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撤離巴丘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畢竟他們在巴丘只是暫做停留,一沒有宿營,二沒有埋鍋造飯,只是停下來等待過江。
但最終江沒有過成,他們只能是踏過浮橋,繼續地向西前進。
浮橋雖然只有一座,但在陸抗的指揮之下,吳軍整體的秩序是井然有序的,各營各部的人馬都排列在巴丘城外,按順序出發,魚貫而行,非常的齊整,沒有出現任何混亂的情形。
這一點倒是讓陸抗表示滿意,儘管追兵就在身後,而且他們又剛剛經歷了一場失敗的水上戰鬥,但吳軍的隊伍並沒有出現恐慌的現象,那就說明吳軍的紀律性還是很強的,而一支軍隊能保證它的紀律性,那就可以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雄師。
可就在這時,中軍官突然來報,荊州牧施績和臨賀太守孫奉雙雙帶兵南下,已經離開了巴丘。
眾將皆是大吃了一驚,他們都清楚,陸抗剛剛下達了西進的命令,而施績這個時候卻帶兵南下,這不是公然地抗命不遵嗎?
陸抗臉色亦是大變,儘管他知道施績為何要走,但卻是沒有想到他居然真得會付諸於行動,這種分裂隊伍的行徑就是一種背叛,是陸抗所不能容忍的。
陸式義憤填膺地道:「真是豈有此理,大將軍,末將願率兵去追,定然擒拿施績和孫奉這兩個叛將。」
臨陣脫逃不管在何時都是重罪,一支軍隊如果軍心離散各自逃命,那還打得屁仗呀,所以任何主將在懲罰臨陣脫逃時都是毫不手軟的,一旦被捉回來,毫無疑問都會立刻處決,這也是殺一儆百以鎮軍心的關鍵所在。
施績和孫奉逃了,那可不是他兩個人的事,孫奉還不打緊,手下只有千餘人,而施績的兵馬,卻是有上萬人,這幾乎占到了目前吳軍的四分之一,如此多的軍隊突然離去,不僅對吳軍的實力造成極大的影響,而且使得勉強凝聚起來的軍心瞬間也會因此而崩塌,陸抗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威望也會徹底地垮掉。
原本局勢已經是芨芨可危了,施績此舉無異於雪上加霜,讓陸抗的處境變得更為困難。
按理說,陸抗此時應當是以雷霆之勢,派兵去擒拿施績和孫奉,追回逃跑的軍隊,這樣才能重振軍心,再塑威望。
可陸抗這個時候卻猶豫了,施績和孫奉帶走的可不是幾個游兵散勇,而是整建制的軍隊,吳國的軍隊體系比較複雜,大部分的將領都是各帶部曲,也就是私人武裝,這些軍隊雖然也領著朝廷的糧餉,但卻和私軍差不多,只聽命於其主人,只要主人遵從於朝廷或上級主官的命令,那麼軍隊自然也就效命於朝廷。
但當朝廷和上級主官的命令與主人相悖時,這個時候,私命就大於了公命,朝廷的聖旨也不過是一張廢紙。
而施績所率的軍隊,大部分是他的部曲,也就是只效忠於他個人的私軍,所以施績才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將軍隊給拉走。
既然施績鐵了心地要和陸抗議分道揚鑣,那陸抗顯然是勸說他不得了,可真要派兵去追的話,那會遭到施績的拼死抵抗,到時候同室操戈,自相殘殺,反倒是讓魏軍漁翁得利。
而且魏軍的追兵已經不遠了,隨時都會殺來,如果這個時候陸抗和施績再發生衝突的話,他們就會陷入到魏軍的包圍之中,到時候,誰也走不了。
陸抗明白此時若是追擊施績的話的,無異於是火中取栗,不管結果如何,都是得不償失的。
可不追擊任由施績離去的話,那吳軍的軍心也就徹底地崩塌了,那些剩下的吳兵或許會想,施績能逃跑,他們也能逃啊,現在局勢這麼緊張,隨時都有掉腦袋的風險,關鍵時候還是溜之大吉的好,反正陸抗的威望已經震不住那些逃兵了。
曾幾何時,陸抗認為他最大的敵人是魏軍,只要吳軍各部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能克服困難,和魏軍對抗到底。
可現在的局面下,陸抗突然才發現他最大的敵人竟然是來自吳軍內部的,整支軍隊分崩離析,離心離德,不等魏軍殺來,他們就已經自我毀滅了。
追還是不追?這才陸抗來說,是一個最為艱難的決擇,不管他做出怎樣的決定,都不會有好的結果,這簡直讓陸抗是絕望崩潰。
就是此時,中軍呈上一封書信,道:「大將軍,這是施州牧送來的書信。」
陸抗微微地一怔,沒想到施績臨行之前還給他留了一封信,陸抗很快地將書信拆開,閱之。
書信上的寫並不多,只有數十行,而且看到出施績寫得十分匆忙,字跡非常的潦草,不過卻也不妨礙陸抗
「幼節台鑒:公之所見吾與相悖,公執意西去,吾相勸不得,只能是揮淚而別,愚以為,西去必為絕路,全軍或恐盡墨,唯南下交州,方可存我大吳之祀。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吾意已決,還望公能成全,否則吾及萬餘將士,必為玉碎矣。吾與公共事多日,深知公性情,公忠體國,顧全大局,望勿因一時之惡而行親者痛仇之快之事,吾之所念,亦不過是為吳祀存一點薪火而已。臨書涕零,不知所言,望公珍重,後會有期。」
施績在書信之中,闡明了自己不得不離開的理由,他堅持認為,陸抗所走的路,就是一條死胡同,如果吳軍跟著他的走話,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他現在所走的路,無非是給吳人多一條後路而已民,希望陸抗網開一面,不要做魚死網破之舉,否則最終便宜的,只是能是魏人。
雖然施績這話里擺明了在威脅陸抗,但他講的也確實是實情,陸抗遲遲沒有下令派兵追擊,也正是這個原因,一旦他派兵去追,施績肯定不會束手就擒的,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自相殘殺,無論對施績還是陸抗,這都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