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率領大軍,很快便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陽平關。閱讀М
此時的蔣舒,正灰頭土臉地指揮手下的兵士打掃戰場,掩埋屍體。
雖然蜀軍大部分的士卒都投降了,但至少還有三成左右的人陣亡於陽平關下,其中不乏一些傅僉的追隨者,他們寧死不屈,隨同傅僉一道戰死疆場。
不過更多的蜀兵是來不及投降,魏軍騎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還沒有等蜀軍反應過來呢,魏軍就已經衝上來了,馬踏刀劈,許多的蜀兵稀里胡塗地就丟了性命。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混亂之中,自相踐踏而亡的,這其中傷員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戰場上,一旦負傷行動不便的時候,很容易被踩踏擠壓身亡,亂軍之中,誰能顧得上誰呀。
所以陽平關下的這一戰,蜀軍至少也有三四千人喪命,不過按理說清理三四千具屍體也並非是什麼難事,尋常的情況,挖上幾十個大坑,把這些屍體往坑裡一丟,掩埋了事。
但文鴦卻有另外的要求,不得將這些蜀兵屍體亂葬,而是找來一個風水先生,在陽平關對面走馬嶺上挑選了一塊朝陽的風水寶地,拿文鴦的話來說,這些戰死的蜀兵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英雄,是最值得敬重的人,這些人不應該草草地掩埋在亂葬崗,而應當是予以厚葬。
文鴦要求,埋葬這些蜀兵需單獨挖穴,並刻碑署名,每一具屍體都得辨認姓名身份,湊不到足夠的棺材,最次也得用草蓆裹屍,依禮葬之。
文鴦的這道命令看似簡單,但卻也苦了蔣舒以及蔣舒手下的這些士兵,數千具的屍體,他們都得背負上山,而走馬嶺上,山堅石硬,那怕挖出一個三尺深的坑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但文鴦才不管這些,他派出的兵只是負責監督的,幹活的人全都是蔣舒的人,監督的士兵一絲不苟,每一穴墓地挖得寬度深度都必須是一致的,所立的石碑也是必須是大小一致,齊齊整整的。
雖然蜀兵們暗暗地叫苦抱怨,但當著魏軍的面他們可不敢造次,只能是老老實實地幹活。
蜀軍除了戰死的之外,活著的士兵也是分兩種待遇的,一種是在城外被俘的士兵,他們投降之後全都被關到了戰俘營,但卻沒有受到虐待,反倒是有飯吃有衣穿,啥事也不用干。
而蔣舒所率的士兵由於是主動投誠的,所以不能算是戰俘,而且魏軍也沒有收繳他們的兵器,依然還是維持原有的建制,本以為他們受到的待遇要比那些戰俘強些,但事實卻是恰恰相反,他們吃得穿得和那些戰俘完全一樣,雖然那些戰俘沒有自由,但卻不用幹活。
他們有自由嗎?好像有,但好像也沒有,每天還得幹著這種繁重的埋死屍活計,累得苦不堪言,不禁暗底下埋怨蔣舒,這幹得是人事嗎?
好歹他們也是為魏軍奪下陽平關立了功勞的,咋感覺還不如被魏軍俘虜的那些士兵呢?
魏軍分明是把他們當成苦役來使喚,恐怕這些冰涼的屍體待遇都比他們要好。
蔣舒也是一臉的無奈,他從文鴦冷漠的態度之中,品嘗到了那種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滋味,文鴦不加掩飾的鄙夷態度,讓蔣舒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擔憂,如果魏國將來的上司都是這個態度對他的話,蔣舒恐怕是永遠出頭之日了。
想到這裡,蔣舒不禁是有些懊悔了,在蜀國的時候,雖然說有傅僉壓他一頭,讓他有些鬱郁不得志,但至少沒有鄙視於他,大將軍姜維對他還是比較重用的,就算是傅僉,雖然有些獨斷專行,但也不像文鴦這樣公然地欺負他,鄙視他。
難道自己的這一步真得走錯了嗎?
蔣舒這兩天倍受冷遇,自然是鬱悶不已,但他卻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滿,飽受白眼還得去陪笑臉,甚至都不敢像怨恨傅僉那樣怨恨文鴦,整天是提心弔膽的,生怕什麼時候惹惱了文鴦,自己小命難保。
要知道,文鴦可是出了名的爆脾氣,當年在長安時,就曾斬殺過司馬晉的大臣賈充而聞名天下。
賈充是何等的身份,文鴦一怒之下竟然將他給殺了,如果文鴦真對自己有殺心的話,那他絕對是在劫難逃。
一想到這兒,蔣舒不禁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但現在他再後悔也沒有買後悔藥的地方了,如果魏國容不下的,那蜀國就更容不下他了,所以那怕文鴦對他再嚴苛再鄙夷,他都受著,畢恭畢敬,絲毫也不敢違拗。
讓蔣舒慶幸的,鄧艾很快地來到了陽平關,在青隼的引薦之下,蔣舒終於是見到了魏軍在關隴地區的最高統帥。
由於文鴦的態度,已經給蔣舒內心之中製造了足夠多的陰影,見到鄧艾的時候,蔣舒心中早已是忐忑不安,甚至有些腿軟,差一點就跪倒在了鄧艾的面前。
出乎意料的是,鄧艾對蔣舒倒是很客氣,對蔣舒棄暗投明的舉動極是讚賞,讓蔣舒頗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鄧艾讓蔣舒放心,他之前做出的承諾絕對是真實有效的,像蔣舒這樣立了大功的歸降人員,魏國朝廷這邊一定會給予優待的,隨後鄧艾將會安排專人護送蔣舒前往洛陽,向吏部報到,吏部那邊也會給他安排相應的官職,只要是出缺的太守位置,吏部都會給他優先挑選的特權。
蔣舒鼻子一酸,差點沒哭出來,同樣是魏軍高層的將領,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麼大呢?鄧艾的話,簡直讓蔣舒是如沐春風,他甚至都有喊鄧艾親爹的想法了。
確實,鄧艾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啊!
蔣舒感恩戴德地向鄧艾表達了感激之情,同時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一定會效忠於魏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鄧艾淡然地一笑,吩咐中軍帶蔣舒下去換一身新衣服,隨後安排一支人馬,準備護送他前往洛陽。
蔣舒千恩萬謝,拜辭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