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很快地就離開了洛陽城,雖然說司馬師命他到冀州去募集三十萬人,但也不是說一點人馬也不給他的帶,最終還是給他配備了一萬人馬,押送著大量的軍械裝備物資糧草,一路望北而行。
別人出征,麾下旌旗如雲,人馬如織,浩浩蕩蕩,美如畫,鍾會發現輪到自己出征,這畫風卻明顯的不對。
除了一眼也望不到頭的輜重車之外,只能零零星星地看到一些士兵,每一輛車都裝得滿滿的,蒙著青色的幔布,捂得嚴嚴實實的,根本無法看清楚車裡裝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鍾會倒是非常的清楚,雖然他不可能一輛輛輜重車去查驗,但兵部給他提供的一份清單,卻是明確無誤的寫明了這些車輛上面,裝有多少的貨物。
三十萬人馬所需的裝備和糧草將會是一個相當規模的數量,幾乎將洛陽的武庫和糧庫都搬空了,但還遠遠不夠,尤其是糧草,更多的是依賴冀州當地供應。
鍾會到現在也沒有搞明白,是誰在司馬師面前出的這麼一個餿主意,拉屎的時候才想起了安茅廁,幽州失守,冀州危急,這個時候才想到募兵去應敵,真以為募來的兵馬都是神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組建一支軍隊,可不是簡單的人數堆砌,想要讓軍隊形成足夠的戰鬥力,那必須要對新招募的軍隊進行操練,熟悉軍械的使用,掌握排兵布陣的方式,尤其是排兵布陣,是軍隊最起碼的要求,否則再多的人馬也不能稱之為軍隊,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造反作亂的農民軍為何會不堪一擊,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最起碼的軍事常識,以為拿起來武器來就能作戰,其實在訓練有素的軍隊面前,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
并州軍是什麼樣的對手,鍾會心裏面清清楚楚,如果給他訓練有素的十萬正規軍,他多少還是有些把握確保冀州不失的,但讓他自行去招募三十萬人,鍾會則是一點把握也沒有,且不說冀州的民眾配合不配合徵兵,是否真得能徵募到三十萬人,就算能徵募得到,這些人面對強悍無比的并州軍時,有能力抵敵得住嗎?
如果真讓鍾會知道這個主意其實是司馬倫出的,非讓鍾會氣得吐血不可,司馬師聽誰的不好,偏偏要去聽一個十歲小孩的,這不是把軍國大事當兒戲嗎?
不過鍾會也清楚這是司馬師的無奈之舉,現在司馬師手中,確確實實沒有多少的人馬可供調用,別說是十萬人,就連抽調出五萬人來,都是困難重重,這次配屬給鍾會押運物資的一萬人,估計已經是他所能調動兵馬的極限了。
按理說司馬師是堂堂的撫軍大將軍,把持朝政,天下政令皆出自他之手,想調動多少的人馬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但身為上位者,考慮的事情自然要比下位者多的多,雍涼的兵馬不少,但那是為了防備蜀國的進攻的,同樣荊州和淮南的人馬,更是不能動彈,吳國在那兒虎視眈眈,在時刻等著出兵的時機,一旦調空淮南荊州的人馬,吳國的軍隊一定會乘虛而入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司馬師的手中,確實沒有多餘的兵力去派往冀州,所以只能讓鍾會自己去冀州解決問題了。
鍾會完全沒了剛當上河北都督的興奮勁兒,望著一眼也看不到頭的輜重車隊,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這齣征的畫面,跟自己想像的可是完全的不同啊!
過了黃河,一路繼續地向北前行,如此規模龐大的輜重車隊,完全是龜速前行,短短五六天的路程,走了十天都還沒到,鍾會倒是想儘快地到達冀州,可惜這些車隊實在是不給力啊。
當然這也怨不得輜重車隊,向來輜重車就是這麼一個速度,更何況此次輜重車裝得更多,速度比較慢,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好不容易到了三月底,鍾會才算是趕到了鄴城,還好這個時候傳回來的消息,表明占據幽州的曹亮暫時還沒有南下的企圖,這也是總是連月來龜速前行鬱悶之後,得到的一絲安慰。
其實鍾會最為擔心的,就是并州軍的動向,司馬師讓他到冀州來徵募三十萬人的軍隊,這麼大規模,能是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嗎?
如果并州軍行動迅速的話,恐怕他還沒趕到冀州呢,冀州就已經淪陷了,那麼他恐怕會成為最悲劇的都督,還沒到任呢,治所都沒了。
到達鄴城之後,呂昭親率冀州的各級官吏出城相迎,儘管呂昭的心裡不暢快,但表面文章還是要做好的,人家鍾會,可是持節而來的,有著先斬後奏之權,稍不留神,便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當然鍾會的權力再大,也不能擁有斬殺呂昭的權限,一直以來,就是呂昭執掌冀州,只不過他沒有升到都督的位子上,最高只是做到了冀州牧。
其實做不做都督倒是無所謂,關鍵的是在冀州沒有都督,一切都是由他這個冀州牧說了算的。
但現在的情況卻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多年一直空置的河北都督這個位子這次由朝廷下令,將會由大將軍右長史鍾會來接任。
呂昭過慣了無拘無束的日子,這回突然有朝廷的官員空降到了他的頭頂之上,讓呂昭是倍感不暢快。
是這次廣昌失守的原因才會導致司馬師對他的不信任嗎?呂昭覺得很有可能,畢竟廣昌是丟在他的手中的,廣昌的失守,導致打開了東進幽州的大門,并州軍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幽州,這鍋別人不背,他呂昭應該是跑不掉。
雖然朝廷那邊沒追究這次的責任,但是呂昭清楚,自己已經失去了司馬師的信任,此次突然地派鍾會來擔任河北都督,這大概就是信任危機吧。
只是讓呂昭奇怪的,司馬師不派別人,為何要派一直是幕僚的鐘會來當這個河北都督,難道說,鍾會還有領軍的本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