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沒有急於地出兵伐蜀,而是在伐蜀之前,進行了一次全軍的整肅,對於現在軍隊之中存在的人心浮躁,急於求成,盲目樂觀等各種負面的情緒進行大力地整頓,要各軍各營各部的人馬,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打攻堅戰的準備。
曹亮指出,雖然蜀國僅僅只占據著一州之地,但益州素來就有天險之國之謂,蜀國暗弱,偏安於西南一隅四十餘年不倒,那就證明蜀國在防禦上,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的,那怕此次魏國傾舉國之兵,想要滅蜀,都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全軍上下,都必須要統一認識,把伐蜀的困難都想到最前面,切不可滋生驕傲自滿盲目樂觀的情緒,把伐蜀之戰,當做是一場啃硬骨頭的戰役來打,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
通過這次的整肅,軍隊的精神面貌大變,浮躁的情緒沒有了,盲目自大的情緒也沒有了,大家都認識到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和困難程度,遠比他們想像的更為艱巨,只有魏軍上下一心,同心協力,繼續發揚魏軍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才能真正地迎接勝利。
曹亮這一次,就是要給頭腦發熱的魏軍將士潑潑冷水、敲敲警鐘,因為他很清楚,一支軍隊的思想作風有多麼重要,只有紀律嚴明,思想統一的軍隊,才能在戰場上走得更遠。
這支軍隊是曹亮一手組建起來的,從最初的七百人編制的越騎營,成長為現在幾十萬的大軍,曹亮在這裡傾注的心血,是無比巨大的,而他對這支軍隊了解,也是了如指掌的。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這一次的整肅行動,曹亮就是要通過這次的行動,告訴他駕下的這些將軍和士兵,戒驕戒躁,不忘初心,永遠地保持一顆勇敢的心,那怕四海一統的那一天真正來臨了,也沒有到他們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打江山需要人,守江山也同樣需要人,魏國想要維持長治久安的局面,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現在,面對依舊十分強大的敵人,他們還有什麼理由盲目樂觀,驕傲自大?
魏國的境內,如今雲集著二十萬的大軍,再加上姜維、陸抗、司馬倫這些頂尖的名將,曹亮清楚,這次的伐蜀之戰,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魏軍各軍都要做好充分的應對困難的準備。
這場戰役,很可能將會是一場艱苦的拉鋸戰持久戰,不過曹亮已經下定了決心,這次一定要平定蜀國,一統天下,一年不行,那就兩年,兩年不行,那就三年五年,總之,曹亮就是奔著長期作戰的準備伐蜀的,那怕面臨再困難的局面,曹亮都不會輕易地撤軍,分不出勝負,這場仗就會一直地打下去。
曹亮倒要看看,以蜀國的國力,能支撐這樣規模的戰爭多久?
三個軍團,將會從三個方向先後向蜀國發起進攻,最先打響戰鬥的,將會是北路的鄧艾的左軍團,鄧艾將會率部從關中殺入到漢中,拉開進攻蜀國的序幕。
其次將會發起進攻的,是中路的杜預的右軍團。如今右軍團的部署已經到位,先鋒部隊直逼摩天嶺,對永安的第一道防線形成進攻的狀態。
中路軍集合了右軍團和水師的兵力,是三路大軍之中兵力最為雄厚的一支,而且有曹亮親自坐鎮御駕親征,氣勢上尤為強盛。
只不過他們面對的是蜀國的永安重鎮,永安歷來就是入蜀的門戶,當年劉備攻取西川之時,也是走得這條路線。
當時劉備並不是以交戰的狀態進入的永安,而是打著友軍援助劉璋阻擊張魯的旗號進入的永安,可以說永安要塞沒有起到應有防守的作用,最後讓劉備裡應外合,失了益州。
做為蜀國的東門戶,永安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中都處於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但它經歷實戰的時候卻很少,除了當年夷戰之戰失敗之後,劉備逃往了永安,當時永安還叫做白帝城,後來劉備一直駐留白帝城,建行宮為永安宮,其後遂改白帝城為永安城,是為巴東郡郡治所在。
正是因為永安的險要,才讓蜀軍在夷陵大敗之後,沒有讓吳軍追上,遭到毀滅性打擊,也算是為後來諸葛亮南征北伐保留了一些力量。
這次魏軍試圖想要從中路打開進入益州的通道,那麼永安就是魏軍繞不過去的坎。
而永安現在駐守的兵力超過十萬人,可以說是蜀國最為強盛的防禦要塞,由姜維親自來駐守,陸抗和司馬倫也只能是當副將的資格,如果換到別的地方,他們也至少是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
然後永安之重要性使得姜維不敢將他們給調離,畢竟永安的十萬駐軍,一大半是陸抗和司馬倫的人馬,真正的蜀軍並不多,所以在協調指揮的上面,姜維也需要陸抗和司馬倫。
有蜀軍三巨頭坐鎮的永安,自然而然成為了魏軍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曹亮自己不離江陵,目的也是十分明確的,就是要和姜維陸抗司馬倫三人硬碰硬,決一雌雄。
這似乎也成為了姜維不敢輕易分兵的理由,西陵之戰中,正是因為姜維不知道魏軍的真正指揮者居然是曹亮,所以才吃了一個啞巴虧。
同時曹亮一直留駐在江陵西陵一帶,無疑也給姜維一個致命的威脅,讓他只能是在永安集結重兵進行防禦。
其實曹亮之所以在西陵集結重兵,也是給南路的羊祜打掩護的。
羊祜平定了交州之後,無形之中又開闢出了一條新的戰線來,那就是從交趾郡向南中進軍。
這條路比起北路和中路來,應當是更為的艱辛,但蜀國似乎想不到魏軍還有這麼一招,所以他們在南中的布防相對來說比較薄弱一些,只有建寧太守霍弋率一萬人餘人鎮守南中六郡,只要羊祜出兵南中,這一路就如同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