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事先早有計劃,但籌建水軍是一個極為龐大而浩繁的工程,這對從來沒有過成建制水軍的魏軍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挑戰。
不過萬事開頭難,一旦進入到了正軌之後,進程就會變得順利許多。
王濬雖然也是第一次幹這樣的差事,但聖命難違,他就算不懂,也得硬著頭皮上,王濬戲稱陛下這是趕鴨子上架,他不上也得上。
不過王濬最擅長鑽研,做事肯動腦子,善於統籌安排,顯然曹亮正是看中了王濬的這一特質,才會把這麼一個最為艱巨的任務交給他,更何況,曹亮給王濬的,也不僅僅是一個空頭軍銜,而是魏國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向水軍傾斜,只要是王濬所需要的,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滿足供應。
這次在淮南俘虜了十萬多的吳兵,對於王濬來說,是一個相當利好的事,因為按照編制規劃,至少會有兩萬五千人加入到魏水軍之中,四選其一,王濬的選擇餘地還是相當大的。
對於普通的士兵來說,死心塌地地忠誠於吳國的人並不多,否則的話,他們在淮南戰場上就會選擇血戰到底,而不是繳械投降了,所以當魏軍在戰俘之中挑選人員之中,許多的吳兵戰俘還是趨之若鶩的。
他們當戰俘的時候,除了沒有自由之外,享受的待遇和原先在吳軍之中也沒有多大的差別,吃得飽,穿得暖,也不會遭受到虐待和折磨,如果能夠加入到魏水軍之中,他們的待遇還會提升,有糧有餉,而且立下軍功的話,封賞也是極其優厚的。
甚至王濬當眾宣布,只要打下江東,所有的水軍將士都會得到一塊不低於百畝的土地封賞,這僅僅只是基本的賞賜,是人人有份的,其他的賞賜將會按軍功的大小來分配,如果真有擒拿吳國皇帝或重臣大將的功勳的話,封萬戶侯都是不是什麼稀罕的事。
光是聽聽這賞賜,就令吳軍那些戰俘垂涎欲滴的了。
吳軍的普通士兵,大多是來自於江東的最低階層的,都是寒門出身,而吳國的大量田地和經濟,都是掌握在江東的士家門閥手中的,吳國的四大豪門陸、朱、顧、張基本上就壟斷了江東近半數的土地,其餘的大小豪門也占據了大約四成的土地,那些寒門百姓,人口占據吳國的九成以上,卻只能占有一成的土地,所以大多數的吳國普通百姓,都是掙扎在生存線上的。
其實對於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他們最大的渴求便是可以獲得一塊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棲,只求兩餐溫飽,衣食無憂而已。
所以這些戰俘一聽說打仗立功之後,就可以獲得百畝良田的獎賞,而且這僅僅只是最基本的獎勵,如果另有功勳的話,功賞還會更為地豐厚,這不禁讓他們是怦然心動。
吳國滅不滅其實與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吳國是孫氏的王國,它的存亡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也不過是城頭換上一面字號不一樣的旗幟而已,甚至對於那些壓根兒就不識字的百姓來說,旗幟上的字筆劃模樣不同而已,究竟是個什麼字,他們壓根兒也不知道。
所謂的忠君愛國思想,也不過是上層的人士強行灌輸給他們的一種理念,可這種理念能忽悠到的,也僅僅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大多的普通士兵並不會買帳,試試軍中不發糧不發餉,光講愛國的情懷,也絕對擋不住士兵的譁變。
所以莫兵的消息在戰俘營之中傳開之後,吳軍戰俘都爭先恐後的踴躍報名,想要加入到魏水軍之中。
不過王濬的選擇標準是極為的嚴格的,並不是你想要加入就能加入的,只有那些有駕船經驗的,熟悉水性的,參加過水軍船隊的,才有入選的資格。
為此,王濬還特意地下令將所有的戰俘都登記造冊,姓名、籍貫、軍中履歷等等,都一一載明,這樣的話,王濬就方便將從中挑選人員了。
不過這十萬人全部登記造冊,也是一個極為浩繁的工程,而且為了保證數據的準備,防止有人胡編亂造,刻意隱瞞,每一個人至少的有兩人作保,可以相互作保,但必須要採用隔離問詢的方式,兩人之間的訴說只有一致的情況,才能作保成功,這樣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資料的真實性。
這對大部分的吳軍戰俘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由於吳軍是成建制地被俘,許多戰俘營之中,父子兄弟都淪為戰俘都是尋常之事,那怕沒有親人,但誰沒個關係密切的袍澤呢,尋找保人,並非是什麼難事。
但魏軍負責登記的官員問題卻是千奇百怪的,比如詢問戰俘家住何處,門口有幾棵樹,都是什麼樹,家裡有幾口人,幾男幾婦,姓名是甚,家有幾間房,門口朝向哪邊。
這些奇怪的問題層出不窮,但卻是最為基本的內容,如果是認識的人,幾乎可以不加思索地答出來,但如果僅僅只是想要竄通造假,百分百地會被識破。
大部分的戰俘都會如實地進行登記,但在保人的環節上,由於沒有相熟的人來作保,許多人都會被卡在那兒。
這些人將會對他們進行二次的甄別,如果登記的官員認為他們沒有問題,也會將他們的信息編入名冊。
只有少數信息不符,涉嫌造假的人員,會被專門地進行審查。
通過這種手段,魏軍還是在戰俘之中挖出了不少的吳軍一些將領,他們在兵敗之時,喬裝改扮成普通的士兵,企圖想要矇混過關,但在王濬的仔細排查之下,這些人原形畢露,被捉了個現形。
審查出來有問題的,都會有專門的牢房等著他們,其中還有一些吳軍的奸細,也趁亂混在戰俘營之中,就是為了刺探魏軍的消息,在這場大清除之中,他們也是無可倖免的。
王濬的排查非常的細緻,他寧可費一些工夫,也絕不能讓吳軍的奸細混入到魏國水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