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朝菌不知晦朔,蠻族不識天父

  第194章 朝菌不知晦朔,蠻族不識天父

  對於郭康的建議,眾人雖然還有疑惑,但也沒有直接反對。因為類似的操作,羅馬教會確實經常干。而拜上帝教教會,更是不缺這種案例。

  曹氏一族常年從事外交活動,哪怕在紫帳汗國這個想法比較活躍的國家裡,也屬于思路比較靈活的。在他們看來,郭康的想法雖然有點偏門,但也不是不能理解的程度。

  而伊蓮娜夫人,雖然和基輔教會關係密切,但她嫁入這個家庭已經好幾十年了,早就習慣了拜上帝教會。

  基輔教會因為離得遠,信徒分散,很多人的思想還比較老舊,教會整體上顯得更加保守。但是,在發展和傳教的過程中,他們也一樣經常收編本土信仰——比如經常出現的「熊神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所以,伊蓮娜夫人更多地是需要考慮,如何進行說明,更容易讓基輔教會接受,從而配合王大喇嘛在官方層面的努力,推動他們去贊成這件事。對於她自己來說,只要別太過分,也不是非要去較真的。

  幾人思考了片刻之後,還是伊蓮娜夫人提出了問題。

  「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去做,理論上倒是可以解釋,但會不會引起別的方面的質疑?」她問:「把兩個宗教堆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像是要重現當年的萬神殿。我擔心很多人會無法接受,覺得我們這樣做,是純粹的異教行為。」

  郭康也略微思考了下,準備回答這個問題。然而他還沒開口,之前一直喝茶、沒怎麼說話的曹仲琳,卻忍不住先開口了。

  「娘,依我看,你還是出國次數太少了。」他搖著頭說:「我們本來就不被大家在宗教上接受的,十字教世界,確實一直在把我們當異端。從建帳至今,就沒變過。」

  「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反正已經是異端了,哪怕不做,他們也不會改口;而就算做了,外交環境也沒法更糟糕了。」

  「既然如此,只要對我們有利,異端也就異端了。」他兩手一攤:「咱們都挨了這麼多次十字軍了,不異端一點,也對不上咱們的名頭啊。」

  「這個不是異端了。」伊蓮娜夫人說:「已經是復古到多神教的程度了……」

  「異教徒不是更好麼?」曹仲琳揶揄道:「相比異端,大家對於異教徒還更寬容些呢。」

  伊蓮娜夫人一時無言以對。

  「這個,還是不太一樣的。」郭康連忙打圓場,解釋道:「多神教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最大的劣勢,就是它的組織性太差了。」

  「古代羅馬人的萬神殿,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地步,只是進行簡單的收集,缺乏後續的工作。」他開始回顧歷史:「那時候,羅馬人經常外出作戰,看見別人的神不錯,就直接搬回來。有些外邦的神,大家覺得很有意思,也會直接放一起祭祀。」

  「但這樣的做法,本質上還是各路神靈的教團在各行其是。這導致羅馬的祭祀活動極其眾多,甚至給社會公眾造成了很大麻煩。很多神靈還有明顯的地域性,信徒之間的排斥和爭鬥也並不罕見,實際上妨礙了帝國的統一。」

  「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了。」郭康指出:「真正重要的,不是一神還是多神,而是有效的組織。」

  「相比而言,當時的一神教更有組織,也更能適應帝國統一之後的狀態。教會削去了大量重複、浪費的宗教活動,還採用了不受族群和地域約束的普世教義。相對於傳統的多神教,自然就有優勢了。」

  「不是因為教義更接近真理,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伊蓮娜夫人似乎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們做一個對比,就可以知道了。」郭康說:「現在我們的宗教,是天兄在猶太教的基礎上改革出來的,有很多基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但雙方卻水火不容,當時就爆發了激烈的對抗,猶太祭司們對他可謂是必欲除之而後快。」

  「後來,被世人廣泛傳播和接受的,也是天兄創立的十字教,而非原本的猶太教。這裡面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和門徒們另外加了一套經書,改變了神只會保佑猶太人的說法,讓天父真正成了誰都可以信仰的神。」

  「這樣一來,雖然基礎的規則差不多,但十字教就獲得了遠超對手的巨大優勢。」

  「所以,這裡面的關鍵,確實可以說,是看誰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郭康糾正道:「但因果關係是倒過來的——不是因為祭司們琢磨一陣,認為自己的想法接近真理了,就直接被大家接受了;而是因為大家更加接受,才得以證實他更接近真理。」

