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作戰最困難的時候,自然就是最初的階段,只要魏軍能控制住灘頭陣地,後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軍隊和物資增援而來,魏軍自然是越戰越強,只要熬過了這段最困難的時刻,接下來的戰鬥,就會變得越來越順利了。
但蜀軍那邊,局勢就變得不那麼樂觀了,姜維當然是清楚反登陸作戰的要點的,如果想要阻止魏軍的登陸,那蜀軍就必須要在魏軍登陸的最初階段將他們壓制住,甚至不給魏軍以靠岸的機會,這樣才有可能扼制住魏軍的進攻。
但由於魏軍使用投石車的緣故,姜維禦敵於江岸的計劃最終是沒有實現,但姜維依然沒有放棄,他率軍執著地發起了反擊,將魏軍壓制在距離岸邊只有一千餘步的地方。
但魏軍的頑強也讓姜維有些無計可施,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量的魏軍不斷地增援而來,蜀軍也漸漸地進攻乏力了,勝利的天平逐漸地朝著魏軍方向傾斜過來。
對此,姜維也實在是感覺到很無奈,畢竟他手中就那麼點牌,能押上的他全都已經押上了,而魏軍現在出的,還只是小牌,真正的大牌,還在後頭呢。
一旦屯騎營開始渡江,那麼戰場的形勢將會變得不可再逆了,因為蜀軍根本就沒有能對抗重騎兵的實力,如果讓屯騎營讓全部渡江之後,其可怕的實力足以碾壓一切。
如果蜀軍有後援的話,那結果很可能就會變得大不相同,只可惜南郡太守朱喬這個人似乎對蜀國有著很大的成見,油鹽不進,不識大體,姜維根本就沒有機會調用吳國的兵馬,自己孤軍奮戰,力量終究是單薄了許多。
既然打不過,姜維就決定撤軍了,繼續這樣死耗著,除了徒增傷亡以外,沒有別的任何好處。
姜維是一個能審時度勢的人,不會迂腐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地步,誠然阻止魏軍渡江對荊州大局有著莫大的影響,但這一切也建立在量力而為的基礎上,如果姜維認為他有能力阻止魏軍之時,就會竭盡全力地來進行阻擊,但如果阻止不了的話,姜維也會果斷地進行止損,保存自己實力,不再做無謂的犧牲。
現在的戰局已經趨勢於明朗,姜維已經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依舊無法擋住魏軍的渡江,估計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內,魏軍的其餘兵馬,就會源源不斷地涌過長江來,到那時,形勢就會越發變得不堪了,有鑑於此,姜維決定撤軍。
雖然這樣的戰果,讓姜維深感遺憾,但人生何嘗不是由一個個遺憾來組成的嗎,姜維平生早已經經歷過了無數次的遺憾,再多這麼一次,也是無足輕重的。
但遺憾歸遺憾,可姜維卻從來也沒有懊悔過,儘管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是嘗試過,努力過,總比什麼都不做為更好吧。
人生就是一次攀登,路途之中有高山,也有低谷,人這一輩子能有那麼多的順風順水,總會經歷低谷,總會有坎坷,只要自己努力過了,那就沒有什麼可懊悔的。
就在姜維正準備下令撤軍之際,突然東北方向上殺來一支人馬,蜀軍頓時是大驚失色,此刻他們正處於戰事不利之時,如果再腹背受敵的話,那情況就更為的不妙了。
姜維立刻下令寧隨率三千人馬前去,一探究竟,如果是魏軍夾擊的人馬,他便要寧隨誓死擋之,給主力部隊撤離贏得一些時間。
寧隨立刻率軍前往,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了不過是虛驚一場,因為他遠遠地就看到了對方的旗號,並不是魏軍的旗號而是吳軍的旗號,來者正是吳軍的人馬。
寧隨不禁有些納悶了,難不成是朱喬想開了,派兵來援了?
不過很快寧隨知道他想錯了,和吳軍接觸之後,他發現領軍的並不是朱喬,也不是朱喬派來的人馬,而是吳軍西陵都督步協。
步協自從巴丘渡江之後,就率領著七千人馬進入了雲夢澤。
其實步協也是很無奈的,按照陸抗的計劃,吳軍所有的人馬都需要從巴丘北渡長江,進入到雲夢澤,然後吳軍便可以利用雲夢澤特殊的地理條件,徹底地甩掉魏軍的追兵。
但事與願違,吳軍這邊剛剛開始渡江,就遭到了魏軍水師的攔截,除了步協的前部人馬七千人之外,吳軍的主力都被攔在了長江南岸,無法再渡。
這也導致了步協和吳軍主力徹底地被分割開了,步協失去了和陸抗的聯繫之後,也只能是按照他們預先制定好的計劃,穿越雲夢澤,前往江陵。
儘管步協對雲夢澤的地理情況有所了解,但云夢澤的情況,遠比步協了解地的要更為的困難,道路泥濘,艱險難行,在這樣的道路條件下,一天根本就趕不了多少的路。
再加上魏軍也派出了大隊的人馬進入到了雲夢澤,這使得步協也無比地緊張起來,按陸抗的計劃,就是要準備在雲夢澤和魏軍好好地周旋一番的,但那可是吳軍的主力部隊尚在的時候才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現在步協只有區區的七千人,面對數萬魏軍的追兵,別說是周旋了,步協就連碰面的勇氣都沒有。
畢竟雙方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一旦遭遇,步協很難倖免的,所以步協壓根兒沒有和魏軍照面的想法,一門心思地是如何才能逃得過魏軍的追擊。
也幸虧是在雲夢澤,如果換作是平川地帶,魏軍的騎兵分分鐘就能將步協給秒了,他半點逃亡的機會都沒有。
雲夢澤的泥沼道路,讓魏軍的騎兵沒有半點的用武之地,步協依靠著他對這裡地形的熟悉,始終能逃過魏軍的攻擊,並且率先地走出了雲夢澤。
原本步協計劃著走出雲夢澤之後,便徑直趕赴江陵,但就要他趕往江陵的途中,突然得到了公安那邊有戰事發生的消息,步協一聽,當即便改變了行軍路線,徑直地奔公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