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下令將張特關押到都督府的地牢之中,並由心腹吳綱親自來審訊,諸葛誕給吳綱的命令就是,不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撬開張特的嘴,搞清楚這背後的主謀是誰,還有沒有其他的同黨?
至於還留駐在城外的張特殘部,諸葛誕則讓諸葛靚帶兵前往,將他們誘入城中,而後分別安置在不同的地方,全部拿下,並嚴刑拷問,看能不能從這些人嘴裡,得到諸葛誕想要的答案。
因為諸葛誕很清楚,像張特的這樣的硬漢骨頭必然是硬得很,想從他的嘴裡撬出有價值的東西來,確實是比較難的事情,但張特的這些手下,卻未必能有張特那樣視死如歸的氣節,熬刑不過,也肯定是會有人交待的。
諸葛靚聽從了諸葛誕的安排,親自出城,將張特的殘部帶入到城中。
張特的殘部在城外,無衣無食,請葛靚將他們帶入城中,起初他們還歡呼雀躍,以為他們可以擺脫苦難了,但一進城之後,畫風突變,諸葛靚將他們分別安置到不同的軍營,隨後一聲令下,將這些人馬團團圍住,繳械擒下。
敵眾我寡之下,這些士兵就算是想要反抗,也完全是來不及了,更何況諸葛靚已經將他們分割開來,無法形成統一而凝聚的力量,輕易地就被諸葛靚的軍隊給俘虜了。
正如諸葛誕所預料的那樣,張特果然是硬骨頭一個,吳綱動用了酷刑,將張特折磨的是奄奄一息,但張特從始至終都沒有吐露出半個字來,吳綱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地放棄了,再刑訊逼供下去,張特很可能就會死掉,但就算如此,吳綱一樣也撬不開他的嘴。
不過諸葛靚那邊,卻很快獲得了突破,畢竟新城的這些守軍,未必能有張特那樣的骨頭,據他們所招供的,張特在撤軍之前,曾經和朝廷那邊有過聯絡,朝廷那邊確實派使者過來和張特進行過聯繫,諸葛靚按照線索逐步地細查下去,在張特的家人那兒,找到了司馬師的書信,張特並沒有把書信給燒了,只是藏匿了起來,最終卻是落到了諸葛誕的手中。
事實也最終於是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原來幕後的指使者不是別人,正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司馬師,司馬師以揚州刺史之位誘惑張特,唆使張特密謀來刺殺諸葛誕。
如果不是諸葛誕為人警惕,常常軟甲不離身,這次很可能有就中了司馬師的暗算,看來司馬師還真是亡我之心不死,調虎離山之計失敗之後,竟然利用張特來密謀暗殺,手段叵測,讓人防不勝防啊。
了解了真相之後,諸葛誕也不墨跡,將張特所帶的千把人一個不留,全部活埋,這些人可都是張特的死忠部下,留著都是禍害,諸葛誕想也沒想,全部處決,也算是斬草除根。
張特的家人,三族之內,也統統地全部斬首,全部夷滅,既然張特如此膽大妄為地來行刺自己,那他就必須要付出滅族的代價,這一點上,諸葛誕可不會心慈手軟。
至於張特本人,他已經深受酷刑的折磨,生不如死了,諸葛誕也無需再問他的口供,下令直接將張特處斬,腦袋留著準備祭旗,至於屍體,則被亂狗分屍,連骨頭渣子都沒有剩下,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吳軍也順利地抵達了新城,諸葛誕派人過去接洽之後,便正式地昭告天下,發布討伐司馬氏的檄文,宣告起兵。
儘管和吳國聯手,但諸葛誕並沒有改旗易幟的打算,他現在打得還是大魏的旗號,還是尊魏帝曹髦為天子,自己還是以揚州都督征東大將軍自居,唯一不同的,就是將司馬師做為竊國之賊進行討伐,整個淮南諸郡,紛紛響應,天下為之震動。
……………………………………………………………………
諸葛誕起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傳到了白馬,也傳遍了全天下。
司馬師臉色陰沉,這估計是他最不想聽到的結果了,諸葛誕既然已經起兵了,那麼他利用張特來謀刺諸葛誕的計劃肯定是失敗了,這讓司馬師深深地予以惋惜。
讓司馬師惋惜的並不是張特這個人,畢竟他與張特素未謀面,自然不會有什麼感情,張特的生與死,對於司馬師而言,甚至沒有任何的感覺。
司馬師感到可惜的是,這一枚本可以發揮重要的棋子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湮滅了,沒有對諸葛誕造成任何的影響,甚至讓諸葛誕起兵的計劃為之提前。
儘管諸葛誕起兵完全是在預料之中的事,但是真正等到消息傳來的時候,司馬師還真有一種焦頭爛額的感覺。
黃河以北的曹亮已經讓司馬師窮於招架了,諸葛誕再叛於淮南,這就是等於腹背受敵啊,現在司馬師才感受到了真正的壓力,如何才能應對目前這樣的危局,讓司馬師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如果諸葛誕只是屯兵於淮南,那暫時倒還不會對司馬師構成什麼威脅,但現在諸葛誕和東吳已經聯起了手,東吳的丞相孫峻已經兵抵新城,吳人向來好大喜功,這次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如何不趁機落井下石呢?
所以司馬師所面對的敵人,可不僅僅只有曹亮和諸葛誕,恐怕還得加上東吳和西蜀,蜀國的姜維,那更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魏國這邊出了天大的事,他又怎麼可能會不大舉興兵,進犯關隴呢?
所以說,現在的司馬師,真到了四面楚歌的處境之中,北方的曹亮咄咄逼人,東南的諸葛誕和吳國的孫峻虎視眈眈,蜀國的姜維同樣也是枕戈待旦,如果讓司馬師一個個地去對付他們,或許並不太吃力,但四方兵馬齊至,司馬師頓時是壓力倍增,如何破解這種局面,還真是讓司馬師束手無策。
就在此時,近侍突然進來稟報導:「大將軍,九公子在帳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