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魏國水軍的船隊已經浩浩蕩蕩地殺過來了,吳國水軍當然不能認慫,必須要全力以赴地進行攔截,丁奉一聲令下,吳軍水軍的戰船便是紛紛起錨,向著江心駛去。
不過丁奉還是留了一個心眼的,為了預防魏軍使詐,他下令吳軍的戰船,最遠也只行駛到江心的位置,不得越過江心,如此一來,那怕魏軍在岸上有什麼埋伏,也是無濟於事的。
丁奉一直擔心的便是那圍欄裡面的東西,越神秘的東西就越讓他有警惕性,畢竟曹亮不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在那兒故弄玄虛吧,如果真是那種特別厲害的攻擊武器,吳國的戰船一旦靠近,那豈不是要遭殃?
吳軍的總體戰略是防禦,防禦的目的就是以保存自己為主,打擊敵人為輔,現在敵情未明,丁奉當然不敢冒然地發起進攻,所以丁奉便沒有下令吳國水軍全線出擊,而是讓他們呆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區域,進行迎敵,魏軍如果來犯,必殲之,但如果魏軍只是佯攻的話,那麼他們大可不必理會。
江心的位置,是丁奉自認為最為安全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魏軍任何有攻擊性的武器都夠不著,只要吳軍不越過江心線,魏軍哪怕有埋伏,都是無濟於事的。
丁奉雖然足夠謹慎,但他仍舊低估了曹亮的可怕之處,這次曹亮設計出來的攻擊武器,不但可以打到江心,而且足以覆蓋江面上的任何目標,甚至可以攻擊到江南岸上。
所以不管吳軍戰船到不到江心,都處於巨型投石車的攻擊範圍,除非他們逃出投石車的射程範圍,也就是說離開西江口到建業城的航道,這樣才能免於受到攻擊。
但這樣一來,建業城便是無險可御,無兵可守,魏軍的戰船便可以長驅直達建業城下。
這正是曹亮要達到的效果,畢竟吳軍的戰船是移動的目標,如果它們不進入投石車的射程,投石車是根本不可能打得到的,所以在曹亮之前,投石機問世都快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但從來也沒有人想到過用它來對付戰船,曹亮的這一想法,簡直就是破天荒一般。
因為曹亮根本就不需要去非得去擊沉吳國的戰船,只要把他們給嚇走,就可以起到清空江面障礙的目標,當然,吳國戰船如果拼死也要來攔截的話,那就讓他們嘗一嘗流星雨的滋味吧。
王濬指揮著戰船駛出了水寨,並將戰船一字排開,橫陳於江面,所有大船居前,小船居後,在江面上形成一種千帆競過的宏大場面,在氣勢上做足了文章。
王濬這所以亮出如此的戰船隊形,就是為了吸引吳國水軍的注意,誘使大量的吳國戰船前來攔截。魏國船隊雖然看起來氣勢洶洶,但行進的速度卻一點也不快,他們駛出水寨之後,一路是緩慢地航行,距離江心的位置還是比較遠的。
而吳軍的戰船,卻是輕快的多,他們很快地便抵達了江心的位置,丁封孫異領軍出戰,不過他們也嚴格地遵循了丁奉的命令,沒有冒然地沖向魏軍,而是到達江心之後,便將戰船給停了下來,等魏軍戰船接近之後,再準備與其廝殺。
就在這個時候,那塵封了一年之久的圍欄轟然倒塌,沒錯,不是慢慢地拆除,而是由眾多的魏兵拆除了前後的支杆之後,用大繩一下子將圍欄給拉倒了。
巨大的聲響令周圍的人是紛紛側目,丁封孫異當然也不例外,當他們將目光移向那塊神秘了一年之久的地方之後,卻頓時滿臉的驚愕之色,嘴巴都張成了一個個巨大的「O」型,目光呆滯。
投石車?這圍欄之內神秘的東西竟然是投石車?吳軍之中許多人也是認識投石車的,但他們可以打賭,這輩子從來也沒有見過如此巨大的投石車。
這些巨型的投石車就矗立在江邊,儘管相隔數里的距離,但吳軍將校依然被它高大威猛的樣子給震驚住了,它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那兒,就如同是一座矗立的森林一般,不,遠比森森更加整齊而炫目,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心。
最感到震撼的,還是一直守在圍欄周圍的魏軍士兵,他們堅守陣地一年之久,也從來不知道圍欄裡面有什麼,如今圍欄倒了,裡面的東西終於是始露崢嶸,連他們也不會想到他們守護了一年之久的居然是投石車。
但這些投石車和平時所見的投石車截然的不同,高大偉岸,這些士兵需要高高揚起頭來仰視才能看到投石車的全貌,那一根根粗大的柱子,仿佛是直竄雲霄一般,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少數的知情人之人,許多的人都一直被蒙在鼓裡,他們都暗暗地猜測這圍欄之內究竟有什麼,可是一點也沒有線索,光是憑天馬行空的想像,任何都不會想到曹亮竟然將做為攻城武器的投石車搬到了江邊來,而且還造得如此巨大,一輛投石車就如同是一座巨塔,威風凜凜。
就在丁封和孫異錯愕不止的時候,那些投石車便已經咆哮起來,揮起了長長的投石臂,將一枚枚的石彈拋射向了天空,並在天空之中劃出一道道的弧線,然後向著吳軍的船隊墜落了下來。
這一切來得過於突然,還沒有等吳軍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呢,那些人頭一般大小的石彈就已經是從半空之中砸了下來,宛如天上降了一波石頭雨一般。
許多的石彈落到了江中,激起了數人高的水柱,轟然作響,水波涌動,就連周圍的戰船都搖晃不止。
那些戰船上的吳兵頓時是臉色煞白,這些石彈從天而降,帶著一種勢不可擋的威力,這也是落在了江面之上,如果砸到了戰船之上,那戰船還能倖免於難嗎?
這些吳兵不禁是暗暗地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劫。但有人幸運,註定有人就是不幸的,在這第一波的攻擊之中,就有多艘吳軍戰船被石彈擊中,船毀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