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吳軍雖然連續地發起了進攻,但屢屢受挫,始終無法拿下壽春,司馬伷變得心情格外地煩躁起來。
拿下了新城之後,司馬伷也變得輕狂起來,認為淮南再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擋他了,此次進攻壽春,司馬伷早已將其視為禁臠,志得意滿,認為拿下壽春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但沒想到,在壽春他卻遭到了魏軍頑強的抵抗,一連進攻多日,毫無進展,而且還折損了司馬伷的不少人馬,讓他的心情是頗為沮喪。
雖然說攻打新城之時,司馬伷也是花費了十餘天的時間才拿下的,此刻攻打壽春,也僅僅只過了幾天時間而已,但司馬伷卻清楚地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同。
攻打新城雖然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司馬軍的進攻,每日都有所收穫,最起碼是能看到勝利希望的,但攻打壽春,除了每日送人頭之外,司馬伷看不到一絲破城的希望,越打越憋屈,越打越鬱悶。
當然這和守軍兵力的多少有著莫大的關係,新城的守軍只有七千人,連續地打了一個多月之後,魏軍的減員也是十分嚴重的,新城的防禦力呈遞減的狀況,這樣司馬伷不斷地發起進攻,不斷地取得優勢,最終諸葛靚不敵,只能是放棄了新城。
而壽春是一座州城,不管是城池規模還是兵力的雄厚,都是合肥新城所無法比擬的,顯然單憑司馬伷的力量,是無法將拿下它的。
所以司馬伷便將希望寄托在了友軍的身上,此次吳國一共出動了十萬大軍,先前攻打新城之時,吳軍是兵分四路,各攻一處,但拿下新城之後,對淮南的其他各郡,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還是司馬伷提出來,分散兵力會使吳軍的力量變得單薄,不如集中兵力拿下壽春,這樣淮南諸郡,則不攻自破矣。
孫綝一聽,有道理啊,便立刻採納了司馬伷的建議,將吳軍的兵力合四為一,集中全力來攻打壽春。
這一下,有十萬大軍的相助,司馬伷對壽春是志在必得,就算孫綝沒有指派他為先鋒的話,他也會主動來請纓參加攻城戰的,畢竟司馬伷心心念念地就是想要收復中原,為司馬家死難的人報仇血恨,一旦有了這樣的機會,司馬伷當然不會輕易地放棄。
司馬伷不光是當了先鋒,而且他在攻城時,完全是全力以赴,並沒有因為吳軍的人馬比他多就讓吳軍來打頭陣,司馬軍在這次攻城作戰之中,一直是勇往直前,攻得最猛,打得最狠的。
但連續的幾天下來,司馬伷才發現,吳軍的進攻真得是太差勁了,絲毫都沒有威脅到壽春的城防,以至於魏軍在應付吳軍進攻的時候,都不用盡全力,他們只需要派出一部分的兵力來,就足以阻擋住吳軍的進攻了,多餘出來的兵力,完全可以調到南門來,參與到與司馬軍的交戰之中。
難怪司馬軍連續攻擊了幾天,敵人的數量是有增無減,敢情是這個緣故啊。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司馬伷原本指望吳軍從其他三面對壽春城進行攻擊,可以吸引到魏軍大部分的兵力,至少也能讓守軍的兵力平均一些,這樣司馬軍攻城的時候,承受的壓力也可以小點。
可司馬伷回頭才發現,吳軍的攻城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全無章法,不懂戰術,儘管上頭軍令嚴格,後退者斬,但吳軍在進攻方面表現的依然是一團糟,絲毫也改變了攻擊乏力的現象。
這當然與孫綝的臨將換將有著莫大的關係,孫綝斬殺大將朱異,還把吳軍之中最能打的丁奉給撤了職,沒有主將,吳軍也如同是喪失了靈魂,戰鬥力方面自然是大打折扣。
加上孫綝任人為親,繼任的將領不是他的親兄弟就是他的心腹親信,朱熊和朱損,光聽名字就不吉利,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還有一個居然叫損兵折將的損,任用他二人為將,首先便是倒了大楣的。
事實上,這個朱熊和朱損除了阿諛奉承算是拿手好戲之外,論及打仗,真是沒有半點真才實幹,司馬伷前幾天光是自己打,也沒去操心別的吳軍的狀況,直到後來孫綝特意地讓司馬伷到其他方向上看看,司馬伷這才發現,孫干和朱熊朱損,壓根兒就不通軍事,完全就是瞎**瞎指揮,吳軍的攻城,就連基本的章法也沒有,只知道一窩蜂似得往前沖,這樣的攻城方式,想要破城,難如登天。
打仗不行吧,偏偏這些人還不低調,仗著自己是孫綝的心腹,趾高氣揚,完全不把司馬伷放在眼裡。
在他們看來,司馬伷區區一個降將,喪家之犬,也配在這裡指手畫腳嗎?
司馬伷一看此情景,他也立刻是閉了嘴,他拿下了新城,已經是讓吳軍諸將眼紅了,好一個羨慕嫉妒恨,許多的吳軍將領都認為是司馬伷從他們手裡把功勞給搶走了,孫綝越是器重他,越是會受到吳軍諸將的忌恨。
司馬伷當然也清楚禍從口出的道理,吳軍諸將對他並不太友好,如果此刻指出他們的錯誤來的話,非但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反而更容易讓吳將們加深對他的敵視。
在東吳,司馬伷完全是孤立的,那怕孫綝再欣賞他,也不可能為了他和兄弟以及親信反目,所以如果司馬伷和孫干、朱熊、朱損等人起了衝突的話,孫綝是壓根兒也不會站在他這一邊的。
這一點的自知之明司馬伷還是心知肚明的,想當年他在魏國時何等的風光,在司馬懿和司馬師的羽翼之下,任何人見了他,恐怕都得低頭。
但現在歸降了吳國,表面上看受到了更大的重用,但事實上,吳人並沒有真正看得起他,稍微有一點戰績吧,又招來了一群紅眼怪,司馬伷幽幽地輕嘆一聲,在人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