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天光已經大亮,司馬伷伸手扯住了韁繩,讓戰馬停了下來,這一路的狂奔,讓這匹寶馬良駿也累得是口吐白沫。
身後並沒有并州軍追過來,這時司馬軍才算是鬆了一口氣,一個個癱坐在了地上,東倒西歪。
司馬伷回頭望向鄴城的方向,依然可以看到鄴城上空黑煙滾滾,只不過喊殺之聲,已經是依稀難聞了。
司馬伷此刻心頭是一片黯然,鄴城的失守,讓他是倍受打擊,身為司馬氏的子弟,司馬伷內心是極其驕傲的,父兄文韜武略,執掌天下,他又何嘗不是心嚮往之,希望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創出一番的事業來。
但理想太豐滿,現在卻很骨感,這次的失敗,雖然司馬伷僥倖逃得了性命,但無疑失去了司馬師的信任,以後在司馬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會一落千丈,很難再受到重用了。
手下的將領一個個也是垂頭喪氣,說實話,鄴城的防禦體系在冀州諸城池之中,是排在第一位的,那怕是州城信都,都沒有鄴城堅固,但好歹在信都在并州軍重兵圍困的情況下,還堅守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并州軍還動用了投石車那樣的重型裝備,最後因為洪水的緣故,信都城才最終淪陷。
而號稱河北第一重鎮的鄴城,居然只用了半夜時間,就被并州軍所攻克了,這一仗,輸得也太窩囊了。
接下來,將又何去何從呢?畢竟這裡並非是久留之地,并州軍隨時都可能會追來。
現在擺在司馬伷面前的,有三條路可以選擇,向北可與司馬師會合,向東可以到達陽平郡,有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向南則可以回到河內郡去。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向北的風險係數是最高的,因為他們在半路之後很可能會遭到并州軍的襲擊,以他們所帶的這一萬多人,守城也是勉勉強強的,一旦和并州軍騎兵在野外遭遇,恐怕難逃覆滅的命運。
至於南逃河內,倒是可以脫離冀州戰場,但難免會背負臨陣脫逃之嫌。
反倒是東面的陽平郡,與鄴城相隔不遠,司馬伷暫時逃到陽平郡,一方面可以避并州軍之鋒芒,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收攏殘兵,等將來司馬師回師鄴城之時,也好協助其奪回鄴城,也算是進可攻,退可守了。
司馬伷問計於邵真,邵真便將這三條路交給司馬伷來選擇,說實話,司馬伷也是被并州軍給打怕了,前往真定路途遙遠且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司馬伷確實是沒有那個膽量。
而最安全的返回河內司馬伷也是很不甘心的,所以他很快便決定留在冀州,即刻動身前往陽平郡,找一地方落腳。
陽平郡在鄴城的東北方向,距離鄴城大約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司馬伷逃離鄴城的時候十分的匆忙,幾乎沒有攜帶任何的糧草和給養,經過一夜的鏖戰,司馬兵則是又餓又困,可因為冀州一直實行的堅壁清野的政策,大量的田地荒蕪,百里之內難覓人煙,司馬兵只能是忍著飢餓,徒步前往陽平郡。
還好這個時候并州軍並沒有追來,否則的話,就他們這麼一支殘兵敗旅,根本就沒有可能抵擋得住并州軍追殺。
估計并州軍並不是主動地放他們一條生路,而是剛剛拿下鄴城,還有許多的事務咨待處理,尤其是他們必須要重組鄴城的防禦,謹防司馬軍的反撲,所以并州軍才會對司馬伷不聞不問,任由他逃走。
圍三闕一,是攻城戰之中最常用的手段,給敵人永遠留著逃跑的希望,他們就不會置之於死地而後生了,只有身處絕境沒有逃路的人才會選擇魚死網破。
并州軍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拿下鄴城,至於殲敵多少,對於王濬和劉靖來說,並沒有多少的實際意義,所以拿下鄴城之後,第一時間他們還是要整合鄴城的防禦力量,重新布署鄴城的防禦體系,逃走的司馬伷,直接就無視了。
司馬伷一路跋涉而行,到了夜晚宿營的時候,就連帳蓬都沒有,只能是露天而眠,餐風飲露,狼狽不堪。
其實這倒也不算是最困難的,真正困難的是,由於糧草極度地短缺,所有的人都是飢腸漉漉,除了野草野菜之外,再沒有別的食物可以充飢了。
沒辦法,司馬伷只能是下令將為數不多的那些戰馬給宰殺了,每人分到一小塊的肉,吃飽談不上,只能是聊可充飢,現在他們唯一的期望就是早一些趕到陽平郡去,這樣才可能避免餓死在荒野上。
又走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司馬軍的速度已經是越來越慢了,每人那麼一小塊的馬肉早就不知道消化到那兒去了,飢餓讓他們更是步履為艱。
如果今夜還趕不到陽平,那麼再次地露宿荒野對於司馬軍來說情況只會變得更糟,已經沒有任何的食物了,這一萬多人將會陷入到空所未有的困境。
所以,司馬伷不敢讓軍隊在此停留,下令繼續前進,那怕是爬也要爬到陽平去。
就在此時,突然看到西北方向上,湧出了一支軍隊,正向他們沖了過來,司馬軍不禁皆是大駭,眾人已經是精疲力竭了,如果敵軍這個時候殺過來的話,那麼他們可是凶多吉少。
可不管怎麼說,還得就應戰啊,司馬軍雖然又困又餓,但身為軍人,他們還是沒有丟掉武器的,司馬伷一聲令下,所有的人都拿起了武器,準備迎戰。
至於隊型,也就沒法再講究了,本身從鄴城逃出來的軍隊,編制早就打亂了,兵不見將,將不見兵,這個時候那還顧得上什麼戰陣隊型,只能是勉強地打起精神,手握著刀槍,緊張地望著對面殺過來的軍隊。
司馬伷也絕望了,雖然手下還有一萬多號的人馬,但原本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壓根兒就沒指望,現在又疲又乏,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司馬伷哀嘆一聲道:「天亡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