需要姜維操心了,永安不比漢中,漢中至少還有劍閣這樣的防禦縱深,而永安一旦失守,魏軍就會如決堤的洪水一樣,湧入到蜀中盆地來,再也擋不住了。
所以在永安的防禦上,姜維時刻也不敢掉以輕心,全力地赴地進行防禦,每一處的陣地,每一道的防線,蜀軍都沒有輕易放棄,必須要和蜀軍拼爭到底,許多的防線陣地甚至是數度易守,整個永安的防禦戰,打得是極為激烈。
姜維雖然防禦上有所欠缺,不過他還是有一個好幫手的,那就是陸抗,做為吳國最後的名將,陸抗的能力一直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