  「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它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我們明白了這裡的原理,那就能更接近真理了。」

  「那你認為,這裡的真理是什麼?」伊蓮娜夫人追問。

  「就是剛才說的組織能力啊。」郭康回答:「另一個例子,其實就是塞里斯。」

  「有些教士認為,他們還是原始的多神教。但也有人認為,他們實質上已經是一神教了。不過在我看來,他們的了解還是不夠,認知也是有偏頗的。」

  「一神教和多神教的區別,關鍵不在於神的數量,而是神的組織形式。」

  「教會也收編過很多異教神靈,把他們稱為天使或者聖人,把傳說解釋成拜上帝教背景的故事。那麼,叫『神』,叫『聖人』,叫漢語的『神仙』,有什麼區別麼?我認為是沒有的。」

  「一些古代哲學家和神學家認為,語言中包含著神性和理性,背後包含著萬物的法則和秩序。但我認為,名稱只是個代號,無關物體的本質。否則,我們換個語言和詞彙來描述天父,就不是同一位神靈了麼?這才是大逆不道的異端行為啊。」

  「既然天父的名字不重要,那這些有靈性的次級存在,叫天使、神仙、還是聖賢,都沒有區別。」

  「比如,塞里斯就有個明確的至高神『天』。朝廷十分在意『天』的至高地位,禁止有超出祂之上的祭祀活動。其他那些崇拜對象,說是『神』,其實也就是個名字而已,大家甚至給他們安排了官職和位次,用來在這些『神』之間確立秩序。」

  「從這個角度看,就很簡單了。別的不說,只看塞里斯的『天庭』概念,和朝廷註冊、任命神靈的習慣,就比十字教的這套神性系統,要完善的多了。」

  「所以,到底誰更原始、更接近多神教呢?」

  這下,伊蓮娜夫人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歐洲人的文化水平太差,教士們理解不了這些。但我們還是要弄清楚的。」郭康說:「與其參考他們,在意他們的那些充滿偏見和無知的奇談怪論,不如去學習塞里斯,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伊蓮娜夫人贊同地點了點頭。

  教義的問題,她也是外行。但郭康說的這點,她倒是十分贊同。

  畢竟,就算是現在,羅馬公教一方也時不時就有人來挑事,拿教義上的問題刁難正教教會。

  當然,正教這邊也不是吃素的。教會常年僱傭著一大群希臘神學家,每次辯經,基本都是以羅馬教會無功而反告終。時間長了,大家覺得那邊的教士們水平不行還事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是專業的教士,不過這些想法,邏輯上是可以自圓其說的。」郭康繼續勸道:「大家可以想想,我們的教會也好,羅馬公教也好,雖然傳教的時間也不短,但誰有塞里斯『天』崇拜那樣大的規模,有他們那麼完善的組織呢?」

  「很明顯,他們那套理論,才是更加普世的。而傳播的結果也告訴我們,那才是最近乎真理的。我們完全可以加以參考,進而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天方教和拜上帝教如果直接放一起,完全不進行管理,那才確實是倒退到了萬神殿的狀態。我們現在有了條件,不應該這麼做了。」他搖頭說:「相反,我們應該主動去促進雙方的整合。」

  「從愛爾蘭的凱爾特教會,到塞里斯的『天』信仰,大家信奉的本來就是同一個宗教,同一個神靈。」

  「如果教義中有一致的地方,可以進行合併、簡化。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大家就應該好好進行討論,判斷哪些是必要的,需要維持;哪些是不夠完善、乃至出現錯誤的,需要進行糾正。」

  「他們有更接近真理的地方,我們可以拿來參考;我們有更接近真理的理論,也應該允許他們進行借鑑。這才是一神教的傳統和優勢。」

  「當年,羅馬承認拜上帝教,讓它開始興盛起來。我們作為羅馬的正統繼承者,也有當仁不讓的職責,去追求正義和真理,讓它們發揚光大。」

  「諺語說:朝生暮死的蟲子,不知道日夜的更替;春生夏死的蟬,不知道春秋兩個季節。蠻族沒有歷史、也沒有文化傳承。就算天父站在他們面前,他們也只會說『嚇!沒見過的怪東西!』」

  「這樣的人,又如何能理解什麼是真理,什麼是天父的榮耀呢?」郭康反問道。

  (本章完)